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时间:2022-05-19 08:50:49

故事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摘 要:故事是那些与经验相关的叙事,也是人们以叙事方式认识世界的结果,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方式和表达方式。故事对于儿童获取语言技能、洞察世界、提升情商、智力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故事;儿童;作用

一、什么是故事

人是生活在故事之中的。故事是人们以叙事方式认识世界的结果,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方式和表达方式。人类是善于讲故事的动物,个人和社会无不过着故事化的生活。Jerome Bruner说:“讲故事是人们理解自我生活和经历的一种方式,我们一直在故事中游弋。”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的历史是在故事中展开的。自从人猿揖别之后,人类作为生物进化的一个异类,在地球上生息、繁衍、发展,人类就在地球这个广阔的舞台上表演起自己的故事来。

如果人类的生活没有故事,人的生存活动完全变成了有机体的本能反应,人就成了单向度或平面的人。没有故事,人就无从对自己的生存状态与其他人加以比较,也就无从对自己的生存状态进行反省和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了故事,也就没有了人。加拿大学者康纳利与克莱丁宁认为:“人类是不断叙述故事的有机体,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都是故事化地生活着的。”

也就是说,人类是讲故事的生物,其生活是故事化的,他们个别地或集体地过着故事化的生活。所以说,故事是伴随人类而生,与人类的发展纠葛、交织着的一个普遍性概念。从意识经验的角度看,故事是人类经验的一种概括形式,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那些与经验相关的叙事。

二、故事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故事一经产生就具有教育意义,在孩子的世界中,故事是不可或缺的,它帮助孩子认识外部世界以及构筑自己的世界,了解世界上人与人的联系,学会与别人沟通和分享。故事还帮助孩子养成文化的感受,扩充孩子的知识,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故事还是一种可以触及每个人内心的神奇,可以控制人的情绪,将人们引领入超越时空的境界。从教育教学意义上来讲,故事是儿童获得个体成长的重要途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获取语言技能的基本手段

语言的学习始于婴儿对父母的模仿,但是复杂一些的语言,特别是语言的语法规则、语言结构与逻辑有时需要通过别人的叙事来学习,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手段。儿童语言的获得如同人类语言产生的一个缩影,先是单纯的具有一一对称的符号指称,然后是纯抽象的意义关系指称,而故事正是学习符号意义关系的一个很好的模本。通过故事,儿童学会认识世界、描绘世界和表达思想的编码技艺,这是从生物意义的人转向文化或社会意义的人的初步标志。

(二)儿童洞察世界的一条途径

由故事所体现的经验世界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个背景知识结构。正如伽达默尔所云:“我们从不空着手进入认识的境界,而总是携带着一大堆熟悉的信仰与期望。”“更为重要的是,在所有的经验模式中,我们总是把我们的个别经验置于先前的脉络中,以确保它们真的明白易懂;先于任何个别经验,我们的头脑已经预置了一个纲要框架和经验事物的典型形貌。”科尔莱恩・伊盖恩曾说:“儿童从最先所听讲的故事中无论获得什么都会很快的固定下来并作为将来学习的一个模板。”故事的这种经验模式为儿童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提供了一种经验支持,也是他们迅速成长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支持性条件。

(三)提升儿童情商

故事可点燃儿童的情感体验,使儿童融入另一种情绪生活,进而培养和发展儿童的情感世界。儿童的情感世界一方面是由儿童与父母或其他个体之间“当下”时态的情感交流而丰富和成长;另一方面,人们所提供的非现实世界也促进儿童情感世界的发展。故事所呈现的另一时空“他人”的情感历程就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参照和另一种体验,有时这种情感体验并不亚于真切的亲历的体验。如果用韦伯关于理解的一个词“神入”来描述儿童对故事的理解,那么儿童对故事的神入理解,首先应是情感的神入。

(四)促进儿童智力成长

这里的智力是指人的推理、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而言,儿童的智力是儿童的高级神经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直接的相互作用下而发展起来的,或者通俗地讲是直接经验的结果;但是,间接经验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况且在人类的智力演化史中,这种作用逐步增强的。故事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为儿童的智力成长提供了有意的刺激。而且有些故事本身就是智能型故事,这样的故事具有智能的张力,对于儿童智力的开发自然会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

(五)利于儿童社会化

人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的实质是通过语言符号、行为使儿童逐渐接受社会的规范、准则和价值观的过程,换一种说法就是让儿童逐步熟悉、懂得、内化并学会遵守人生游戏规则的过程。故事可以促进儿童的社会化。故事中,无论是人还是物的言行背后都渗透着一定的社会法则和规范以及道德伦理价值观念。儿童在潜移默化之中就学会了遵守社会规范而接人待物,通过内化这些规则、价值观而实现社会化。在故事中儿童学会认识自我、建构社会联系、发展道德观念、塑造人格等,倾听别人的故事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珩.教育故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

[2]张广君.教学存在的一个发生学考察:一个新的视角[J].教育研究,2002(02).

上一篇:关于高中班主任德育创新工作探讨 下一篇:基于空间的多维交互式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