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挫折教育及阳光心态培育研究

时间:2022-05-20 11:27:00

大学生挫折教育及阳光心态培育研究

【摘要】现如今,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优越的物质和生活环境使得适应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学习问题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眼中的挫折与障碍,影响大学生挫折心理的因素不仅有大学生主观方面也有家庭教育客观原因。如何应对挫折,让大学生保持阳光心态,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值得教育者积极关注。

【关键词】大学生 挫折教育 阳光心态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26-02

一、当前大学生常见的挫折心理表现

(一)适应挫折

适应是指个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能自由的选择其所从事的活动,追求自己的目标,以顺从环境、调控环境或改变环境。[1] 大一新生初入大学,处于“心理断乳期”,一般来说,此阶段顺利过关,那日后的“陌生感”可能荡然无存,否则将出现适应障碍。很多适应挫折的大学生独立性差,不适应军训生活、不适应集体生活,部分学生甚至必须在家长的陪护下才能坚持完成学业,甚至一部分大学生由于适应挫折而选择休学或退学。

(二)人际交往挫折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指出,人的基本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社交需要是较高层次的、精神方面的需要。[2] 当人类的基本需要被剥夺时,个体会产生不安情绪。大学生从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相聚于一所学校,她们渴望交往但又不懂交往。一方面,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个体间共性因素相对较少,导致大学生一段时间内难以相容、格格不入;另一方面,由于受初高中封闭式教育的束缚,社会实践、交往经验缺乏,导致人际交往出现挫折,进而孤独无助、情绪低落,甚至一度陷入抑郁。此外,也有男女双方在交往过程中恋爱问题处理不当引感危机,导致大学生心理变异,有的甚至选择轻生或酿造悲惨命案。

(三)学习挫折

大学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授课形式与初高中截然不同。所有大一新生在学习方法上都处于全新的探索阶段。一部分同学能积极主动、多方面、多渠道的寻求最快的学习适应方法,从而克服障碍、成绩斐然;另一部分同学,面对突变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可能选择退缩、回避进而产生挫折心理,她们学习动力减退,听课时习惯性地选择倒数几排座位,坐以待毙;亦或选择逃课、上网等方式规避学业上的挫折。久而久之,产生学业倦怠心理。

二、影响大学生挫折心理的因素

(一)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是指个人生理和心理上条件与需要发生冲突,个人所具备的智力、能力、容貌、身材以及生理上的缺陷所带来的某些限制,导致不能胜任某项工作或学习而遭到失败产生挫折感。[3]

首先,大学生自身独立性较差、意志力薄弱,步入大学难免会出现适应;其次,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弱,AQ指数较低,他们经常制定较高目标,当现实与目标相差甚远、无法到达时,便万念俱灰、消沉失落;第三,班杜拉在动机理论中指出,自我效能感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以及对活动的坚持性,如果自我效能感较低更易经受挫折;[4] 再次,大学生心理自我调试能力较弱,当遭遇困难和挫折时,大学生常忽略分析是否是可控因素,而无端自责和感伤。

(二)客观因素

家庭教育不良是引发大学生挫折心理的重要客观因素之一。受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导向的影响,独生子女家庭比例越来越大。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使得独生子女及万千宠爱于一身。许多家长只重视孩子智力、能力和身体健康发展,而大大忽略了非智力因素及心理因素的发展。世界卫生组织(WHO)1946年成立时,在其中对健康作了科学界定:“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5]家长的过分溺爱和保护,让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心理健康随之倒下,使得很多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人情冷漠、意志品质薄弱,在社会适应方面遇到了较大的挫折。

三、大学生阳光心态培育的有效策略

(一)大学生自身应对挫折

首先,调整心态,做好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充分认识到个体一生中挫折与困难在所难免。大学生应多从光明角度看待问题,正视挑战与磨难,放平心态,减轻不安,适应挫折、应对挫折才是智者的风采。

其次,大学生要设定合理的目标。对生活合理定位,目标既不能定制过高也不能定制过低,要有计划地制定近远期目标,大、小目标,由点及面,各个击破。

第三,大学生平时可以看一些励志方面的书籍,模仿成功人士成功的经验与方法,从书中获取正能量,转移注意力,改变思路,寻求解决问题的其他途径,达到一种释然和升华。

此外,大学生还可以加强体育锻炼,磨练坚强意志品质,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自己在各种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二)教育者积极配合

鼓励、相信大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一定能够解决。家长需要给孩子创造无限的个人成长及发展空间,增加大学生社会参与与实践能力,让大学生自由探索、独立生活,锻炼他们的自主意识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增加挫折教育。现如今,很多大学生在安逸、和谐、舒适的环境中长大,他们好似温室中的花朵不堪一击,挫折教育随之在国内外盛行。德国已将挫折教育引入课堂教学,这种教育皆在培养大学生内在自信与乐观。通过让大学生想象经受不幸时的复杂心情、焦虑情绪,感受各种痛苦的体验与经历,使大学生了解在突发事件面前如何应对、如何控制情绪、如何放平心态、如何克服困难,培育大学生的阳光心态。

参考文献:

[1]刘鲁蓉. 大学生心理卫生[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6:57-58.

[2]张德.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0-21.

[3]杨娇丽,陈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教程[M]. 北京: 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8:179-181.

[4]陈琦,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220-221.

[5]彭晓玲. 大学生全程全面心理辅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79-80.

上一篇:实施绿色教育 培育绿色人才 下一篇:当前信息社会如何发挥高校的人才培养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