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主动性学习的影响因素及培养

时间:2022-05-21 02:54:04

中学生主动性学习的影响因素及培养

【摘要】中学生能否主动学习,对于其能否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也是能否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本文将结合心理学知识,简要地论述中学生主动性学习的影响因素,并对相应的培养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学生;主动性学习;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227-01

传统的中国教育是一种灌输式的教育,压抑了一些孩子的主动性,把一部分“好孩子”培养成了“坏孩子”。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实行课程改革,推行各种政策,提倡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把中学生缺失的主动性找回来,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讨论了中学生主动性学习的影响因素,并就此提出来相应的培养建议,希望能对教学的改进与发展有所帮助。

一、中学生主动性学习的影响因素

(一)兴趣与实践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作用,但是,不得不承认,它也的确指出了兴趣对于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重要性。一个人,只有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才会对世界感兴趣,对世界感兴趣了,才会有继续学习与探究的欲望。因此,兴趣是影响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兴趣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活动,所以,笔者认为,大量的实践活动也是影响学习主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自我效能感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自我效能感一定会对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或模仿(即榜样的情况与观察者非常相似)、言语劝说、情绪唤醒、情境条件。由此,我们就必须在激发学生主动性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对这些因素的调控了。

(三)知识价值与学生需要

知识的类型是不同的,知识的价值也是不同的。对于不同的学生,反映出来的对于知识的需求程度就会不一样,因而他们主动学习的动机就会有所不同。不过,一般来说,知识的价值是与学生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的,只要学生认为某种知识能够满足他的需要,他可能就会对这些知识多一份积极性。

(四)遗传和环境

遗传因素对人的发展影响较小,除了对极个别的特殊学生。所以,笔者在这里只稍稍提一下。

环境对人的作用却是不可小觑的。家庭环境的好坏,家庭的物质水平,生活氛围以及家长的知识水平、素质、做事习惯、教育方式甚至思维方式都会对一个孩子的行为产生特别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除了家庭环境之外,学校环境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影响因素。学校环境里的班风、学风、同伴关系、教师素养、师生关系以及潜在的文化熏陶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中学生主动性学习行为的培养

(一)给予学生空间,让学生接触生活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是学习的大舞台,生活会给予我们些许灵感和些许知识。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广泛地接触生活,感受生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需要一个开放的环境。因此我们要变小课堂为大课堂,充分发掘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在大课堂中有兴趣有信心,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

(二)关注和鼓励学生,激发学习欲望

1.根据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要对学生充满期望,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经常给予学生鼓励,可以是口头上的,也可以适时地利用物质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水平有一个较高的把握,提升主动性,勤于动脑,勇于尝试。

2.教师要尽自己所能,发挥创新精神,善于制造有趣的情境,幽默和谐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教师要认真备课,在备教材、备教法的时候还必须备学生,教师理应对学生的一些前经验和潜在经验有所了解,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尽力联系生活把死的知识实际讲活,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转化,使学生明白知识的用武之地。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对小组结构的优化,小组学习方法的指导,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教师尽可能给学生多读书、多练习的时间。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为本,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给学生学习的自,从而尽可能地使每一位学生的?自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

5.注重情感策略的运用,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为学生排忧解难,营造师生之间的亲近感,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兴趣,对课堂产生兴趣。

(三)注重环境影响,创造有利环境

1.家长和老师要意识到自己在学生面前的榜样作用,身体力行,多读书,多学习,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空余时间上,主动与学生交流思想,在此过程中可适时地留下空白,引起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2.教师要注重营造良好的班风。由于中学生所处的特殊时期,同伴因素对他们的影响尤为强大。因此,教师眼里要有全部学生,注重管理,营造安静愉悦的学习氛围,营造学生之间和谐友爱的同伴关系,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奋力拼搏的班风。

总之,我们有必要明白,要发挥中学生主动性学习的因素,不能忽略老师和家长的作用:一方面,注重老师和家长的潜移默化作用;另一方面,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与自己生活的主体。当然,影响中学生主动学习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只是笼统地分析了一些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了一些建议,需要改进的地方仍然很多。

参考文献:

[1]李荣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消失的思考[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0(6).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网络化环境下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发展趋... 下一篇: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