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中学音乐教育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5-22 01:01:21

浅谈职业中学音乐教育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借助于倾听来感知音乐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美,它对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对音乐及外界事物的感知力、培养具有个性化创造力的一代新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以激发学生欣赏兴趣为切入点,精心设计导入方式

要利用学生猎奇心理,抓住最能激发打动学生的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方式,科学设计导入方式,激发学生迫不及待地进入欣赏阶段,顺利切入主题。例如:对内容熟悉,容易理解的作品,可以抓住“新”的特点激发兴趣,鼓励学生从熟悉乐曲中听出新意境,掌握新技能;对久负盛名,源远流长的音乐,可以抓住“名”的特点,诱导学生增长见识。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一课,组织教学后,教师只作简单导入――今天我们要欣赏非常有名的曲子,这支曲子曾被外国音乐家称为“蝴蝶的爱情故事”。

二、以提高情感体验为核心,用情感教育、合理想象、抽象创造等方法来营造参与想象创造的氛围

如在欣赏《丰收之歌》前,教师首先对教学内容有感受,有体会,然后再去启发学生找感觉。其次让学生想象一下秋天的景色,接着播放丰收景象的flash,当学生们看到了田野上庄稼都已成熟了,人们忙着收割,果园里甜美水果挂满枝头,人们正在忙着采摘,一片丰收喜悦的景象,就仿佛置身其间,感受到成熟果实的香味,脸上就会露出了象秋天一样的灿烂笑容,从而有效地加深了对歌曲内容的理解。这样,当再次欣赏歌曲时,学生们就能很快地进入歌曲的意境之中,愉快地欣赏歌曲,并试着用打击乐器随歌声进行伴奏,进一步体验丰收的喜悦了。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适时适地地去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和创造,勾勒出自己心中的形象,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经历,在观看的不同电影、电视时,根据所积累的景象,进行创造性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表达音乐的内容,形成独特的音乐形象。

三、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音乐的学科特点在于它的情感性与形象性。音乐教育是凭借审美感受来进行的,而这种审美感受是在轻松自如的情境中通过教师和学生用音乐进行情感交流方式来完成的。音乐充满着想象,学生在艺术欣赏、演唱、演奏中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想象力去创造心目中的音乐画面形象及内心感受,如果没有想象力的话就无法听懂音乐。音乐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由于音乐表现手法丰富且多变,由于音乐的情感性、形象性特征决定的。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教学内容及表现手法的分析和比较,让学生认识到音乐的丰富、变化、发展离不开创新。通过音乐课教学,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给学生创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欣赏二胡曲《赛马》中好象是骑手们在摇鞭催马;弱奏的连弓十六分音符要奏得连贯而均匀,犹如群马奔驰时的马蹄之声。两个相同的重复乐句,使人感到马群跑过了一批又一批,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第25至32小节的四分音符乐句运弓要宽阔,发音要饱满,表现了人群中粗犷的呐喊声,从这几小节来看形象思维反映了蒙古族人民节日赛马的热烈场面听后让人久久难以平静,这是《赛马》中最有歌唱味的,旋律性很强,学生能学会。经过听、唱之后,学生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万马奔腾图。教师要能根据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为学生创设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对其深入一步的进行创造性意识的培养。

四、以掌握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为补充,深入分析,教学互动

在欣赏课教学中,教师自身要明确责任,绝不能把自己当成放音员、插播员、介绍员,而应当有选择地对优秀作品进行分析,授学生以渔,在教会学生如何欣赏上下功夫。通过介绍音乐作品的调式、结构、节奏,通过分析、解释、评价,掌握音乐欣赏的重点、难点,让学生进入音乐,欣赏音乐,甚至评价音乐。例如:在欣赏《保卫黄河》和《游击队歌》这两首歌曲时,有的学生会认为这两首歌曲都反映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坚强决心;有的则会认为,这两首歌曲演唱力度上有些不同,《游击队歌》力度处理较弱,表现游击队员神出鬼没,声东击西灵活勇敢的一种英雄形象。《保卫黄河》则是气势磅礴,声音一浪高过一浪,表现一种后继有人,全国人民为保卫祖国无所畏惧的情景。有的认为这两首歌曲的特点是强弱分明,节奏感强,演唱时要反映出游击队员铿锵有力、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由于这两首歌时代背景和思想内容都很接近,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同时分析主题及乐曲的特点和演唱的情绪,在学生大胆想象、踊跃发言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从以前电影、电视中看到的游击队员的形象创作一个舞蹈片断。学生几个一组,让其边唱边创,有的就想到了游击队战士握着枪、拿着刀、猫着腰行军的情景;而有的以左右串场象征着游击队在灵活作战;有的设计了射击、骑马、挥刀等动作,还有的对演唱进行由远及近、由弱及强的艺术处理。这样人人参与编排、个个动脑创造

五、设置问题,深入探究

古代教育家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所以,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师应设置难易适度,生动有趣,要有画龙点睛之效的问题。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敢于质疑问难的能力,使学生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使其敢想敢说,敢创新。例如:《摇篮曲》一课的教学,学生在欣赏完两首《摇篮曲》:一首由舒伯特(FranzSChubert,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作曲,一首是东北民歌之后,通过提问学生两首摇篮曲的异同,使学生在思考后得出:两首摇篮曲的共性是结构简洁,短小抒情,速度徐缓,曲调优美静谧,旋律平稳流畅,但由于调式不同,音乐风格也就截然不同。接着,请同学们欣赏钢琴独奏《摇篮曲》(贺绿汀曲),让其边欣赏边思考摇篮曲作为一种器乐体载和歌曲有什么不同?一旦此问题得以解决,学生就会惊喜地发现器乐演奏的摇篮曲,音域比声乐曲宽,结构比声乐曲大。通过对上述同一题材,不同国家、不同风格、不同体裁作品的提问和分析比较,使学生总结出中外摇篮曲的不同点,把整堂课推向了高潮,学生的思维就会异常活跃,大家也会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从而很好地深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总之,创新教育贵任教育创新,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深入化。中学音乐学科作为中学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在理论认识上去就呈新,在实践活动中勇于突破,设疑摆惑要难易适度,生动有趣,要有画龙点睛之效之外 ,还要通过各种方法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敢于质疑问难,把自己置于积极的位置去思考、去探索能力和习惯,大力发挥音乐学科、特别是音乐欣赏课在中学生刨造性思维培养方面的优势,提高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把学生领入音乐艺术殿打下扎实基础。

收稿日期:2013-03-05

上一篇:浅谈中职学校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下一篇:浅谈提高中学生立定跳远成绩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