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V+到"和"V+见"的语义功能比较

时间:2022-05-22 12:47:23

摘 要:现代汉语中 "V+到"和"V+见"是动补结构中的典型。二者都可以与动词结合成为结果补语,意思表示感知经验的完成。在用例里可以相互替换的情况很多。例如:"听{到/见}"、"碰{到/见}"、"闻{到/见}"等。由于"见"本意与视力和感知有关,所以"V+见"中的"V"大都为感知动词。与"见"结合作为动补结构一并使用的动词,同时也能与"到"结合使用。但是二者不能替换的情况也不少,如作为熟语被广泛使用的"看不见,摸不着",为什么不说"看不到,摸不着"呢?这表明两者在语境功能上不尽相同,是有各自的局限性和特点的。关于"V+到"和"V+见"统语构造上的异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二者在语义功能上的微妙差异却少有言及。

关键词:"V+到" "V+见" 语义功能

The Semantic Feature Comparison Between“verb+dao”And“verb+jian”

CHEN Ying

(Niigata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paper compares“verb+dao”with“verb+jian”,and show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The two are not the same in the function. There are limitations and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m. Ab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verb+dao”and“verb+jian”on the side of language structure,we has achieved some results, but for the subtle differences in two in semantic function, there is little mentioned.

Keywords: “verb+dao”,“verb+jian”, The semantic function.

补语是位于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谓语性成分,分为结果补语、方向补语、可能补语、程度补语、情态补语和时量补语六种。补语与动词一体化,后可接续“了”或者“过”等助词表示动作的发生时态。“V+到”和“V+见”正是补语中的典型。

一、语法功能与动词的结合情况

“V+见”中的“V”主要是与人感知机能相关的动词,我们称之为“感官动词”。如,“闻、听、看、碰、遇、梦、瞥、睹、逢、嗅、瞧、寻、找、撞、觅、望、窥”等。一般来说能与 “见”结合的动词同时也能与 “到”结合使用,表示感知动作的完成。在动词和补语之间加上“得(不)”则可以作为可能补语使用,表示感知的可能与否。二者的意思非常接近,可以置换的情况很多。能与“到”结合的并不仅限于感官动词,且“V+见”不能与双音节动词结合的缘故,“V+到”的使用范围比“V+见”要大的多。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可以兼容二者的动补结构短语。

“到”的基本词意为“到达;达来;去到”。因此“V+到”可以根据语义功能分为两种:“V+到1”:表示动作的发展终点。这时候最常见的是与移动动词结合,后接地点名词,例如“走到天涯海角”、“撞到树上”、“跑到河边”、“运到上海”等。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后接程度名词、NP,描述动作到达的程度或阶段:“买到手软”、“杀到一个不剩”、“高到不能再高”、“工作到废寝忘食”…;“V+到2”:表示动作的完结和达成,例如,“买到票”、“拿到奖品”、“抓到犯人”。亦可以和大多数的感官动词的结合,描述感官体验的达成,如“梦到狮子”、“看到大字报”、“闻到桂花香”、“听到钢琴声”…此时与“V+见”的语义功能有交叠的部分。

二、认知手段

类似于“找”、“碰”、“撞”、“遇”、“看”这样的感官动词同时也包含有移动的信息。“V+到”和“V+见”二者都可于与这几个感官动词结合,所表达的认知手段是不尽相同的。我们可以先观察以下几组例句:

(1)a. 这屋子可以从卧室看{到/见}客厅。

b. 他看来看去,从卧室看{到/*见}客厅,最后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2)a. 眨眼间她人就不见了,跟撞{到/见}了鬼似的。

b他闷闷地低下头往回走,一下撞{到/*见}一个人身上。

(3)a. 分头到各家找寻,仍然没有找{到/见}一个人。 (马峰《吕梁英雄传》)

b.为了这件事,他还专程找{到/*见}村长的家去理论。

(4)a. 多远都能听{到/见}她那爽朗的笑声。

b. 他从头听{到/*见}尾,也没听明白她到底想说什么。

我们可以看到以上例句的a句中,宾语都是作为感官动词的认知对象,“V+到”和“V+见”是可以互换的,所描述的意思也较为相近。但是b句则不然。这是因为动作到达b句的宾语,完成动作之间都有一个“移动”的过程:(1-b)是通过视线的移动到达的“客厅”;(2-b)是通过腿部的移动导致躯体碰触到“一个人身上”;(3-b)中也是躯体的移动从而到达“村长的家”、(4-b)则是一种由听力带起的思维推移,“(结)尾”是“听”这个动作的终点,而不是认知对象。

在和相同的感官动词结合时,“V+见”所表达的认知手段通常是通过身体器官的感知,并且通常是直接感知。而“V+到”在表示完成认知动作时则不限于动作主所处位置的限制,使用的认知手段可以包括“移动”来消除与客体的距离,可以通过位置的移动达到认知的目的。

也就是说,当客体含有“终点”的意义时,则认知手段中包含了“移动”这样一个必要因素的时候则只能用“V+到1”,而不能使用“V+见”。这也导致了使用“V+到”时,语境中带有一定的施动者意志,是“通过一定的主观意愿,缩短与目标对象的距离”从而达成动作;“V+见”则常用于无意识的器官感知,带有意外性。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在询问视力如何时会回答“我连XXX的XXX都看得见”,而关于距离或者确认目标存在与否的时候一般问“你看到xxx的xxx”了吗?”的原因,同时也就可以解释前文提起的“看不见,摸不着”,为什么不说“看不到,摸不着”的问题了。

三、认知动作发出者和动作对象

1. “V+见”的动作发出者必须具有个体意识。

(5)a.“她告诉你什么了?”“告诉我,你和她爸爸在一起,被她 撞{到/见}了。” (琼瑶 《相聚两依依》)

b.在四极管中,电子流撞{到/*见}阳极上时阳极会产生二次电子发射。(CCL )

(6)a.如果你遇{到/见}水平高又热心的助教,可以学到许多的东西。(idem)

b.股价遇{到/*见}压力而停止上升,甚至回跌。(idem)

(7)a.李进忠刚出宫门,便碰{到/见}杨连,遂问道:“李选侍何日移宫?” (李文澄 《努尔哈赤》)

b.我的手指碰{到/*见}了球,只碰到了一点点。(姚明 《我的世界我的梦》)

以上例句中的a句动作的发出者皆具有个体意识的生物,“V+到”和“V+见”是可以互换而且语义较为接近。而当“四级管”、“股价”、“手指”等没有个体意识的名词作为动作的主语时(即例句b),虽然统语论上没有语法错误,但使用“V+见”则会产生违和感。古代汉语中表示动作称“视”;表示动作结果唤“见”,“看见”的意思。例如英语中的look和see或者日语中的る与受ける的关系类似,“见”首先表示视觉动作的结果,指客体被视觉器官感知,所以这个认知动作必须由具备认知机能的主体来操作完成。因此“V+见”要求认知动作发出者必须为具有个体意识的生物。当动作发出方为“石头”、“车”、“分子”、“草”等无个体意识的个体时,则只能使用“V+到”,并且通常此时取“到1”的语义――表示“动作的发展终点”的用法。

2. “V+见”的客体必须为具象事物。

如上一小节中所述,“见”表示视觉动作的结果,指客体被视觉器官感知。“V+见”也具备类似的性质,可以被认知主体直接感知的客体也只限定于具象事物,如:

(8)a.亚马逊的总部大楼也告别了创业初期的寒酸。在西雅图,人们一眼就能看{到/见}到那幢耸立在山上的豪华的总部大楼。 (张剑 《世界100位富豪发迹史》)

b.“看{到/*见}哪儿了?”“我看{到/*见}第五十页了。”(刘玉红 2009 )

(9)a.那天参观总装厂,听{到/见}一段故事,耐人寻味。(CCL)

b.听{到/*见}这里,他哭了。(刘玉红 2009)

(10)a.两年前,他曾遇{到/见}一个算命先生。

b.小芳最近遇{到/*见}了性骚扰。

从上面列举的三组使用例我们可以发现,同样是与“看”、“听”、“遇”结合使用,可是当客体为“第五十页”、“这里”、“性骚扰”等词时“V+见”就不适用了。刘玉红(2009)认为由于“第五十页”、“这里”等是“类处所成分宾语”,所以只能使用具有趋向义的“V+到”。的确,只有“到1”可以用以回答宾语为“第五十页”、“这里”等关于“哪里”的范畴。但在实际使用中,当“困难”、“灾难”、“问题”、“刺激”、“反抗”作为宾语时,我们也只会使用“V+到”,而不是“V+见”。并且此时使用的往往是取“动作的完结义”的“到2”来使用,显然这就是“V+到2”与“V+见”语义功能的差异部分。

仔细分析的话不难发现,(8-b)中的“第五十页”不是单指第五十页本身,而是“第一页到第五十页之间的内容”。如果把问题变成:

(11)“这本书缺少了第五十页,你知道它在哪儿吗?”

那么回答则完全可以是:

(12)“我看{到/见}第五十页了,它就在沙发底下呢。”

中的任意一种。(9-b)中的“这里”也是指说话人的说话内容,而不是一种具象事物,是不能被身体器官直接感知的,因此也不能使用“V+见”。同样类似于“性骚扰”、“困难”、“灾难”、“问题”、“刺激”、“反抗”等词,这些都不是真实存在的事物,而是人为了描述一种状态而抽象创造出来的概念,只能使用“V+到2”。当认知对象为此类抽象名词的时候,“V+到”和“V+见”二者不能置换。

四、总结

通过上述对于“V+到”和“V+见”的考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从与动词的结合能力上看,“V+见”中的V大多为感知动词,而能与“V+到”合用的动词数量要多的多。能与“见”结合的动词基本上也能与“到”相结合成为补语结构。

2.从语义功能上看,“V+到”分为“V+到1”和“V+到2”。“V+到1”表示动作的发展终点,可以后接名词句或者处所名词;“V+到2”和“V+见”表示认知动作的完成,有功能交叠的部分。

3.从认知的手段上看,“V+见”表示通过身体器官的直接认知,认知的手段往往与视力、听力、触觉有关;“V+到”则可以通过位移或其他手段达到动作目的。

4.从认知的主体和客体上看,“V+见”只能适用于表达“具有主观意识的主体认识、感知具体事物”的语境;“V+到”的认知主体可以是不具有意识的事物,也可以是生物,对应客体也可以是抽象的。

参考文献:

[1]刘玉红.近义结构“V见”和“V到”比较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2]郭云辉.V到とVについて[J].お茶の水女子大学中国文学会.1996(04):P15~23.

[3]曾海清.现代汉语“V到”与“V进”“V见”“V在”“V着”结构的比较[J].新余高专学报.2007(06):P49~50.

[4]刘月华,潘文娱,故.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5]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上一篇: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小议 下一篇:新型城镇化下政府治理失地农民问题的机制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