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时间:2022-05-20 05:06:46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摘 要 我国小农经济生产方式难以适应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粮食主产区农副产品流通受阻,农民收益没有保障;农业比较效益低,高产穷县问题严重;农业生产、加工、销售脱节,利益流失严重;农业经营分散,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快。这些原因都要求发展农业产业化。当前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科技进步水平、各级干部和群众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程度、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组织规模和带动能力、相关的法制建设不健全等因素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对策,促进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农业 粮食 产业化 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识码:A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明确指出:“当前,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精神,笔者认为,当前相关部门必须坚持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主线,进一步加强粮食流通政策在农村的落实,发展粮食产业化纤营,培育和规范农村粮食市场,全力助推新农村建设工作。

1培育主导产业,建立产业基地

培育主导产业应当立足本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创出品牌,形成规模,适应市场需求,打造农业产业集群,使主导产业发展呈现规模化和区域化效应,形成比较稳定的、区域化的生产基地。主导产业要以“名、优、新、特”产品开发为目的,从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名优产品入手,对那些资源优势最突出、经济优势最明显、生产优势较稳定的项目,进行重点培育。

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发展农业规模化,建立农业生产基地,通过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可以有效带动农民大规模生产,从而形成区域化发展、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形成群体优势。

2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产业化基地的科技实力

在发展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基地建设起到基础作用。民以食为天,我国粮食主产区首先要为全国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负责,其次才是产业化发展。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措施应该是推动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向产业化发展,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由事业化向产业化发展,必将是一种世界性的演变趋势。

推动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的产业化,最直接和重要的途径,是引导和促进现有研究推广机构和生产流通企业利用各自优势走向相互融通和结合。在具体形式上,可以建立繁殖与加工为一体的种子公司,既从事种子的培育,又从事种子的生产。

3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落实好国家对粮食主产区财政转移支付和产粮大县奖励补助资金,扶持粮食产业园区和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市财政每年统筹一定资金,用于支持粮食产业化发展,重点支持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能力。在安排相关资金时,优先扶持农民粮食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培训、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对获得国家和省认定的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名牌称号的粮油加工企业,除省政府给予奖励外,市里也将按照推进自主创新政策及质量兴市政策给予相应奖励。

4积极培育和规范粮食市场,促进农村粮食流通有序竞争

根据全省粮食产销实际,兼顾农村收购和城市销售,在粮食集散地、交通枢纽建立一批兼备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等多种功能的区域性粮食市场和粮食物流中心。建设农村粮油集贸市场,发展农村粮食经纪人,切实解决农民卖粮难和方便农民售粮的问题。逐步开展粮食期货交易,为农民提供发现未来价格、规避风险的服务。

放开市场和加强管理是粮食流通管理中相辅相承、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要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国务院、省政府的有关规定,首先要把好第一道关,对所有从事粮食收购活动的经营者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坚持“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收购资格、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制度。对取得收购资格的企业,进行定期审核,引导企业合法经营,维护粮农的正当权益。

5建立新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粮食安全信息系统

根据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实际,政府应通过政府职能的转换与服务水平的提高,为农户在资金营运、生产技术指导、政策咨询等方面提供完善的服务。对于粮食龙头企业,可通过举办展销会、组织参加全国性会展等活动,宣传推介企业品牌,提高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知名度;可优先安排龙头企业申报国家和省的高新技术项目、科技成果转换项目、农业科技示范项目等各类科研开发项目,提升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开发水平。

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性。针对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对粮食产业化冲击的隐患,建立粮食安全信息系统,加强粮食安全监督,已显得十分必要。粮食安全信息系统至少要包括以下几个功能:一是能够及时收集粮食市场信息,对国内外的粮食供求状况,较早地做出预测。二是准确收集农民存粮情况,对农民的存粮规模做出正确的判断。三是收集粮食生产方面的信息,对农民的粮食生产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价。四是收集粮食消费信息,对各种用途的粮食消费规模、增长速度做出准确预见。这不仅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应有之义,而且还是使粮食产业化经营有一个相对宽松环境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 欧淑霞.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0(9).

[2] 吴群.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关系的理论与实践[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3(1).

[3] 吴志华等.中国粮食安全与成本优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4] 陈报青.发展食品工业的路径选择[J].粮食经济研究,2003(5).

上一篇:生物图表类试题破解策略 下一篇:环保卫士争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