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下公立医院人才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5-21 10:33:45

新医改下公立医院人才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文章分析了目前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存在的矛盾,以及对公立医院人才稳定性、积极性和高端性的影响,提出加强公立医院人才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公立医院 新医改 人才管理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226-02

国务院继2009年1月颁布新医改方案后,4月7日又公布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新一轮的医疗卫生事业体制改革,给公立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全新挑战。竞争成为时代赋予公立医院的重要命题。而公立医院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管理成为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目前公立医院主要通过良好发展前景和优厚薪酬待遇吸引人才、管理人才,但新医改在试图通过五项措施尽快扭转公立医院的非公益性走向,彻底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同时,对公立医院人才管理的冲击却是巨大的,因此新医改对公立医院的人才管理提出新的严峻挑战。我们只有认清新医改下人才管理面临的问题,运用全新的人才管理理念,探索出全新的人才管理方法,才能确保公立医院的改革顺利进行。

一、新医改下公立医院人才管理面临的问题

1.社会公益性与医院效益之间的矛盾,影响了公立医院人才的稳定性。

新医改明确指出,公立医院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重点改革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鼓励各地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盈利性和非盈利性分开的有效形式,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而目前公立医院存在的问题是:

(1)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长期不足。我国卫生总费用从1980年到2006年增长了68倍,但同期政府和社会投入由78.8%下降到50.7%,每年财政拨款仅占公立医院总收入的7%-8%,其余90%以上必须靠医疗服务收费和卖药收益。多年以来公立医院都面临着经费不足、自谋生路的压力,因此虽然许多医院收入不低,但主要用于维持医院基本运转,多数医院依然收不抵支。

(2)新医改下公立医院面临的问题。新医改强调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但却未明确国家对公立医院财政补贴的具体额度、操作方法和保障措施。如果去掉医院药品加成收入,就意味着医院收入减半,若又没有新的补偿源,医院生存将成问题。且国家给的钱只保障职工的基本工资,那么公立医院职工的奖金、保险、办公费、水电费、取暖费、住房补贴、抚恤金等基本费用能不能保障都是问题。因此新医改下公立医院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医院收入下降所致的生存问题。

(3)公立医院人才管理面临的问题。多年以来公立医院的优势就在于能给医务人员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尤其在晋级晋升、教学科研、先进奖励、进修培训和国内国际交流方面,能提供机会帮助医务人员不断学习和进步,能形成一种群体学术氛围,营造出更新知识的良性竞争势态,让医务人员看到自身的价值,体会到事业的成就感。这种良好的人才培育环境,是民营医院无法比拟的,也是公立医院吸引人才的重要原因。但如果现在医院的生存都成问题,医院首先就会削减在晋级晋升、教学科研、先进奖励、进修培训和国内国际交流的开支,就无法为医院人才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条件,相应地也会极大影响医院的发展,医务人员看不到希望,感受不到医院的未来,就会选择离开。因此新医改下公立医院人才管理面临的首要问题是靠什么吸引人才?

2.质优价廉服务与医生收入不足之间的矛盾,影响了公立医院人才的积极性。

新医改明确指出,通过实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设立药事服务费等多种方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同时采取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等措施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1)医疗服务价格长期偏低,政府补偿机制不足,“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的现象长期存在,医生的工资收入和付出不成比例。为维持生存,医院和医生将手伸向了“药片”,医生开大药方、大检查单现象频发,医生在药品中拿“回扣”已经成为行业内的公开秘密,事实上,医生从药商那里得到的灰色回扣要比工资多得多。

(2)新医改后公立医院人才管理面临的问题。公立医院强调公益性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医疗行业中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只有保障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才能最终保证患者的利益。国家对公立医院实施新医改政策,实行医药分开,必定切断了医院和医生从药商那里得到灰色回扣的可能,同时国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补偿机制完全运行到位。其后果就是直接拿走了医生的那部分利益,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势必严重受损。一直以来公立医院人才管理依靠的是“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其中最根本的是待遇留人,如果新医改后公立医院医务人员收入剧减,必将出现大量的人才流失。因此新医改下公立医院人才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是靠什么留住人才?

3.多点执业与敬职敬业之间的矛盾,影响了公立医院人才的高端性。

新医改提出:探索医师多点执业,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藉此提高基层的技术水平,同时增加医生收入。

(1)目前公立医院的情况。虽然近年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尤其是知名专家教授外出“走穴”现象愈来愈多,但因无明确文件,公立医院对此依然有诸多限制,因此“走穴”的毕竟是少数,基本不会影响公立医院的正常工作。

(2)新医改后公立医院人才管理面临的问题。一旦国家提倡医师多点执业,且是为了弥补医药分家所致的收入降低问题,那么将使大量的医师外出“走穴”,且医院无权干涉。国外医师之所以能多点执业,其根本原因在于其卫生资源配置非常合理,合理的病人预约制度和病人分流制度,使国外医师每天在一个诊所看的病人不多,所以才有精力和时间到其他诊所执业。而在中国,知名专家一天的专家号如果不严格控制可以超过100人,且目前公立医院本身就存在医师数量严重不足的情况,实际现状是即使是在一家医院执业,医师都是在超负荷工作。新医改后若再出现大量医师外出“走穴”,必定在精力上无法保证多点执业时的医疗服务质量。其次,一旦医师为了增加收入,疲于多点执业,必然没有时间和精力安静坐下来,潜心专业学习和提高。而医学的特点就是高速的知识更新,医师必须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术。若医师知识一成不变,必定在技术上无法保证多点执业时的医疗服务质量。而且医疗服务事关人命,若不能保证多点执业时的医疗服务质量,则极易出现医疗纠纷,这无论对病人,还是对医师,都是一种严重的伤害。因此新医改下公立医院人才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是靠什么培养人才?

二、新医改下公立医院人才管理的对策

新医改下公立医院的改革势在必行,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是管理机制的改革,管理机制改革的难点是人才管理。因为公立医院竞争靠品牌,品牌靠人才,人才靠管理,管理出效益。

1.实施多元化投资,解决社会公益性与公立医院效益之间的矛盾。

目前,政府即使加大对公立医院投入,金额也一定是有限的,所以需要广开渠道,动员社会资本参与到公立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中来,如社会捐赠、银行贷款、项目融资、公私合营、民营资本改组重构等,只有保证了医院的效益,医院才能保证医疗的公益性。

2.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工资发放制度,解决质优价廉服务与公立医院医务人员收入不足之间的矛盾。

目前公立医院存在医疗服务收费成本倒挂现象,导致医务人员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既然公立医院是在市场经济中运行,就应该按照市场规律调整价格,应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的费用:例如手术费、检查费、挂号费、注射费等。真正做到“以技养医”,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同时应改革现行的公立医院工资发放制度,按照绩效考核,将医务人员的工资分为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按工作数量和质量的量化考核结果发放,真正做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

3.制定全套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解决多点执业与敬职敬业之间的矛盾。

多点执业实施之前应该首先制定全套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包括多点执业医务人员的资格条件、执业范围、职责范围,值班、查房、教学时间安排以及医疗纠纷责任等,并应该分地区、分医院、分级别、分阶段实施,且在实施中不断修改。一定不可盲目放开实施,以免出现医院骨干人才“到私立医院去挣钱,在公立医院耗时”的现象和出现多点执业变成多处医疗纠纷的结果。

新医改是“以人民为本”的伟大改革,也是以“人才为本”的艰难改革。目前我国96% 的医院是公立医院,因此新医改成败取决于公立医院的改革。而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是人才管理体制的改革,因为人才是公立医院兴院之本,关乎公立医院的兴衰成败,只有做到“吸引优秀人才、培养有效人才、留住高端人才,管好各种人才”,才能保障新医改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李天舒,闫去年医院医疗服务亏损361亿[N].健康报,2006年12月19日

2.吴艳霞.公立医院改革,医院公益性是理想化的书生命题恐难落实[N].燕赵都市报,2008年10月23日

3.新华网.[2008-1-29].

(作者简介:黄敏,医学博士,现在湖北省新华医院从事人力资源管理;龙泉,湖北省新华医院长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 湖北武汉 430015)

(责编:纪毅)

上一篇:浅谈档案工作的人性化管理与服务 下一篇:浅谈增强员工竞争能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