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时间:2022-05-20 08:43:53

浅谈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摘要】 防水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建筑的结构安全和使用效果,本文通过对工程防水的探究,分析了渗漏产生的主要原因,简介防水的主要途径、方法及措施。

【关键词】 工程建筑;渗漏原因;防水方式;防水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2)03-019-01

防水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建筑的结构安全和使用效果,防水工程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工程建筑防水可以保证建(构)筑物在其设计耐久年限内承受生产生活用水及雨水的冲刷渗漏和地下水的浸蚀,保证建(构)筑物的整体结构安全,延长建(构)筑物的使用寿命。工程建筑防水还可以确保建筑结构内部空间不受水的危害和污损,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空间。

建(构)筑物的围护结构在其生命周期中经常受到各种水的侵蚀,防水一旦失败,如果出现渗漏将很难补救。工程建筑防水整体质量的要求是:不渗不漏,保证排水畅通,使建(构)筑物具有良好的防水和使用功能。建(构)筑物的迎水面以及接缝处的渗漏问题也是工程建设中比较突出的质量通病,包括地面屋面渗漏、厕浴间渗漏、外墙板缝、迎风山墙渗水、地下室、地铁等工程裂缝及渗漏。

防水工程质量不断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虽然也作了比较周密的考虑,但因为多种原因还是经常出现较严重的渗漏水项目。防水工程的质量优劣与防水设计、防水材料、防水施工以及维修管理等密切相关。

防水施工伴随科技发展趋于多样化,使用不同防水材料作成防水层,以达到相应的防水目的。目前主要有卷材防水、涂膜防水、密封材料防水、砂浆防水、混凝土防水以及使用其它防水材料。

防水设计是选用材料和指导施工的依据,它不仅影响到建(构)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耐久年限,其重要性显而易见。目前的防水设计还落后于材料的开发和施工工艺的发展,防水设计应体现技术先进、质量可靠、施工可行、造价合理的原则,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从而满足防水工程防水、隔热、保温等各种功能。

防水卷材性能不断改进,其拉伸强度、延伸率、抗撕裂强度、尺寸稳定性、接缝胶粘剂的剥离强度、材料收缩等问题不断改进,防水卷材使用寿命更长,品种日趋完善。其施工技术和施工机具也在不断突破进展。

防水涂膜通常还要配以底漆、加固织物、辅助和保护材料等,涂膜防水材料改善了传统沥青防水的缺点,也可以弥补高分子卷材防水的一些不足。它主要适合于复杂形状的屋面防水。但因对基层要求极严,成膜厚度不稳定,加上经济性等原因,一般多使用于简易屋面或修补工程。在正式工程中,常作为多道防水设防中的一道防水材料。

防水密封材料是一种表面能成膜的粘弹性的膏状材料,多用于建筑工程的接缝部位防水。

堵漏材料也迅速发展,大多遇水膨胀而封堵。施工机械操作方便,工作面干净整洁,适用于喷涂渗漏点。

混凝土防水目前在大中型工程中应用较多,包括普通防水混凝土、补偿收缩防水混凝土、预应力防水混凝土、掺外加剂防水混凝土以及钢纤维或塑料纤维防水混凝土等。其主要依靠自身的密实性以及采取坡度、伸缩缝等构造措施和辅以嵌缝膏、埋设止水带或止水环等,起到防水的作用。

地下水等水份易浸入混凝土中导致钢筋锈蚀和可溶蚀,影响建(构)筑物整体结构安全,影响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做好混凝土防水工程显得成尤为重要。影响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钢筋混凝土结构厚度、施工质量、后期混凝土碳化也会加速其中钢筋的锈蚀程度导致结构产生裂缝而造成渗漏;施工缝、后浇带、变形缝的设置和防渗要求也容易导致抗渗效能差;施工返工、破坏结构也影响防水质量。

防水设计应根据建(构)筑物的功能要求,提供防排并举,刚柔结合,嵌涂合一,复合防水,多道设防等多种防水方案,供参考、选择;还应考虑防渗标高在枯雨季水位变化防止防水设计标高以上部分的渗漏。

防水工程更应重视施工质量控制,材料的选择、施工段的划分、施工程序等各个环节,如控制不好都可能造成渗漏。质量控制重点应放在工程前期阶段,只有做好事前预控、事中监控,才能从根本上控制防水工程的质量。相关人员应具备防水工程方面的丰富知识,熟悉有关规范。了解防水的抗渗等级、防水构造做法以及对防水材料和施工方法的具体要求。分析其科学性和可靠性,提高其对防水工程重要性的认识。

防水工程施工是一项要求较高的专业技术,所以施工专业化是保证屋面防水工程质量的关键,如果施工操作不认真,技术不够,其后果必然导致防水工程的失败。选择一支技术水平高、素高好的防水工程施工队伍,按程序精心施工。根据设计、施工规范要求列出质量预控点,加强跟踪检查。从原材料的选用到施工工艺各个环节及构造做法等都要细致把关。应针对防水功能编制专项施工措施方案,关键工序质量严格控制,达到结构防水性能应有的效能。施工前应严格进行抗渗混凝土配制的专项试验,待合格后,按所确认的配合比进行配制。即使采用掺外加剂法,建议还要采用粗骨料两级配法配制混凝土,以提高混凝土比重,增强其结构抗渗性能。抗渗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将影响实际抗渗性能。混凝土浇注前应进行供料速度(产量)与施工浇注需求速度关系的计算,严格按经过计算后确定的方案进行浇捣,避免产生冷缝所造成的渗水通道。造成因供不应求而不能连续浇注,致使前后浇注混凝土之间(尤其加早强剂)形成冷缝,从而产生渗漏通道。施工缝留设不合理,出现凹槎、凿毛不规范、槽内清理不干净、二次浇灌时又不事先铺浆等均能造成抗渗性能下降。根据混凝土配筋的疏密度,选择适当的坍落度和骨料级配,防止浇捣不密实。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集中处,应作坍落度调整并采用细石混凝土,粗骨料坍落度下料困难、振捣不及或振捣不实引起这些部位出现蜂窝、孔洞,形成抗渗的薄弱部位。墙壁支模用的对拉螺栓和预埋穿墙套管,应在中间焊接止水环片,防止形成渗水通道。若用泵送混凝土,如出现面层砂浆过厚可增加部分碎石(按比例)振捣,以弥补粗骨料下沉,提高混凝土比重和均匀性;泵送混凝土浇筑段的上层砂浆较厚,应另加碎石振捣,防止施工缝处混凝土比重较轻,直接影响结构抗渗性能。重视混凝土的振捣环节,保证一个浇筑头(面)有一个振捣器,严格按混凝土由后往前浇,而振捣则由前往后振的顺序进行施工作业,防止漏振。混凝土配制时配合比控制不严、浇注时振捣不均匀不规范,直接影响到实际强度和密实度的均衡性,影响混凝土抗渗性能。注重防水构造施工的质量控制,底板和墙的交接处严禁留设施工缝,如需留,则一定要留设在墙身距底板的500mm左右处,而且最好呈公槎(凸)型;设金属止水板时,宽、厚度要符合规范要求并要焊接接头。为锚牢固,两边应做好短锯齿状;墙与底板交接处的阴角设计做成坡角或圆弧角好。在做柔性防水施工时,由于混凝土基层面不干燥粘结不牢,易剥落、损坏;防水涂料涂刷不严密,不均匀或有漏刷等,均能引起局部渗漏。防水工程施工队伍素质差,操作不规范或选料质量不标准,达不到设计要求,影响抗渗性能和使用寿命。在防水混凝土工程和附加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应采取及时保护措施,防止干缩和温差而引起开裂。

总之,选择符合要求的高性能防水材料,进行可靠、耐久、合理、经济的防水工程设计,认真组织,精心施工,完善维修、保养管理制度,以满足建(构)筑物的防水耐用年限,实现防水工程的高质量及良好的综合效益。

上一篇:真诚的美丽 蒙美立油画作品简述 下一篇:浅谈北崮山庄搬迁扩建工程防水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