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手术联合化疗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时间:2022-05-21 01:21:49

子宫内膜癌手术联合化疗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72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低分化腺癌40例,浆液性状腺癌10例,透明细胞癌3例,腺鳞癌19例;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行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38例,行单纯手术治疗,比较两2组治疗措施、CA125水平及5年生存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CA12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化疗;临床疗效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在我国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呈逐年上升趋势[1]。70%~ 90%的患者由于不规则阴道流血及排液增多而得到早期诊断[2],仅少数患者就诊时已为晚期,为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价值,现对我院收治的99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72例,年龄42~ 64岁,平均年龄51. 4岁。按国际妇产科联盟1982年制定的临床分期标准进行分期[3],Ⅰ期43例(Ⅰa期23例,Ⅰb期13例,Ⅰc期7例),Ⅱ期29例(Ⅱa期22例,Ⅱb期7例)。患者均具高危因素,其中子宫内膜低分化腺癌40例,子宫内膜浆液性状腺癌10例,透明细胞癌3例,腺鳞癌19例。细胞分化G1 30例,细胞分化G2 42例。肌层浸润深度0.05)。

1.2方法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临床分期Ⅰ期患者行子宫全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16例,行次广泛10例,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10例,行子宫广泛切除术+盆腔淋巴清扫7例。临床分期Ⅱ期患者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18例,行子宫全切除术+ 盆腔淋巴清扫11例。研究组给予化疗配合临床治疗。化疗方法有:CP(环磷酰胺、顺铂)、CAP(环磷酰胺、阿霉素或表阿霉素、顺铂卡铂)或TP(紫杉醇、顺铂或卡铂)方案,药物剂量为环磷酰胺500㎎/m2,顺铂60㎎/m2,卡铂350㎎ /m2,阿霉素50㎎/m2,表阿霉素50 ㎎/m2,紫杉醇135㎎/m2。疗程间隔为3~ 4w。化疗疗程1~ 8个,平均4.5个。疗程多少应根据患者病情、全身情况、合并内科疾病,以及化疗药物的毒性等进行适当调整,一般确定持续3~ 6个疗程。每个疗程前、后进行妇科、B 型超声、CA125检查,部分患者治疗前行CT 检查,3个疗程后复查CT。对照组不进行化疗,其余治疗同研究组。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的录入与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均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P

2 结果

CA125 正常值为35U/ml以下,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治疗后,观察组5年存活31例患者,5年存活率为91.18%,对照组5年存活18例患者,5年存活率为47.37%。两组比较,观察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早期子宫内膜癌约占子宫内膜癌的75%,如未伴有危险因素,一般预后良好,手术可以治愈。早期子宫内膜癌(FIGO Ⅰ~Ⅱ期)有可独立评价预后的因素,如淋巴结侵犯范围、组织学Ⅲ级、组织学类型、子宫肌层侵犯深度、宫颈侵犯、患者年龄等[4]。子宫内膜癌伴有危险因素的患者有较高术后复发率。Aoki等[5]在Ⅰ~Ⅱ期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是否化疗的研究中发现,Ⅰ~Ⅱ期子宫内膜癌低风险组与高风险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7.4%、77.4%(P

本组研究表明,临床分期较低患者、低分化以及浸润程度浅患者的预后较好,浆液性状腺癌、透明细胞癌预后较差,采用手术联合化疗的方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

综上所述,手术联合化疗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确起到了辅助治疗作用,因此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根据手术病理情况,选择性进行系统性化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预后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玉红,戚艳丽.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及患肢功能锻炼[J].中华护理杂志,2005,112:46.

[2]郎景和译.临床妇科肿瘤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1.

[3]糜若然.妇产科疾病诊断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746-752.

[4]Fujimoto T, Nanjyo H, Fukuda J, et al. histopathological risk factors of local and distant recurrence[J].Gynecol Onco1,2009,112:342-347.

[5]薛凤霞.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相关因素[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211-212.

上一篇:甲硝唑联合头孢氨苄治疗牙周炎的疗效分析 下一篇: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