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时间:2022-05-21 05:44:40

浅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摘 要:在目前的美术教学中,学生要画出有新意的作品很难。造成这一现象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我们美术教师如果能从转变思想观念、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构建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科学评价与鼓励,我们的美术教学就会有新的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师;激发;创新;方法;观念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3-037-1

一、构建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教育对培养学生创新非常重要。课堂是学生获得美术技法,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主要阵地。教师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和调节者,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很自然地去感知,使心灵受到碰撞,从而产生探究欲望,激发他们的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艺术素养。创设情境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找问题。如果我们把想要表达的事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再问学生想不想,要不要,这样,就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们知道创新思维是指一种用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某一问题的思维能力。因此,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关键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美术活动是借助形象思维的,而形象思维是最容易激发联想,发挥想象的创造活动。开启学生的创造灵感,只能从学生内心的形象思维入手,激发丰富的想象。教师要从不同的方面来开发学生的思维,抓住发散点。发散是求异的基础,没有发散就没有求异,而更谈不上创新,墨守成规就会阻碍创新思维的发展,问题伸展是新思维、新发展、新方法的种子,特别是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很好的发散性思维,在教学中要强调发散性问题,把问题看成是动力、起点,贯穿问题的主线。新课程改革强调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

三、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许多美术教师在多年的教学中固守传统形成了思维定势,习惯按老模式、老方法去教学,而且得心应手,学生也就习惯了这种教学模式。但事实上在这一观念下的教学效益是很不理想的,是会扼杀学生天赋的。因此,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展开想象和创新的翅膀。根据多元化的特征,教师可以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活动的帮助者,是表演时的评价者,也可以是小组活动的参与者。只有师生关系发生变化,学生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的创造力才能得到发挥。艺术就要不断地去创新,就要张扬个性,而且很多时候要敢于突破权威。这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美术课的教学中,不能用条条杠杠来限制学生,而是看在画面中的内容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想要表达的内心感受,是否有他自己独特性、新颖性的表现。我们在评阅学生的作品时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些居高临下的指责。观念的转变是教学方式变革的前提条件。

四、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

我们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让他们大胆地质疑,充分地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权利,允许他们有自己不同的见解。然后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见解,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热情。每个学生都有创新能力,但他们往往缺少创新精神。在教学中即使学生的学习任务没有完成,只要他们已具有了这种创新精神,我们就应该及时肯定。我们千万不能让学生跟着老师一笔一画去画,不能要求学生作品与老师的一模一样,要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审美观点,如果学生有创新的地方,老师就要及时地表扬、鼓励,引导他们在原来的作品上有所突破,让他们大胆地展示他们的作品。

五、科学评价鼓励创新

实践证明: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和绘画水平,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创新能力不是“教”出来的,是鼓励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我们知道每一位学生,不论其品质好坏,成绩优劣,都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肯定和鼓励。学生总朝着老师鼓励的方向发展。所以我们教师不能吝惜赞美词语,要及时肯定、表扬、鼓励。无论学生的天份与潜质如何,都要适时地给予科学评价,这样他们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强迫为自觉。教学中,我们既要热情鼓励绘画好的学生,也要关注绘画基础差的学生,找出他们的闪光点进行鼓励,决不能简单地批评责备,更不能把其说得一无是处,那样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潜力。

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我们教师在任务性教学时,要关注每一环节的展示和小结,同时要给学生一定思考的余地。有时学生的作业不一定非得当堂完成,如果学生仓促完成,那就是“应差”,没有实际效果。我们要把学生的创造精神作为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每一个孩子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因此,我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老师、家长平时要尽量减轻学生的文化课的负担,尽可能抽点时间带出去走走,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多亲近大自然,多一点与大自然交流的机会。一棵小草、一朵野花、一只蝴蝶都会引发出孩子们无穷的遐想,激发他们艺术的灵感。所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作用不容忽视。

上一篇:基于学校个性的校本课程建设研究 下一篇:其实,英语“口语作业”爱你也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