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时间:2022-06-29 09:43:22

美术教学中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美术教学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学中通过优化教学结构,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创造精神,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关键词:主导; 培养; 优化; 转变; 激发兴趣

能够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最关心的一个问题。而学生自身的顽皮性和依赖性以及意识形态的不成熟性,成为他们自主学习中的最大障碍,长期以来被动的接受,不动脑思考,老师布置点我完成点的思想在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因此,要彻底地进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力军,能够自己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必须要优化教学结构。

一、从兴趣入手,重视学生美术学习中的主导地位

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我所带的班有实验班有平行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希望从不同程度上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中要不断的变换方式。课前查找资料,如挂图、画册、录象、幻灯、光碟等,以便让学生观看欣赏。搜集声音、图像、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成为学习的主导。

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的教态应亲切自然,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教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外部表情与内在气质的形象反映,它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好的教态,学生会感到亲切、轻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师面带微笑,和颜悦色,会给学生愉快的暗示,学生会从中受到感染。许多优秀的教师都懂得微笑的意义,他们即使在十分疲惫或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也总是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因为他们懂得,学生会从老师的微笑里感到关心、爱护、理解和友谊。同时学生也会受到鼓励,激发起爱老师、爱这门课的相应情感,所以,在学生面前,老师应永远是亲切自然的。即使是对待差生,老师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期望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话、一个暗示的动作,有时比严厉的批评更能让学生接受,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爱护和关怀,从而使学生能自觉改正缺点,避免产生师生间的对立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师生在认识与情感两方面的沟通,变一切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

三、创设良好教学情境、优化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电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美术是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这就必须强化直观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使教学陷于枯燥乏味,如将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引入美术课堂,使教学媒体多样化,就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参与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例如,上《动物图案设计》一课,在讲解“变化”的几种方法的过程中,我同时在投影上用彩笔画出了简化的鱼、兔子,几何化的松鼠、青蛙,夸张的小猪、梅花等,这些简练的图案激发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每画完一个图案,学生们就不由自主喊说出“松鼠!”“青蛙!”“小猪!”……,课堂上充满了欢乐的气氛。讲添加法时,在鱼身上添加莲花,在梅花上添加喜鹊,再问学生有什么寓意?学生经过思考,可回答出“连年有余”、“喜上眉梢”的寓意。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但掌握了“变化”的几种方法,而且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创造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重视导课和结课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的一节课,从开始就应引人入胜,让学生的精力很快集中并对新课产生兴趣,因此对新课的导入应作精心的设计。导课是一种教学艺术,它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例如:在上《色彩的感受》一课时,我从平时大家熟悉的某个学生、老师每天穿衣的不同带来的不同感受导入,学生亲身体会听得津津有味,为新课的展开作好了辅垫。

重视辅导环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辅导是教师对每个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过程中的具体指导,在美术课堂教学各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辅导在美术课堂中所占的时间最多,教师需付出一定的精力。教师应根据本节课所授内容,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练习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溶进自己的审美情趣,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点拨,对个别作业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启发提示,对好的作业,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可让该生谈谈其作业的构思、方法等,使其他同学从中得到启发。由于作业时间较长,课堂气氛容易显得沉闷,作业时可用录音机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音乐。经实践,音乐用于辅导环节,效果很好。通过音乐情境激发学生情趣,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思维活跃了,课堂结构也优化了。在教学中把音乐和美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优美的音乐伴随着美术作品中美的意境、美的形象来感染学生,能够调动学生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激情。

四、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的哄孩子玩。学生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要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也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这样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首先教师不能有副科意识,美术是不重要的课程等意识。美术联系其他各学科,渗透各学科,体现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多年来,我一直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善于激发学生对枯燥无味的课产生兴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是一种快乐的事情。而且能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有部分学生强烈要求参加美术课外小组活动,并积极参加各种美术比赛。例如,在一堂写生课中,我把学生分为四组,让他们统一到操场上,然后分散,每个同学自己去找写生对象。安排好任务后,我说三十分钟后检查,然后看了看表,再看同学们,他们也是你看我,我看你,有的用嘴咬画纸咬钻笔,我说开始呀,他们仍无动于衷,一个大胆的学生突然说:老师,操场上空荡荡的,画什么呀?我说:同学们,仔细看看,咱们操场上有什么呀?同学们都说,蓝球架,单杠。我说,再往四周看看。“有树,房子。”同学们都异口同声,我因势利导,:“第一组画蓝球架,第二组画树,第三组画房子,第四组画自行车。”同学们都找到写生对象了。于是便分散开来,针对自己的写生对象开始观察了。通过这次课堂写生实践,我发觉到了老师指导作用的重要性。我们一方面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正确引导,组织也不容忽视。我利用课余指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小组,有的学生作品获了奖,有些学生还升入了职高美术班,成为专业学习的尖子。

美术课是门技能,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审美能力的提高,艺术修养的形成,重要通过学生的艺术实践来亲身体验,因此,教师应从自身出发,了解学生,转变观念,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工具,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不增加他们的负担,培养他们的兴趣,搞好课程资源的整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创造力。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4-02

上一篇:新课标下初中音乐教学浅析 下一篇: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有效地开展多元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