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纳税筹划风险及改进措施

时间:2022-05-20 03:37:54

浅谈纳税筹划风险及改进措施

摘 要:21世纪是一个科技竞争激烈的时代,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中国开始参与全球化的经济运作,纳税筹划迅速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认同,并已经成为降低企业纳税负担、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手段。只有做好企业的纳税筹划,才能使中国的科技创业企业更好的发展,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提高中国整体的科技竞争实力。

关键词:纳税筹划;纳税筹划风险;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3-0132-02

一、中国企业纳税筹划发展现状

(一)纳税意识淡薄,观念陈旧

中国企业纳税意识普遍淡薄,很少有企业愿意主动纳税,没有意识到纳税的重要性和偷税、漏税的严重性。中国纳税筹划起步较晚,公开纳税筹划理论研究和实务运作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才开始,纳税筹划目前并没有被中国企业普遍接受,许多企业不理解纳税筹划的真正意义,认为纳税筹划就是偷税、漏税,对纳税筹划认识不够全面。

(二)纳税筹划目标不明确,只考虑眼前利益

国外理论与实践都普遍认为,纳税筹划应该实现三个目标:(1)降低纳税成本;(2)减少纳税风险;(3)实现财务目标;而中国企业进行纳税筹划还仅仅停留在“少交税”的低级水平,并没有将纳税筹划与企业的长远发展,财务目标结合起来,纳税筹划目标不明确,纳税筹划被当做一个独立的事项,缺乏整体性考虑,只考虑眼前利益。

(三)税务制度不健全,市场化程度不高

由于纳税筹划在中国起步较晚,因此缺少相关方面的人才,中国企业纳税筹划还停留在低级水平。要进行纳税筹划必须要有熟悉中国税收制度和立法意图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但许多企业并不具备这一关键条件,只有通过成熟的中介机构税务,才能有效地进行纳税筹划,达到节税的目的。

二、中国企业纳税筹划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政策风险

总体看,政策风险可分为政策选择风险和政策变化风险。在一个国家内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促使地方政府开展激烈的税收竞争,政策差异比较明显,如果纳税人不把握好尺度也会加大政策选择的风险。政策变化风险是指政策时效的不确定性。该种风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在纳税筹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国家根据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对现有的政策作出调整所致。

(二)税收执法风险

税收执法风险是指具备税收执法资格的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税收管理职责过程中,未按照或者未完全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实施执法行为,为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法定职责,致使国家和税收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依法应当承担的行政和法律后果的情形。

(三)意识形态风险

纳税筹划是一项具有度科学性、综合性的经济活动,要使纳税筹划有效地进行需要筹划人员全面地掌握和综合地运用会计、税法、财务以及投资等相关知识,并且在面临筹划方案的选择,以及如何实施筹划方案,完全取决于筹划人的主观判断。如果筹划人对财会、税收业务不够熟悉或理解存在偏差的话,就会导致纳税筹划活动面临风险。

(四)经营活动风险

纳税筹划是对企业未来行为的一种预先安排,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和前瞻性,它的制定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以一定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为载体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一旦筹划方案付诸实施就会限制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锁定效应”,约束企业的经营范围、经营地点、经营期限等几个某一方面的经营活动,从而影响着其余人经营活动本身的灵活性。这就使得企业预期经济活动的变化对纳税筹划的效益有较大的影响,有时还会直接导致纳税筹划的失败。

三、针对中国纳税筹划面临的风险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一)密切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趋势

准确理解和把握税收政策是开展纳税筹划、设计筹划方案的基本前提,也是纳税筹划的关键。但是,目前中国税制建设还不完善,税收政策层次多、数量大、变化快、掌握起来非常困难。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应该建立税收信息资源库,对适用的政策进行归类、整理、存档,并跟踪政策变化,灵活运用。

(二)营造良好的税企关系

纳税筹划方案是否合法的最终认定权掌握在主管税务机关手中,为了取得税务机关的认可和信任,避免产生误会,防范税务风险,企业应建立与税务机关沟通的渠道,并维持其畅通无阻,营造良好的税企关系。比如,在进行重大的纳税筹划行动时,应主动向税务机关咨询相关的税收法则,听取来自税务机关的意见和建议;在享受税务优惠政策方面,如果属于“球”政策要争取省级税务局、地方政府的支持,并积极创造条件尽量适用优惠政策,还要多与税务人员沟通,尽量对相关问题作出有利的解释。

(三)树立正确、合法的风险意识

作为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不过,仅仅意识到风险的存在是远远不够的,各相关企业还应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设备,建立一套科学、快捷、方便的纳税筹划预警系统,对纳税筹划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风险,立即向筹划者或者经营者示警,并寻找风险产生的根源,使筹划者或经营者能够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制定有效的措施,及时遏制风险的发生。

(四)综合衡量纳税筹划方案

企业开展纳税筹划工作时应综合考虑,全面权衡,不能为筹划而筹划。应充分考虑企业的整体投资和经营战略,遵从“企业价值最大化”原则,既不能局限于个别税种,也不能仅仅着眼于节税。如果有多种筹划方案可供选择,最优的方案应该是整体利益最大的方案,而非税负最轻的方案。并且应该贯彻成本效益原则,充分考虑筹划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的相关管理成本。

四、结论

总体来讲,纳税筹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纳税筹划风险产生的原因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企业应在分析整体环境的情况下,运用经济管理理论对各个相关方在征纳中的主导性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对纳税筹划时时监控与评价,尽早改进纳税筹划方案,取得企业的最大收益。

参考文献:

[1] 梁文涛.中国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现存问题与改进措施[J].管理论坛,2009,(6).

[2] 李源.浅谈企业纳税筹划的风险与防范[J].经济与法,2010,(2).

[3] 李福敏.企业纳税风险及其防范[J].风险管理,2009,(9).[责任编辑 安世友]

上一篇:基于航空产业的军民融合模式探讨 下一篇:中国地方政府财政竞争存在的问题及制度因素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