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感悟 不断积累 发展语感

时间:2022-10-30 07:36:21

积极感悟 不断积累 发展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可见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语文的学习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语感的形成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也就学不好语文。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切实加强语感训练。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训练:

1 通过听读训练,加强感知语言

每教过一批学生,都会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语感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经调查发现,那些家长十分重视学前教育,与孩子经常性的交谈,常给孩子讲故事,允许孩子发表不同见解的家庭出来的孩子,语感能力较强;而那些家长只顾自己工作,忽视孩子的早期语言开发的家庭中的孩子,相对语感能力较差。可见,让孩子多听多讲,帮助孩子感知语言,是培养语感的基础。

1.1 多听,促进直观感知。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十分重要。在听的过程中,督促学生专心地听,专注地思考别人的话中所包含的意思,鼓励学生模仿别人的语气说话,让学生转译别人的话,指出别人语句中的错误是感知语言的基础。学生能迅速地领会别人所说话中的意思,敏锐地感觉出别人语言的好处与缺点并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见,便已切实提高了语感能力。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之前可以先听听教师的范读。教师的范读应体现指导性,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激发学生读的兴趣,使学生对文中之情、作者之意、编者之目的理解得更透彻,更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朗读变得可爱、有意思起来。例如学习《狼和小羊》一文,教师范读课文时惟妙惟肖的对话朗读,使学生敏锐地感受到了狼的凶狠和小羊的善良。在接下来的课文学习中,学生带着对小羊的同情和对狼的憎恨去理解,体味语言文字,使学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外,鼓励学生多听广播,多静心倾听别人谈话对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均很有帮助。

1.2 多读,促使内在转化。

语言文字的本质内容是人的思想感情,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字词句的理解掌握,最终要让学生感到课文所描述的人物形象、事情始末、景物特点,体验到作者喜怒哀乐与爱憎。“诵读”是实现感悟的方法,能促成这种感受、体验的获得。它能够使学生“整体直觉”地“体味”。“诵读”的要义,在于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朱自清),在于把“原汁原味”的气韵声调、思想情感传达出来,在于“得他滋味”(朱熹)。这是说要学生沉浸在作品之中,忘情地读,美美地读,读出语感和情趣,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读出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从而达到“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司空图)的程度。通过多读,让学生充分地感知语言,认真揣摩文中遣词造句的高妙之法,并在内心得到理解。因此,朗读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基本训练的重要环节。在教学《鹅妈妈的故事》这个温馨得令人感动的童话时,学生在理解鹅妈妈受伤以后疼痛难忍,对孩子隐瞒自己的疼痛时说的那句话时,我让学生充分地读读,指导学生读出鹅妈妈“静静”的语气,一边读一边想象鹅妈妈的神情、受伤的样子,使学生深切感受到鹅妈妈对自己的宝宝那种无私的、忘我的爱,体会到了鹅妈妈用温厚的翅膀为鹅宝宝们撑起了一片狭小却能抵御暴风雨袭击的晴空,撑起了一个美好的安全的世界。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除了教师必要的范读之外,还要耐心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具体方法有三:

一是以各种语气来读。如在上《葡萄沟》一课时,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颗粒大,味道甜,非常有名。”就可以让学生以多种语气读,如用自豪的语气读,夸夸它;用爱吃的语气读,读出喜爱之情;用想吃的语气读,读出垂涎欲滴……如此一来,既进行了读的训练,又有了多种情感体验。

二是分角色来读。如教学《小猴脸红了》一课,教师就可以采取角色的变换,让学生扮演小猴、小熊、大象来读一读、演一演课文,学生就会感受到小熊的憨厚、老实,大象的聪明机智、充满正义以及小猴爱占便宜、不诚实的性格特点。

三是自由读。这里的自由读跟以前的自由读是不同的,以前的自由读往往是为了读课文,了解大意,回答问题。而这里的自由读注重读出韵味,读出情感。自由读有形式上、内容上、组合上之分。形式上有自读、指名读、小组读、轮读、引读、对读等,可以让读变得多样化,不再单一。内容上的读有段的欣赏读、好句分析读、个人喜爱读、情感体会读等,目的是放开教学内容,让学生融入到教学中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组合上有个人读,小组合作读,自找伙伴读,放手让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读,其效果是无法预料的。

2 多角度训练,促进语感积累

语感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们长期坚持多角度的训练而积累起来。除了正常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语感积累训练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2.1 还原情境,调动学生积累语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因而教学中需要使用大量形象的手段。以形象感悟内涵,是“感悟”教学的重要策略。文学作品以生动活泼、感人的形象说话的。创造与课文内容相和谐的情境,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可以获得超越时空的心灵对白和审美感悟。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多种方法,如单独或综合运用语言、音乐、绘画、具体事物、多媒体等等,都能创设出逼真的情境,使学生产生新颖、惊奇感,从而调动出文章的真情和真意。曾经讲过《“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在引入新课这一环节,我播放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雄浑悲壮、铿锵有力的乐曲声,配上教师深沉、极具感染力的导入语,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整个身心完全沉浸在课文的情境中,为后面的理解、感悟、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学《小动物的家》一课,我使用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一段段生动形象的动画画面的展现,使学生感受到小虫、蚂蚁、小鱼的无比可爱,激起了想说、学说的强烈欲望,在画面的提示下,大多数学生能恰当地用上“爬”、“躲”、“坐”、“游”、“藏”等动词,把课文内容复述出来。

2.2 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培养阅读兴趣,积累语感。

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教师往往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这是有效积累语感的途径。可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往往为孩子购买了大量的作文辅导书籍,“强迫”孩子学习写作,结果适得其反,导致孩子看“书”的兴趣荡然无存。因而教师要指导家长合理地为孩子选购课外读物。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与特长爱好,让孩子自己挑选课外书,家长只作点拨指导以控制书籍难易程度及避免过于片面性。童话书、故事书、天文地理方面的书籍,只要对孩子增长知识有利,只要孩子爱看,就可以考虑为孩子选购,更要鼓励孩子出声地阅读,在朗读过程中感悟各类语言文字,积累语感。

3 积极运用语言,促进语感发展

学生在听读过程中不断积累语感,还应让他们在运用中不断发展语感能力。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见闻,自编一个生动的童话,以及每一次课堂写作训练,都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发展语感。一位学生学了《翠鸟》一文后,回家写日记时仿照《翠鸟》写《燕子》,写燕子同样小巧玲珑而特别的外形,悦耳的鸣声,写燕子喜欢停在电线上,灵活地捉小虫的特点,写燕子筑在屋檐下的窝,和自己多想欣赏燕子的心愿……模仿得巧妙合理又独具特色。学生在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更进一步理解了语言文字,在积累语感的同时发展了语感,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师所期望的。

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运用学生乐于参与的方法,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才能的舞台,满足他们强烈的表现欲望,从中体会阅读的乐趣,就会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从而达到发展语感的目的。

上一篇:圆弧燕尾间接配 下一篇:循环流化床锅炉烘炉技术优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