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国画课的教学

时间:2022-05-22 01:04:57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国画课的教学

摘要:中国画是我国对外传播汉文化的重要内容,其浓郁的“东方情调”深受国外学生喜爱。在针对外国学生的教学中,开设国画课,不但能够加深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了解,激发学习汉文化的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开设国画课,教师应该积极营造充满艺术感的课堂氛围,促进中国艺术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国画教学

国画具有悠久的历史,民族特色明显,受到广大国内外人士的追捧。它是我国美术形式的典型代表,具有浓郁的东方情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授国画意义重大。

一、 对外汉语教学中国画课的意义

(一)彰显中国传统文人的人品

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北宋郭若虚称:“高雅之情,一寄于画。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矣。”陈师曾总结说:“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空善”。由此可见,古代文人墨客的人格修养体现在作品中。国画蕴含着画品和人品的内在联系,字如其人,画如其人,画以人贵等类似的论述在古代画论中很多。人的品格修养决定作品气韵的高低。古代文人的人品包含儒家的仁义道德,道家的逍遥自在,还突出了清高雅致的思想情调和独立的人格精神。

(二)增强外国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

程大利指出:“中国书画艺术承载中国传统的文化和哲学思考,要了解中国书画艺术必须先了解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学习国画,首先需要学会使用国画的绘画工具“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它们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书写工具,非常具有魅力。文房四宝不仅具有使用价值,同时也是融合绘画、书法、雕刻、装饰等各种艺术为一体的艺术品,它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书画艺术的神韵,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三)锻炼学生的灵活性和动手能力,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自信心

学习国画要求学生使用毛笔,并能够熟练运用指、腕、肘和手臂的力量。创作国画需要有耐心,在绘画过程中要做到气韵连贯。初次教授国画时,对外汉语教师往往会从最简单的国画开始教学,例如大写意的花鸟,先求形似,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慢慢地要求神似,避免外国学生在学习国画中产生浮躁情绪,而且可以修生养性,陶冶情操,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间接地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

(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通过欣赏名画中蕴含的意境,解读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气韵生动”的国画理论知识相结合。外国学生通过欣赏、分析,能够慢慢增强他们的鉴赏能力。中国古代文人擅长通过借物抒情的手法表达内心的志向,因此梅、兰、竹、菊便成为古代君子的化身。梅,傲雪不傲骨;兰,清雅幽香;竹,虚心不虚情;菊,冷艳清贞。例如通过欣赏郑板桥的《墨竹》能够分析出他笔下的竹刚劲孤直,具有一种孤傲、刚正不阿的傲世精神。

二、 对外汉语教学中国画课的教学方法

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营造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课堂氛围,采用各种教学手段,鼓励他们进行自我创作,激发学习国画的兴趣,深入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根据教学经验,笔者总结如下:

(一)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对外汉语教师要做到将绘画的实践活动和理论知识相结合,增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加强学生的模仿练习,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贯通,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

(二)开展主题活动课

教师设定一个主题,以展板,展室,画廊的形式展示学生作品,为学生提供展示作品的舞台。从而激发学习国画热情 ,调动学生的兴趣。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国画课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首先教授国画的对外汉语教师水平良莠不齐,缺乏专业化的国画教育人才,总体艺术教育水平偏低,影响到外国人对国画的理解和欣赏;国外的国画教学资源缺乏,比如由于受到国画创作需要的特殊工具“文房四宝”的制约,国画教学难以大面积传播,因此国外对国画的重视成度低。

(二)、其次中国画的传播缺乏创新精神,一味地教授陈旧的山水花鸟题材,容易使外国学生产生误解,不能与海外的绘画元素相结合,把它作为一种普适性艺术来学习运用。除此之外,国画虽然具有无穷的的魅力,但是学习国画必须坚持创作,必须保持外国学生对国画的热情,“激发兴趣的关键在于富有成就感”。因此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应该积极传播国画的文化内涵,展现国画的魅力,提高国外学生的关注度,并不断激发他们学习国画的热情,增强学习中华文化的兴趣。(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程大利:深圳商报社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中国书画的文化精神》学术讲座,2007年8月25日。

[2]杨海洁:《由唐代论画诗论唐代山水画》,河北大学,[网络出版年期]2011年S1期

[3]刘婵:《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剪纸课的教学》,[商业文化]2011年11月25日

上一篇:跨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培养 下一篇:“大……的”结构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