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疏附县一中流脑疫情调查分析

时间:2022-05-20 09:29:24

新疆疏附县一中流脑疫情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描述、分析2013年疏附县一中流脑疫情特征,探讨控制流脑措施,评价防治措施及效果,为制定流脑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疏附县一中流脑疫情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4月疏附县一中出现流脑疫情,3月19日-4月7日期间,在发病的3人中,高一年级2人,高二年级1人,罹患率为2.04‰(3/1472),病例均为高中部在校学生。结论易感人群无免疫力,医疗机构在治疗首例病人时未做到及时在大疫情预警系统报告是导致后续出现流脑病例的主要原因。通过及时采取应急接种、确保流脑疫苗接种率,以及预防性服药和对重点场所进行全面消毒等综合控制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

【关键词】疏附县一中;流脑疫情;调查分析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为(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其病原菌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主要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化脓性改变,严重者可有败血症和脑实质损害,常可危及生命,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感染后细菌寄生于正常人的鼻咽部,人群感染后仅有1%的人出现典型临床表现,不引起症状不易被发现,因此带菌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重要,因本菌在外界生活力极弱,所以间接传播的机会较少,人群普遍易感,本病隐性感染率高。2013年疏附县一中流脑疫情,在发病的人群中高一年级2人,高二年级1人,罹患率为2.04‰,病例均为高中部在校学生。现将疫情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流脑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以及2013年流脑疫苗应急接种、疑似病例主动搜索、日报等相关资料。

1.2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疏附县一中流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对全部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并同时调查相关影响因素。

2结果

2013年喀什地区人民医院在大疫情监测系统按照现住址共报告疏附县一中在校学生流脑疑似病例3例,均为临床诊断病例,报告罹患率为2.04‰(3/1472)。截止到目前无学校聚集病例,无死亡病例,3例流脑病例经临床及时对症治疗后痊愈。

2.1地区分布3位病例均就读于疏附县一中。有50个高中班级,共有2400余名学生,学校为寄宿制学校,共设立宿舍114间,从班级看,3名病例分布在两个年级的三个班,其中高一(1)班1例,高一(12)班1例,高二(14班)1例。从住宿情况看,上述3例病例分别住在3个宿舍。高一(12)班的患者分别与高一(4)班和高一(10)班的共55名同学同住,高二(14班)的患者同27名学生同住,其中有部分高二(18)班的学生。从病例家庭住址看,3名病例中,有2例来自木什乡6村,1例来自布拉克苏乡2村,其中木什乡的两名病例互相认识,有接触史。

2.2时间分布3名病例的发病时间依次为2013年3月19日、3月26日和4月3日。可以看出,第二位病例与第一、第三位病例之间的时间间隔为7-8天,3名病例的发病时间间隔与流脑的一个最长潜伏期(7天)相近,3名病例在发病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2.3人群及年龄、职业分布3例病例均为高中在校学生,性别均为女性,年龄介于16-17岁之间,3例病例均有发烧伴头痛、呕吐、惊厥、颈项强直等临床症状,血检查结果中,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脑脊液中白细胞数明显增高,糖及氯化物明显减少。

2.4免疫史3名病例均未接种过流脑疫苗。

3讨论

疏附县一中流脑疫情,是一起学校暴发疫情,罹患率为2.04‰,病例年龄在16-17岁间,由于疏附县于2009年元月正式实施扩大免疫规划,仅对6岁以下儿童免费接种A群(A+C群)流脑疫苗,因而三名病人都没有流脑疫苗接种史,易感人群无免疫力。

医疗机构未做好对传染源的管理,本次流脑病例最早发病在3月19日,却于4月7日报告,在前期治疗患者中,未做到对首例患者的及时报告,大疫情预警系统不灵敏是导致后续出现流脑病例的主要原因,同时疏附县一中宿舍内拥挤狭窄,卫生和通风条件差,学校虽有校医,但未按照规定设置医务室,未执行发热病人的预检分诊制度,致使传播范围扩大,提示学校流脑预防控制工作十分薄弱。

疫情暴发后,疏附县启动Ⅲ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各部门反应迅速,采取“边诊断、边治疗边预防”的措施。积极救治病人、预防性服药、应急接种、对疫点进行消毒和健康教育。

3.1控制措施及效果①早期及时发现流脑病人,并对其进行隔离和治疗;②切断传播途径,如彻底清理环境和室内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探亲访友,外出时可戴口罩,避免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并注意勤晒被褥;③接种流脑疫苗,提高人群的抵抗力,可对15岁以下未免疫的儿童及其他高危人群应急接种疫苗,能有效的防止继发病例出现,控制流行;④对与流脑病人密切接触者,立即进行预防性服药。

3.1.1医疗机构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各医疗机构设立隔离病房,对发热病人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观察治疗,发现疫情及时上报。医务人员定期对辖区内各医疗机构、学校进行流脑病例主动搜索,发现病例及时调查、报告,执行“零病例”报告制度,同时加强各医疗机构网络报告人员的培训,提高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及时完成适龄儿童常规免疫及疫苗复种工作。

3.1.2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广播电视,每天滚动播放流脑防治知识,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做好流脑疫情防控,疾控中心共制作10条横幅、印制宣传单1000余份,告家长通知书5000份,出板报60余期,由学校校医、保健老师及学校广播站每天早中晚三次滚动播放流脑防治知识。不断促进学生养成做好个人防护和环境卫生习惯,同时也避免了学生因对流脑这一疾病暴发疫情而产生恐慌情绪。

3.1.3学生应急接种工作从地区疾控中心紧急调拨A+C群流脑疫苗6000人份,县卫生局及时从各个医疗机构抽调专业人员40人,分4个组于4月10日启动学生流脑疫苗(A+C群)的应急接种工作。截止到4月22日全部完成县一中和二中4693名学生的应急接种工作,(其中县一中完成50个班级2388人次接种,县二中完成54个班级2305人次接种),使易感人群的免疫水平得到了提高,切断了流脑的传播途径。

上一篇: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的临床治疗应用 下一篇:小议中医在大肠癌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