国外食品安全政府管理体制经验借鉴

时间:2022-05-22 04:20:34

国外食品安全政府管理体制经验借鉴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关乎每位个公民的生命健康。近年来,党和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刻不容缓。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暴露出政府管制问题,当前我国政府全面推进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改革,合理、协调的管制模式是提高食品安全管制水平的关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政府机构设置方式、食品生产和消费状况存在差异。发达国家结合本国国情与食品行业的特征对食品安全管理做出了不同的制度安排,本文对美国、日本和丹麦三种不同类型的食品安全管制模式进行介绍,为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管制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一、美国模式:品种分类和全程管制

美国是世界上食品安全最为放心的国家之一,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被公认为比较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得益于美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建立了较为科学、符合食品市场实际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一)美国食品行业特征:企业总体分布较分散,消费结构较固定

1.食品企业总体分布较分散。据美国国家统计局统计,2000年美国有2.55万家食品、饮料和相关产品生产商,雇员人数不多,约有18.1万人,其中,近1/3的国内食品市场由24家公司主导。除24家大型主导公司外,其余众多公司多为分散的中小型公司。

2.食品消费结构较固定。依据美国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近年来,冷冻食品超市占有率约为80%,其次为休闲及焙烤食品、乳品、饮料和糖果。美国人均10%的食品开支用于购买乳制品;糖果在美国食品零售额中排第三位。

3.美国食品消费结构中肉禽、蛋、乳制品所占较大比重,且稳定。

(二)美国食品安全管制模式

根据美国食品安全企业总体分布较分散和食品消费结构较固定的特点,美国主要实行分散管制模式――“品类为主,全程监管”,见图1。主要管制机构有设置在卫生部下的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农业部、环境保护局等构成。

美国人食品消费结构比较固定,主要种类为冷冻食品(包括肉、禽蛋)、乳品、饮料和糖果等。美国按照品种对食品进行监管,因为美国食品企业总体上比较分散,所以目前美国各级政府部门(联邦、州政府和城市)对整个食品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联合把关,确保食品安全。美国目前建有与联邦、州和地方政府既有相互独立、又相互协作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网络”,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负责食品安全监管的部门构成了一套综合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对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实行严格的监管。

美国管制机构的职能分工是按照食品种类进行的,分工细致明确,各部门各负其责,每一个部门按照种类对自己所负责的食品进行“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严格管制,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确保每一种食品每一个环节的安全。

二、日本模式:流程分类和部门精简

日本是世界上平均寿命最长的国家,这与日本民众每天吃到健康安全的食品有着密切的关系。日本食品中进口产品居多,所以对国内食品和进口食品分开管制,中央机构的31个检验室统一对进口食品负责,而厚生劳动省和农林水产省分别负责国内食品的安全。

(一)日本食品市场特征:依赖进口,生产环节分离、外包

1.日本食品依赖进口。国内物资有限,老龄化趋势与劳动力人口减少使得输入食品比率还会大幅度增加。

2.日本食品公司生产、加工环节外包转移。为了降低成本和扩大全球市场,日本食品加工商在国外建立了越来越多的食品生产企业,并将一些传统国产食品的生产基地全部或部分转移到国外,例如日本最大的肉类加工公司Nippon Ham在泰国、澳大利亚和美国建立合资企业,产品除了在当地销售之外,还返销至日本。

(二)日本食品安全管制模式

日本食品安全控制机构主要包括食品安全委员会、厚生劳动省与农林水产省等。日本食品中进口产品居多,促使对国内食品和进口食品分开管制,中央的31个检验室统一对进口食品负责,国内食品的安全由厚生劳动省和农林水产省分别负责。因为食品企业的不同生产环节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操作,所以日本食品安全管制模式按照食品生产流程划分职能,农林水产省负责生产环节的安全管理,后生劳动省负责加工和流通环节。

日本内阁政府在2003年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独立于厚生劳动省和农林水产省等风险管理机构,有权对农林水产省和厚生劳动省的食品安全的执法治理状况进行评价、监督和劝告。

从图中可以清楚看到,日本食品安全管制模式是按照食品生产流程划分职能的,即从生产、加工到销售流通等环节来明确有关政府部门的职责,农林水产省负责生鲜农产品生产环节的安全,厚生劳动省负责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安全。具体参与管制的机构只有两个部门,机构精简,职责和分工明确。按品种分大类的基础之上,一个专门的协调机构和两个具体管制机构各负其责,最大限度确保了食品安全。机构划分情况见图2。

三、丹麦模式:单一集中管制

丹麦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农牧渔业及食品加工业高度发达,农产品的产量可供1500万人口消费,有2/3可供出口。农产品加工业带动食品加工产业链,二十一世纪初,丹麦的制成品有25%来自农业及食品业。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成立食品、农业和渔业部统一负责食品安全监管,形成了以单一的机构体系对全国食品安全进行统一监管,拥有健全的保障食品安全法制和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其食品安全管制模式是典型的集中式。

食品监管统一由食品、农业和渔业部负责。下设兽医和食品局负责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安全。职责涵盖生产加工、运输流通、餐饮消费、进出口环节。食品工业局负责调整食品产业结构,协调科研成果产业化,鼓励食品工业创新发展等;植物委员会负责农业生产的质量和卫生;渔业委员会负责监管丹麦所有渔业活动。具体分工见图3。作者单位:东营市编办 E:CWK

关键词:食品安全 监管模式 政府管理

上一篇:对提升煤矿行业成本控制水平的思考 下一篇:英语专业研究性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