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哥斯拉》到《2012》

时间:2022-05-19 09:04:20

[摘 要] 享誉全球的好莱坞大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是众多响应“反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大师之一。他的灾难电影有强烈的生态警示意义,通过电影,人们认识到忽视大自然的规律,将严重破坏生态,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灾难。其引发人们不断思考人与自然、人与整个地球乃至宇宙的关系。

[关键词] 灾难电影;生态警示;警示

随着机械化大生产时代的到来,生产力大大提高,人类放弃了原始的与自然和平共处的状态,自诩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开始一味地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然而随着土地沙化、森林消失、污染严重以及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异常并引发重大自然灾害等问题出现,人类的生存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生态危机导致的直抵心灵的恐慌和忧虑使西方电影人渴望通过影像的力量唤起人们生态意识。

享誉全球的好莱坞大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是众多响应“反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大师之一。罗兰被称为“灾难片之王”,科幻与灾难是他最钟情的题材,其灾难片――《哥斯拉》《后天》《2012》――提供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种审美满足,更主要的还以宏观视角将人类置身于整个宇宙生态的大环境,同时又深入到个体的精神领域来探讨人作为自然体的困境,表现其在灾难来临时的自省,不断引发人们的思考人与自然、人与整个地球乃至宇宙的关系。

一、对科学技术的反思

科技曾经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文明成就。在科学诞生的初期,它代表着人类对大自然无穷的好奇和向往,同时也是人类追求美好与幸福生活的基础。然而,自19世纪以来,科技的突飞猛进并不都表现为正确认识自然,与自然和平共处,在很多情况下,却表现为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生态平衡,透支甚至耗尽自然资源。工业和科技文明对自然的破坏,在20世纪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于是,带给人类巨大力量的技术手段,也正在成为人类破坏环境、颠覆自然秩序所要遭受报复的重要原因。基于此,众多的影视文学作品向科学技术发出了强烈的质疑和激烈的批判。

罗兰•艾默里奇的电影《哥斯拉》表达人类科技文明这把双刃剑,人类引以为豪的科技文明正在把人类推向灭亡的主题。怪兽哥斯拉是核辐射酿造的仅以鱼肉为食的巨大爬行动物,只因需要产卵而非主动地侵入了人类的地盘,动物是无辜的,就像温室效应一样,都是人类不当行为造成的恶果。用科学家尼克的话说,“它并不是准备攻击你的敌人,它只是一个动物。”明明只是动物的本能,繁殖、捕猎生存,但却被作为地球统治者的人类所坚决不许。《哥斯拉》中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人类为剿灭怪兽所作的各种应对,直升机、高架炮、高端机枪、防护面具、鱼雷、全副武装的特种人员,还有高层与智囊团的商讨和指挥,种种形象与情节所指向的却是一个手无寸铁的原始生物。哥斯拉在现代街道上奔逃,在城市高楼间躲避,在索道大桥上穿跑,哥斯拉如同一个代表大自然向人类进行报复的英雄,蔑视一切人类文明,所到之处皆为废墟。影片让人类在虚拟的真实中饱尝了核试验的代价。一方面是尖端科学技术酿造的错误,人类自己在接受惩罚,而另一方面却没有从惩罚中反思,而是走得更远,运用同样高科技武器虐杀灭绝非人类的生物。这里科技与人类是强者的代名词。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使人类能够凌驾于其他物种之上的有效工具,也是人类能力和物种优长的有力证据。但是,科学技术的无限发展绝对不能置身于被监督的范围之外,因为失去了监督、批判和制约的科学技术,就像失去监督、批判和制约的权力一样,肯定会失控,肯定会走向科技专制和疯狂,带来的可能是给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种群的灭顶之灾。就像影片《哥斯拉》结尾所预示的那样,人类自以为能够借助技术力量彻底清除异己,却没想到其中一颗哥斯拉的幼卵在炮火中躲过一劫得以幸存,这正是自然世界强大的生命力的象征,也是对人类不能反思自我的报复。

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一) 现实和理论背景

《后天》于2004年全球上映,在获得巨大的商业成功的同时,不禁使得人们联想到了2004年发生的众多气候灾难:在这一年的大西洋飓风季节里,共发生了15次热带风暴,包括6次强飓风,其风速接近每小时180公里。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在短短6个星期的时间里遭受了4次飓风登陆的破坏,飓风和引发的海啸造成的损失超过250亿美元。而现实生活中,美国政府却接二连三地否决针对呼吁全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理由是“《京都议定书》会给美国造成4 0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减少490万个就业岗位,却并未对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提出限制”。但事实是,正是因为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排放了全球80%的温室气体,才获得了现在几十倍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收入,才创造了全世界的夏季温度纪录屡创新高的现象。

《后天》以直观明快的方式把当前人与自然的恶劣关系摆到人们眼前,引起了人们心灵上的恐慌。其中对美国政府自大偏执形象的刻画和对美国政府一贯推行的环境政策的抨击,引起了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迫使布什政府宣布支持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一部好莱坞灾难片影响如此之大,究其原因,除了影像本身具有的强烈的感染力之外,更在于影片生态主义的基调,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主题的深刻关注和对人类生态意识的启迪,从而有了一种关怀人类终极命运的文化意义。

从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到生态中心主义世界观是哲学发展的重要过程。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认为,人类是生物圈的中心,具有内在价值,认识价值的来源,一切价值的尺度,是惟一的伦理主体和道德代言人,其道德地位优于其他一切存在物。而一直相对应的生态中心主义则敦促人类放弃对自然万物的征服和占有,从主宰地位退位,成为生物共同体中普通的公民,倾听自然之声,赋予万物主体性,否则人类不会走出现有困境。

(二)生态体现

为了使抽象的概念和深奥的道理为大众所接受,电影艺术通过影音全方位地调动人们的感官功能,为大众的接受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在《后天》中,为了引起人们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导演罗兰借助影像的力量,向人们发出警告。大自然在几天时间里,通过飓风、海啸、冰雹等极端而令人恐惧的方式,将整个北半球的温度降到南极的水平。我们可以看到,自由女神被瞬间淹没,城市被埋入冰雪之中,正在飘扬的美国国旗一瞬间被冻结,而被暴风雪困在图书馆的人们,为了取暖求生,将象征人类文明的图书扔进壁炉,预示了人类的恣意妄为必将以文明的毁灭为代价。

现代交通工具、高楼大厦曾为工业文明的重要标志,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大量汽车尾气的排放,加剧了温室效应; 高楼大厦把人们隔离在一个个狭小的空间内,在与大自然愈加疏离的同时人类征服自然的野心却无限膨胀。当飓风洪水来袭时,人们被困在汽车中无法逃离,高楼大厦被瞬间荡平,甚至整个城市都被洪水吞噬。逼真的影像告诉人们: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世界在大自然不可抗拒的威力面前如此脆弱和渺小;几百年来,这些人类引以为豪的物质文明在大自然的报复中毫无价值,而所谓“人定胜天” 更显得滑稽可笑。为了摆脱当前的困境,人类必须停止以征服者的姿态存在,赋予自然主体地位,与自然和谐共处。

面对自然的报复,美国政府的态度变化和活动是人类整体认识过程的一个典型代表,主要通过其对杰克教授的三次报告做出的反应来表现的。随着气候的不断恶化,政府的态度也不断发生变化:影片开始,杰克教授极地考察归来后向政府建议采取措施防止全球变暖,对此美国政府认为,为保护环境而投入数千亿美元的资金且还要影响经济发展,代价太高且根本不值;而随后各地发生的气候突变引起了政府的注意,但对杰克教授建议疏散北部各州人民仍置之不理;随着气候持续恶化,杰克预测到下一个冰河世纪即将到来,向政府做了最后的报告,此时美国政府才如梦方醒,接受其建议,采取相应的疏散和营救行动,其间美国总统在暴风雪中身亡;风雪过后,残酷的现实让原来态度强硬的继任总统在墨西哥大使馆真诚道歉:“过去的几个星期里让我们感到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我们是多么渺小。多少年来,我们一直以为我们可以不计后果挥霍我们星球的自然资源。我们错了,我错了……”这发自内心的道歉,正是导演想要在现实生活中达成的愿望与心声,也是人类走出困境、重建美好家园的前提。

三、对生态整体观的违背

罗尔斯顿(Holmes Rolston)是美国环境伦理的先驱之一,被看成是生态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被称为生态整体观:生态整体观的前提就是非中心化,它的核心特征是对整体及其整体内部联系的强调,绝不把整体内部的某一部分看作整体的中心。他坚持的是系统的思维、联系的思维和整体的思维,强调的是系统整体价值之上和生态整体与个别物种的联系。

影片《2012》虽然也是罗兰的经典灾难片之一,但笔者认为,较之于本文提到的前两部作品,影片从整体到细节没有很好地展现生态整体思想,非但没有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却因为某些原因突出了人类特别是部分人的特殊地位。为了躲避末日浩劫,人类决定建造诺亚方舟,但方舟的建造需要巨额资金,这也就为拥有政治背景的特权阶级和资本雄厚的金融大亨们提供了使用财富获得生存的机会。在这里,物质财富成了考量个人价值的尺度。同时,面对全球性自然灾害的到来,各国提出的“保存人类精英”的拯救计划以及对动物等其他生命形式的救赎是出于对人类种族与文明的整体延续发展需要来考虑的,是按照人类社会的价值标准来考量的。在这样的价值尺度面前,普通大众和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被剥夺了基本的生存权。虽然在影片最后,凭着“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有平等的生存机会”的信条,方舟的大门被打开,那些原先没有登上方舟的人有了获救的机会,但是这并没能消磨掉影片中所反映的违背生态整体思想。

灾难片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灾难,二是灾难中的人。《2012》把灾难放到了影片叙述的首位,选择太阳及行星作为灾难起因,虽然运用了新奇的特效手段,带给观众更刺激的感官享受,却没能更好地体现生态整体观,减少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究,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四、结 语

罗兰•艾默里奇导演的众多具有生态警示作用的灾难片不再局限于表现个体极端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是把全体人类的生活方式作为批判的对象,不再迷恋局部的自然灾难,而是将视野扩展到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用末日来临的逼真的图像在带给我们感官享受的同时更多的是向受众传播强烈的生态意识,敦促我们不断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整个生态环境中,人的存在其实不过是生态链中的一环,其他的生命都有各自的权力,占据着互不相同而又环环相扣的位置。

[参考文献]

[1] 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 王诺.生态与心态:当代欧美文学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周锁英(1979― ),女,河北保定人,硕士,河北金融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韩静(1981― ),女,河北唐山人,硕士,河北金融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外国文学。

上一篇:从电影《自由作家》看跨文化沟通 下一篇: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色彩意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