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美学文化的比较

时间:2022-05-22 01:32:16

浅析中西美学文化的比较

作者简介:张荩雯(1990―),女,艺术学在读硕士,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人类学。

摘 要::美学文化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但因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等因素的不同,美学文化呈现出了多样性。中西美学之间的差异绝不是偶然的,它们根植于各自的文化背景之中,经过时间的沉淀而形成,而这种差异性,经过人们的相互探讨与交流,学习与借鉴,变成了另外一笔非常可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美学文化;审美;艺术;中西美学;差异

引言: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欣赏到一些中西方画家、书法家的作品,欣赏的知识要点和具体内容一直以来没有一个准确的能从美学的本质上对东西方的文化背景、内容形式等艺术进行比较分析的具体参考。中西方美学表象的差异实质上揭示出的是深刻的中西不同的文化渊源,本文试通过对美学概念的解释、中西美学文化的差异、差异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美学文化的继承发展等几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美学的概念

首先,美学是什么呢?美学是一门既古老又方兴未艾的科学,说它古老是因为自人类开始懂得装饰自己,打扮自己的时候,人类的审美观念和最初的美学思想就产生了。无论东方和西方有很多思想家、哲学家对此进行理论上或者哲学上的思想探讨与研究。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种自然感观感受审视的反应。美学之父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第一次赋予审美这一概念以范畴的地位,1750年他的《美学(Aesthetica)》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他认为美学就是研究美的艺术的理论;是研究较低或感性知识的学问;是研究完满地运用感性认识的学问。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它脱胎于哲学,也不隶属于其它任何学科,它是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概念的总合,是人们对事物给予的美的概念。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

那么什么是美?美的本质是什么?哲学家们对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想法。这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从古到今,从东方到西方,对“美”的解释是复杂的。如中国古代的庄子认为:原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古希腊的柏拉图说:美是理念;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中世纪的圣奥古斯丁说:美是上帝无尚的荣耀与光辉;而意大利著名文艺批评家、哲学家克罗齐在《美学原理》一书里则告诉我们:美,必须要在审美关系中才能够存在,它既离不开审美主体,又有赖于审美客体。美是审美意识与审美对象的和谐统一。

美是在审美过程中产生的,没有审美过程,美就不能产生,也就没有所谓的美与不美。事物的美先于人的思维而存在,人对事物产生美的感觉不需要进行哲学分析等等思维活动,而人要表达这个感觉的时候,才启动思维程序用于选择表达方式,因此可知美不是人想出来的,表达美的方法才会涉及到人的思维。“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凡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朱光潜的这几句话恰到好处地说明了审美意识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艺术的地位一直不高,“文以载道”和“乐通伦理”成为中国艺术精神的主流,而西方艺术精神的主流则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模仿论。在所有的这些方面,中西美学文化都呈现出了不同的面貌。

二、中西美学文化的差异

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从根本上来说,是两种不同的思想文化体系,它们各有其不同的文化土壤和社会环境。中国人讲究“和谐”,也就是说强调事情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主张主体在把握审美对象时,应系统地、全局性地去把握对象,达到事物与主体相辅相成,融合渗透的境地,而不是仅仅孤立地、静止地看待某一事物,或是事物的某一方面。而西方,学说思想是以各自流派为中心。如果说中国的美学文化思想是一条连贯着的线,那西方的美学思想就是散布的点。中西美学文化的比较,大多数是在中西观点的对立中作出的。所谓中西对立,就是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所说的“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

从美学观点来看,中国古代没有西方式的学科分类,因而也就不存在所谓的美学学科,但其处理感性领域以及感性与理性之关系的实践和方法却是极其丰富而又独特的,其核心内涵我们称之为“中国的美学精神”。由于中国缺乏严谨的论证手段,所以中国的美学观点多见于散文、诗歌、随笔、画论,连上一段文章中讲到的“美学的概念”也是从西方的学科系统中获得解答。

说到中国的古典美学文化就不得不提老子、孔子和朱熹。中国美学的发端在于先秦时期,老子的美学思想是中国先秦美学的历史起点。老子提出和阐发的一系列观点如:作为审美客体的“象”的论述;对主体审美心理的描述,如“虚静”、“玄览”;关于“有”、“无”、“虚”、“实”的辩证认识等,对中国古典美学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中国古典美学的元气论,中国古典美学的意象说,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说,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心胸的理论,等等,都源于老子的哲学和美学。

以孔子的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古典美学则是经验美学、伦理美学,其表现为一种积极协调的现世情怀和对人伦之善的追求。孔子的美学思想受其恢复周礼的最终目的的制约,有明显的保守色彩,且过多地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强调美统一于善,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但孔子对美善统一的艺术基本原则的阐述以及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美学命题,为儒家美学建构了基本的理论框架,从根本上奠定了儒家美学的基本特征的形成。“仁”是孔子美学思想的核心,是孔子关于人生和社会的最高理想,也是他审美理想和美学体系的核心。孔子还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也非常的巨大。

如同整个宋代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一样,宋代美学也是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发展史上的高峰。宋代凭借着前人丰富而深厚的美学文化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道、儒、释三大学派的学术观点进行了重新整合。宋代美学经过整合、深化与建构,使中国古典美学文化走向成熟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理学美学体现着宋代美学的基本精神,是宋代美学的集大成者;那么,朱熹则整合、发展并深化了理学美学,是理学美学的集大成者。他崇尚理性、面对现实人生、追求平淡的艺术风格和自然性的人生境界是也宋代美学的基本精神。理学美学是儒家美学乃至整个中国古典美学的成熟期。

中国古典美学重在追求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统一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其核心是“人”。当然西方美学也讲“人”,但人是在“理念”、“第一形式”、“神”、“我思”、“绝对精神”、“存在”的支配和统治下的,是没有真正获得意义和审美价值的。

而西方在美学上的集大成者则是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还有黑格尔。公元前6~5世纪之间,希腊进入奴隶社会的全盛时期。工商业奴隶主掀起的民主运动,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悲剧、喜剧、音乐、雕刻等,都达到了高度的繁荣,同时又推动了自由辩论和对于知识的重视,与自然科学结合在一起的哲学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对美和艺术进行哲学思辨性的反省和思考,产生和形成了希腊最早的美学思想。它支配了以后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

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柏拉图开始的。尽管在柏拉图之前,毕达哥拉斯等人已经开始讨论美学的问题,但柏拉图是第一个从哲学思辨的高度讨论美学问题的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美和艺术进行了真正的系统的哲学思考,建立起完的体系,从而成为以后西方美学思想的奠基者。据有关资料介绍,柏拉图一生以柏拉图名义流传下来的对话有三十多篇,以及十三封信件。柏拉图在《蒂迈欧》篇中阐述宇宙的生成时说:神总是期望世界万物皆善,尽善尽美。事物的尽善尽美是与存在的理念息息相关的,理念与美和善是相通的。他肯定美是真实存在的,美的现象为什么会是美的,这都是因为美的事物中具有美的本身的原因,是因为美的现象“分有”了美的本身,本质或美的理念。柏拉图关于美的本质在于和谐的理论,在美学的研究领域内有较大范围的共识,为许多哲学家和美学家所认同。大家在说法上可能有些差异,但实质上却是一样的,即美的本质在于和谐、统一。这又与中国的“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朱光潜先生评价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时说:“最显著的是他从生物学里带来了有机整体的概念,从心理学里带来了艺术的心理根源和艺术对观众的心理影响两个重要的观点,从历史学里带来了艺术种类的起源、发展与转变的观点。”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主要在《诗学》、《形而上学》以及《论美》等著作当中。他说:“一个美的事物――一个活东西或一个由某些部分组成之物――不但它的各部分应有一定的安排,而且它的体积也应有一定的大小;因为美要依靠体积与安排,一个非常小的东西不能美;因为我们的观察处于不可感知的时间内,以至模糊不清;一个非常大的活东西,例如一个一千里长的活东西,也不能美,因为不能一览而尽,看不出它的整一性。”他在这里说的美就是“整一性”,“整一性”是艺术作品的标志:“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分别就在于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统一体。”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归纳起来就是“实体论”。他认为:世界的本源即实体是由质料加形式所构成的,美在于事物体积的大小和秩序,“秩序和比例的明确”是美的形式特征。确定事物是否美,必须依据量(体积大小)的原则和秩序(把事物各个不同的因素、部分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的原则。

黑格尔在1835年出版的《美学》(是黑格尔在海德堡大学和柏林大学期间所作的“美学讲演录”,在黑格尔去世后四年整理成书)中提到:我研究美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刺激艺术创作,而是从科学的角度来理解艺术”。他指出:美学的正当名称是“艺术哲学”或确切说是“美的艺术的哲学”。黑格尔的美学是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基础上,用理性思维去判断,用科学的方法去证明的。他认为美就是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客观与主观、理性与感性等的统一。这种统一是通过艺术的感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三、中西美学文化差异的原因

先秦美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协调性、艺术对情感的表现性及善与美的教化性;古希腊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性、艺术对现实的再现性及真与美的功利性。这两种不过是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的审美观念。而这样的不同,并没有谁高谁低,谁好谁坏之分,只是一个民族的特性体现。

任何问题一旦涉及到查找原因就必定要寻求其根源,中西美学文化差异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历史原因、经济制度和地理环境的角度这三个方面来看。

受历史原因影响,中西方美学分别产生于先秦的春秋战国时期和古希腊罗马时期。春秋战国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经济上,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在科技上,天文学,医学等科技取得较大进步。在文化上,私学兴起,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至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正统,统治汉族思想、文化两千余年,慢慢沉积成了现在的文化基调。公元前6~前5世纪之间,希腊进入奴隶社会的全盛时期。工商业奴隶主掀起的民主运动,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喜剧、悲剧、雕刻、音乐等,都达到了高度的繁荣,同时又推动了自由辩论和对于知识的重视,与自然科学结合在一起的哲学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对美和艺术进行哲学思辨性的反省和思考,产生和形成了希腊最早的美学思想。它支配了以后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18世纪以后,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和文艺学等近代学科进入了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尤其是与美学密切相关的哲学,自近代以来发生了认识论转向,为美学学科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历史条件。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鲍姆加登在自己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把美学和逻辑学区分开来。在严格规定了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形成概念和进行推理的抽象思维的同时,也给美学规定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并写出了美学专著,初步形成了美学学科的基本框架以及探讨了美学的一些基本问题。

受经济制度的影响,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为处世原则。西方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在十八、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中,工业的兴起、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这时西方以“争”为先的文化就占据了上风。“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中国四周被山地、草原、沙漠和海洋所包围,且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以幅员辽阔、物产丰富著称,这就形成了与外来社会相互隔绝的封闭状态。他们习惯于安居,固守家园不善于活动,这就形成了以中原为核心的文化态势,我们称之为“大陆文化”。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比较薄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在西方,特别是西方的发源地古希腊古罗马,他们都位于半岛之上,海上交通较之中国比较便利,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我们称之为“海洋文化”。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大陆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海洋文化是一种商业文化,两者代表人类文明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与发展水平。大陆文化因受山岭江河阻隔而造成狭隘性与封闭性,因对土地的私人占有而产生封疆与世袭观念,又因土地占有的面积大小与山岳的高低形成等级制度。陆地是稳定的,农业社会要求稳定,风调雨顺,封建政权的代号为“江山”。大陆文化虽然平和、厚重,但其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封闭,保守,安土重迁,墨守成规,求稳求太平,害怕社会变动。海洋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天风海涛,最能启迪人们想象与幻想,而险恶的风波,又能培养人们的冒险精神,使航海成为勇敢者的事业。海洋是流动的,变化的,宽容的,有较大自由度,较少狭隘观念与保守思想。海洋又是浪漫的,积极进取的,有广阔的想象与联想的空间,开拓人的心灵世界。这些构成了海洋文化强悍、热情、浪漫、机智、生气勃勃、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基本特征。

四、中西美学文化的差异对中国美学文化的继承发展

我国著名美学家张法先生指出:“中国文化有美无学”,“美学是伴随世界史的全球化进程和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而产生和发展的”。中国现代学术体系、学术的划分是在西方影响下形成的,因为中国古代虽然有丰富的美学思想,但却并没有作为独立学术体系的美学学科,但这决不表明中国的古典美学就不存在,相反其将美学的思想融汇于中国古典文化中去了,不是外在的概念化和形而上学而是一种“内化”。

近代中国一直在提倡“重建中国美学”,力求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重建中国美学的根本动力,并非是来自中国美学自身的要求,而是来自当代美学研究的要求。如果要重建中国美学,就必须重视对自身美学思想中的概念和诠释,而这又不仅仅是用西方美学的概念来诠释中国的美学。

我们可以从中西美学文化的差异比较中得到深刻的启发,很多人不以为然地觉得没必要去比较,他们却没有意识到正是因为有了比较,才有了全球性的交流,这是跨地域、跨文化、跨国界甚至跨年代的以交流为特征的,当代社会的必然产物。二十世纪,中国的美学大师、国学大师、哲学家、教育家,如:宗白华、王国维、李泽厚、朱光潜,蔡元培等无不是运用了比较交流而重建了中国美学,并且代表了重建中国美学的最高成果。重建中国美学的意义则在于找到中国美学的现代价值。而这价值并不在中西方的共性,而在于中国美学的特性上,也是就它在为中国美学研究所提供的无可替代的美学文化上。

清末民初,以王国维先生为代表的留学知识分子,将西方美学的思想方法和学科体系引入了中国。王国维先生修订的教学大纲将《美学》列入教学计划,标志着美学在中国的确立。后以朱光潜先生为代表的一批美学家,进一步将西方美学理论介绍到中国。特别是,从德国留学归来的蔡元培先生,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使美学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学术界展开了一次关于美的本质的学术大讨论。在以美的本质为基础的美学类型里,讨论美的本质,成了共和国前期重建中国美学体系的基础工程。该讨论得出了四种观点:1、客观派:美是客观的,以蔡仪为代表;2、主观派:美是主观的,以高尔泰和吕萤为代表;3、主客观统一派: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以朱光潜为代表;4、社会派: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以李泽厚为代表。这四种观点互相争鸣,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争论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美学成了中国现代美学的主流,实践美学强调实践的主体性,有助于消解庸俗唯物论的影响,强调实践的物质性,有助于消解斗争哲学的影响。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这简洁朴实的八个字道出了美学的基本性质和美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规律。那就是:美只能以人的存在而存在,美学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在于对人的解读与阐释。因此,中西美学并非对立,且没有高下之分,而应是两者相生互补共同构筑人类美学文化家园的共同体。(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中国美学研究》朱志荣,上海三联书店,2007-3-1

[2] 《中国美学》,左克厚,同济大学出版社

[3] 《中国美学史》,张法,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4] 《美学导论》,张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5] 《美学散步》,宗白华,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6] 《美在意象》,叶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1

[7] 《美的历程》,李泽厚,上海三联书店,2009-7-1

[8] 《西方美学思潮》,张玉能,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9] 《美学原理》[意]克罗齐(Croce,B.)著,朱光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4-1

[10] 《西方美学思想史(上、中、下)》朱立元,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7

[11] 《西方美学史》,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初版

[12] 《中西比较美学论稿》,潘知常,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1

[13] 《西方美学简史》[美]门罗.C.比厄斯利

上一篇:当代中国水彩再次飞跃的急需 下一篇:孙中山西北军事计划提出与夭折中的苏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