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拉电影进化史

时间:2022-09-12 04:17:55

哥斯拉电影进化史

在人类贪婪的工业发展背景下诞生的最可怕怪物,非哥斯拉莫属。

1954年的日本电影《哥斯拉》说的就是日本秘密地在海底试验氢弹,导致海底沉睡的太古生物苏醒,并受到辐射污染变异的故事。变异怪物带着对人类的巨大愤恨,只身从海底登陆,开始袭击东京。

自从哥斯拉电影出现后,世界各地(尤其还是日本海域)陆陆续续因人类造成的辐射污染而涌现出了诸多哥斯拉的同类。《哥斯拉》中破坏一切的哥斯拉是战时的核恐惧产物,也是对当时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射。当年,正是美军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上逼日本军队就范的――在很多日本人心中,美国人就像东京湾上横空出世的“哥斯拉”。而哥斯拉所到之处皆成废墟,也唤起了人们重建家园的信念。

事实上,由于技术和年代所限,哥斯拉的外形和特效本身过于拙劣,如今看来已经显得陈旧、过时。但它却成就了特摄片(真人穿上怪物的行头,走在缩小的建筑物模型中)的先河,比如日本后来的奥特曼系列片也是如此。

虽然在此之前恐龙电影已经问世,但哥斯拉并非纯粹意义上的恐龙。尽管《哥斯拉》中有提到它是白垩纪的一种恐龙,后来经人类氢弹试验辐射而变异,可之后的哥斯拉系列片逐渐将它说成是一种海底的类似蜥蜴的生物。

其实,哥斯拉在电影史中并非首个因辐射变异的巨型怪物,美国电影还是先行一步的――比《哥斯拉》还要早一年上映的美国电影《原子怪兽》(1953年)才算是该类型的鼻祖,正是它催生出了《哥斯拉》,而片中袭击纽约的戏则是沿袭《金刚》(1933年)的套路。还有比《哥斯拉》早半年上映的另一部美国片《X 放射线》(1954年),是关于因核辐射变异的巨型蚂蚁,它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日后的科幻片《星河战队》(1997年)。尽管这些影片都要早于《哥斯拉》,但都因为后者的威望逐渐被观众所遗忘。

50年代的美国,是低成本科幻片、恐怖片的天下,而这种变异两栖类爬行动物的B级片也开始迅速蔓延开来。

《原子怪兽》(1953年)

一场在极圈进行的原子弹爆炸试验,释放了冰层中沉睡一亿四千年的恐龙,这只恐龙跑到纽约市大肆侵略,造成巨大恐慌。现代武器的迅猛发展催生出的原子怪物,也是对原子恐惧的影射。应该说是此片催生出了第二年日本拍摄的《哥斯拉》,而大闹纽约的场景则是沿袭了《金刚》一片。

《X 放射线》 (1954年)

观看此片最大的收获是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了更多的认识……本片和日版《哥斯拉》诞生于同一年,也是核恐惧加变异生物的产物,连《星河战队》也受到了它绝对的影响。不过,时代所限,该片特技拙劣,蚂蚁像是巨型木偶,也没能形成蚁群的规模。加上《哥斯拉》先入为主,这部影片只能充当绿叶。

《巨兽格果》 (1961年)

这是部英国趁热打铁拍出的怪兽电影,它舍弃之前怪兽片中大段枯燥的科学分析、藏头藏尾的怪兽和转瞬即逝的战斗场面,特效完胜当时所有的怪兽电影,彻底诉诸感官震撼。不过剧情只是《金刚》的换汤不换药,无奈怪兽尚属婴儿,人类的行为也较呆板。本片结局倒是出乎意料,大放异彩的《环太平洋》借鉴它的成分更多一些。

《奥特曼》

以1966年的《奥特Q》为首,自同年的《奥特曼》开始,“奥特曼”系列影视剧建立了“巨大英雄与怪兽对战”的模式。真正将日本特摄片发扬光大的除了《哥斯拉》系列,就是《奥特曼》系列了――奥特曼打小怪兽,是多少人的童年回忆。就连《哥斯拉》的创始导演本多猪四郎也曾导演过奥特曼系列电影的其中几部。

《关公大战外星人(战神)》 (1976年)

本片为台湾电影受《奥特曼》影响而拍摄的特摄片,讲述了关公显灵、变大对抗巨大的侵入地球的外星怪兽的故事。无奈影片道具简陋、粗制滥造。彭浩翔曾于几年前买下版权,试图修复此片。在其新片《人间・小团圆》中致敬《哥斯拉》的段落,便可看出他喜爱《关公大战外星人》的程度。

《环太平洋》 (2013年)

斩获无数奖项的《环太平洋》无疑是近年来该类型片中不得不提的翘楚。导演不加掩饰地对特摄片、怪兽片、机甲片致敬,使其达到史诗片的厚重,对有此情结的观众而言,观看此片更像是在庆祝童年。本片情节虽简单浮夸,但难以置信的美工、CGI和IMAX视效,气势恢宏的声画组合,机甲对战怪兽的热血爆棚,实在让人的感官酣畅淋漓。

在美国拍了《原子怪兽》、日本拍了《哥斯拉》、英国拍了《大海妖》(1959年)后,英国又趁热打铁拍出一部以特效完胜的怪兽电影《巨兽格果》(1961年),它在特技制作、故事性上都要完胜之前的怪兽电影。开篇的海战场面,更是能看出日后被《环太平洋》(2013年)借鉴的成分。

日本东宝株式会社也一直没有间断《哥斯拉》的拍摄,将其打造成长寿经典。从1954年至2004 年《哥斯拉:最后战役》为止,日本共拍摄哥斯拉题材系列电影28部之多。这其中还不包含1998年罗兰・艾默里奇、2014年加里斯・爱德华斯分别拍摄的两部美国版电影。

除此之外,影史不乏各种因辐射污染而变异的生物。远有《塔兰图拉》(1955年)讲辐射的大蜘蛛、《不可思议的收缩人》(1957年)讲辐射变小的人类、《绝地50尺女巨人》(1958年)讲辐射变大的人类、《预言》(1979年)通过变异怪物呼吁环保、《风之谷》(1984年)里经历核爆炸的虫族之王、《八角怪》(2002年)里被化学原料污染的蜘蛛变异体,以及《汉江怪物》(2006年)中因化学液体变异的两栖生物等。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在中国票房超高的《环太平洋》中也有许多致敬《哥斯拉》的镜头,就连片尾字幕都特别注明“谨以此片献给怪兽大师雷哈利・豪森以及本多猪四郎”――前者是美国电影特效的鼻祖级人物,后者正是大部分哥斯拉电影(包括首集)、奥特曼系列电影的导演。

今年6月仍有名为《哥斯拉》(其实比《环太平洋》筹拍要早一年)的巨型两栖类爬行怪物再次登陆地球,让我们准备好随时迎战!

上一篇:姓名的伦理意蕴 下一篇:殷桃:非人间颜色的女丘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