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课外自主阅读的必要性及策略

时间:2022-05-20 04:27:16

浅谈英语课外自主阅读的必要性及策略

一、引导学生课外英语阅读的必要性

1.客观条件的需求

在国内缺少英语自然环境的条件下,要迅速地增加英语词汇量,尽早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仅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由于班级人数多,课时有限,在学生中全面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显然是有很大的困难。学习语言的首要任务是保证足够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因此听和读就是学习英语的关键。输入推动输出,因此,我们要尽早地强化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训练,打好阅读理解的坚实基础。

2.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阅读能力的提高仅靠课堂上几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想让学生只通过阅读教材来提高语言能力,增长知识,提高文化素质,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是不现实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英语阅读,学会在课后去接受更多的语言输入。

3.利于英语自学能力的培养

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当学生学会了怎样学习,他才能独立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学习,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外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在阅读中,学生遇到问题,自己查字典,自己思考,自己总结,自己解决,从而提高了自学能力。

二、培养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技能

对中学生而言,掌握一定的阅读技能,对保持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英语阅读过程中,不同的阅读任务运用不同的策略和技巧:

策略1: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猜词的能力

大部分学生往往一遇到生词就束手无策,首先想到问老师或同学然后会查阅工具书,而很少会根据上下文、文章的背景知识、文化意识等去理解猜出词义,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限制学生查阅工具书,鼓励学生大胆猜词,平时还应注意多做些猜词的练习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的阅读能力。

策略2: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和主题句

阅读时不要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读下去,而是用跳跃式的阅读方法。在阅读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和主题句,不去纠缠某些细节,否则会影响掌握全文的大意。学生要学会找主题句和关键词,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文章的大意。

策略3:渗透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了解英语文化的过程。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通过广泛的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吸收丰富的知识,还能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科技、社会文化、风土人情以及东西文化的差异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策略4:材料的选择

选材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文章的长度宜短不宜长。过长的文章会占用学生较多的时间,而且读起来学生会感到吃力乏味,容易失去兴趣。而短文章能让学生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就能完成,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能激发起他们的成就感。

策略5:教师的指导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设想自己的大部分学生能在没有严格而明确的教学要求下自觉进行学习,完成规定作业,安分守己地接受考核,这只是生活在幻想中的教师的向往。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时候要有计划性,要有目标。而且还要在阅读技巧方面给予学生以指导。比如说:不要反复回视已读过的句子;阅读要计时,要提高阅读速度;在阅读中遇到生词时,不要马上查字典,而可以根据构词法的知识,根据文章上下文的推断来猜测词意。

总之,在英语课外阅读中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增强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和信心,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作者单位:河北省香河县第五中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下一篇:关于小学生自主创新作文能力的培养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