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包遇到摄影

时间:2022-05-20 01:56:03

当面包遇到摄影

乍一看,面包摄影风马牛不相及,但这其实是误解。

摄影,说深了是艺术,说浅了是对世间万物影像的描述,大多数照片都属后者。再说面包,在人类的主食中,其知名度和普及度可以说是稳居榜首,这里面少不了摄影的功劳。在摄影术问世之前,世界四大主食—米饭、馒头、大饼和面包的传播范围估计是平分秋色,谁也无法更胜一筹。但谁曾想,摄影师们却唯独偏爱面包。

四大主食的历史都不短,随便拽出一个都比摄影术长10倍不止。按维基百科上的说法,面包的历史至少有3万年。较为可信的说法是,埃及人的祖先在公元前意外发明了面包:准备做烤饼的面团当天没用上,被放在厨房的石板上,第二天烤出来的饼(面包的近亲)膨胀松软,吃起来稍带酸味。埃及人就这样吃了将近2个世纪的酸面包。1680年,荷兰人列文虎克用显微镜发现了酵母菌,才知道面包发酵是酵母菌的作用结果。

时至今日,还有不少人对酸面包情有独钟,俄罗斯人就是其中之一。在俄罗斯的面包店里,带酸味的面包才是当之无愧的主角,甜咸口味都是配角。18世纪,面包率先成为欧洲人的主食,甚至也算是导致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原因之一。当时,巴黎的面包稀少昂贵,民众要么买不起,要么就是有钱也买不到,而路易十六的王妃却在凡尔赛宫里用面包喂鸭子。当大臣告诉她巴黎的面包已经断供时,她却说:“那他们为什么不吃蛋糕?”从而激起民怨。

面包的制作方法还传到了中亚各国,在当地形成了烤饼和面包并存的景象。前不久访问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国家时,一下飞机,当地人献上的不是娇艳的鲜花而是面包和盐。这可不是小气,而是最隆重的礼节。

在摄影术发明之前,西方人就已经在百科全书里插图,用绘画对各种面包及其制作工具和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到了20世纪,摄影术已经相当普及,但西班牙画家达利还是钟情于一笔一划地描绘面包。他甚至认为,一个人要是能将面包画好了,画其他东西也不在话下。

四大主食中,面包的拍摄效果最好。馒头、米饭以白色为主,缺少色彩层次,形状上也缺乏变化;大饼看上去和面包差不多,但也摆脱不了馒头、米饭的一些“缺点”。面包则不然,它种类繁多,粗算据说有6000多种,光德国一个国家就超过2000种。有一个摄影师专门拍摄世界各国的面包,腿累细了,眼也看花了,却还没拍到1000种。按说蛋糕应该比面包好看,花色品种也不少,但好像还没听说世界上谁是专门拍蛋糕的。细究之下不难发现,蛋糕好看是后天“描眉画眼整容”得来的,其实坯子都一样;面包则不然,刚出炉的天然色泽最佳,“整容”的反而不行。本文的配图都是实实在在的新闻照片,反映了面包与人类社会的真实联系,可惜有关馒头米饭的这类照片就不多见了。

过去,人们更愿意把有限的摄影资源用在较为罕见的东西上,抬举美食的照片不少,反映主食的照片却不多。我小时候经常吃棒子面窝头,但现在很难找到一张当年谁吃窝头或者干脆就是窝头的照片。

中国的馒头,必须用小麦粉做,用玉米粉做的叫窝头,烤一烤的又叫贴饼子。面包则不然,只要原料里面有点儿“面”之类的东西,就能被归为面包。面包如此普及不仅因为原料常见,更重要的是时间—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在10年前的一篇文章中写过:原来以为面包与文化密不可分,现在看来这是不够的,直言不讳地说:面包更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有关,不是对主食口味逐渐挑剔的人改良和增添了面包的品种,而是面包改变了人。世界上没有哪一种食品有面包这样的影响力,使人不愿与之分开。没有面包,就没有汉堡和热狗;没有面包,世界上100%的西餐店和50%的咖啡店就得关门。大饼和面包虽有相似之处,但前者的外观和品种都不及面包,所以尽管同样历史悠久,却难以在日趋全球化的世界里扩大地盘。

此外,自己在厨房里用简单的炊具就能制作馒头和大饼,却烤不出像样的面包。城市一般家庭的烤箱只能满足不太注重口味的普通人的需求。尽管面包制作指南上说得门儿清,但实际生活中能把烤面包的技术学到家的家庭主妇仍是凤毛麟角。因此,面包很早就走上了集约化生产的路子。欧洲的每座小城镇几乎都有面包房,各家把面包坯子送过来一起烤,面包房只收烤制费。1920年代以后,人们对面包的口味越发挑剔,烤面包的技术也“实在难以被精准掌握”,渐渐地只有那些有钱有闲又精于此道的人才坚持自己在家烤面包。美国的家庭主妇最早从自己的面包烤箱旁隐退,面包的“大时代”终于随着面包生产的机械化而到来。

实际上,世界四大主食都能集约化生产,但由于西方人的主食是面包,所以也就优先开发了制作面包的流水线。位于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Indianapolis)的塔格特烤制公司率先在食品超市推出冠名“神奇”的面包,不久又推出了切片面包。刚开始没什么人敢买这种从“工厂流水线”上走下来的面包。人们担心,这种像生产牙膏、肥皂般弄出来的面包能吃吗?再加上超市在当时也是新生事物,让一个家庭主妇同时接受两种新事物,实在需要勇气。但很快,到超市里买“工业方式”生产的面包,就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除此之外,面包的工业化生产之路和美国人对面包口味的偏好也不无关系。和他们的欧洲祖先相比,美国人更喜欢松软型面包,就是今天麦当劳店里供应的那种。

对摄影人来讲,流水线生产的面包无论是过程还是成品,都很难激起创作兴趣。相比之下,老式面包炉和一身传统打扮的烤面包师才更像“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摄影师兴趣盎然。欧洲的传统面包,尤其是俄罗斯的大圆面包,外壳坚硬,敲起来“嘣嘣”作响,拿刀切都费劲,用点劲儿都能把人砸昏。要想享用纯正的欧洲硬壳面包,牙口一定要好,否则一口下去,扯掉的或许不是面包,而是食客宝贵的牙齿。

不过这种面包有两大好处:一是容易保存,过许多天里面还是软的;二是不易沾灰,像砖头一样搬来弄去都没问题,买一个夹在自行车后架上带回家可谓欧洲街头一景。

上一篇:北京国际摄影周2013综述 下一篇:杨延康:铭记宁远抗战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