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书籍版式设计的留白

时间:2022-05-21 05:55:36

浅析书籍版式设计的留白

摘 要:“读图时代”早已到来,由于大量的视觉冲击,人们的视觉也开始变得疲劳,因此,留白法则在书籍版式设计中的应用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综观国内外的书籍版式设计作品可以发现留白法则在设计中越来越被重视,恰当地运用这个法则可以起到深化主题,提升作品无限感染力的作用。

关键词:书籍;设计;留白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071-01

书籍版式设计的创新要在遵循基本的视觉规律的基础上,针对书籍的题材、内涵以及读者对象的不同创造性地运用新的工艺技术手段突破传统的框架和限定,勇于创新,大胆实践,赋予书籍版式更多的自由空间,从而使如今的书籍版式编排更具科学性、合理性,使书籍的版面脉络分明、安排合理,既方便阅读,又给读者以美感,实现与书籍外部的形态设计相统一。在这个“读图时代”,由于大量的视觉冲击,人们的视觉也开始变得疲劳,因此,留白法则在书籍版式设计中的应用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近年来,综观国内外的书籍版式设计作品可以发现留白法则在设计中越来越被重视,恰当地运用这个法则可以起到深化主题,提升作品无限感染力的作用。

空间有正负之分,所以书籍排版的设计不能只看到文字、图形、色彩等实体要素,即正形,而忽视他们之间的“空白”负形。空白为“虚”,反之为“实”, “实处就法,虚处藏神”说明实虚同等重要,所以版面设计无论简洁还是复杂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好黑与白、虚与实之间既斗争又相辅的辩证关系,灵活运用虚实相生,黑白相调的视觉设计语言,是进行书籍设计的重要手段,可以达到阴阳互应、刚柔并济的效果。

以虚观实,计白当黑在书籍设计中得到重视是中国传统书画影响的结果。留白是中国画所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在中国画中,画家十分重视对画面留白的处理,比如“计白当黑,用墨微茫,以一当十,虚实相生,寥寥数笔意尽形全”的说法,充分说明画家用留白手法创造意境以表现画家心中的意象,马远和夏圭就是利用空白给他们的山水画作品营造了悠远的意境,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所以才会有“马一角”“夏半边”一说。哲学上老子也提出“黑白相反相成,相互为用,黑即是白,白即是黑”的观点,鲁迅更是把版式中的留白提升到了“读书之乐”的高度,通过白色的无声停顿,疏密有间的排列给人的阅读以和谐轻松的视觉效果,激发人们的艺术想象力,体现“以少胜多”艺术传达。

“意境”是自然界中的景象与艺术家的审美意象巧妙融合而达到的艺术境界,“悦目初不在色,盈耳初不在声”书籍设计同样也有“象外之象”、“弦外之音”之说。意境体现的是设计的精气神,书籍中留白的运用会使书籍内容的含蓄美油然而生,境界得到升华,创造出幽静深远的意境美。在设计中,留白并不一定就是白色,虚空间可以是任意一种单纯的色块。如《中华五色》的设计就是“以黑济白 以白守黑”的体现,在整个黑色的封面中,烫金的书名显得尤其醒目,黑色的大面积使用展现出了高格调的大气之美,用黑白的对比与互为衬托来描绘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不但没有减弱其艺术表现力,还获得了独特的审美情趣。黑白协调、虚实相生的合理搭配有利于文字、图像、色彩等要素的安排,构成版式的整体对比,使画面色感强烈又协调,流畅、简洁的视觉效果减少了阅读的障碍,烘托了主题,更能体现出书籍设计有节奏有秩序的韵律美。

《蚁呓》获得了2008年度“世界最美的书”,是由设计师朱赢椿自编自导自演的一本书,它是一本满足读者互动需求的实验性书籍。本书用图片讲述了蚂蚁丰富平凡的“人生轨迹”。留白是本书设计的特色之一,书中大量的的留白提供给读者广阔的创作和想象空间,设计者希望在与读者的互动中收集信息,与读者一起创造新的书籍。朱赢椿说用图形与文字的互动是一种抛砖引玉,留白是想让读者在空白处书写自己的阅读感想体会。书中图像新颖别致、文字简练隽永,时而是满纸的铺墨,时而又是大量的留白,趣致可爱、别有一番滋味。更有趣的内容尽在读者自己心里,此书可以当作书籍收藏,也可以当作一本特殊的笔记本,整个作品更显优雅、生动与恬静,满足了读者内心渴望的宁静与悠远。此书留白给心灵带来的空灵之感证迎合了当代读者独特的审美倾向,正是人们常说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但是有些人对于此书留白不能理解,认为其内容“简单”是“注水书”,其实设计师大量留白是想表达一种特殊的设计理念:就蚂蚁如此微小的生命而言任何一个元素都可以把这个小生命湮没,唯有毫不保留的留白是表达对这个微不足道的生命的尊重。“无字之经方为真经”,空白之处就留待每一位读者去联想去填充。

总之,留白在书籍版面的设计中是不可或缺的,设计者要根据书籍的主体内容、目标人群、市场环境来恰当的运用,打破保守陈旧的设计观念,勇于创新,才能创作出更多符合读者审美意趣的作品,实现其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参考文献:

[1]中国最美的书[G].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10:109.

[2]郑军、华慧.书籍与设计[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1:70.

上一篇:基于创造力培养的儿童美术教育 下一篇:将“字”融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