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城建设的不利条件

时间:2022-05-19 12:50:00

浅谈大学城建设的不利条件

中图分类号:G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1)O7-0209-01

大学城文化建设有其独特性,它们大都处在城市荒芜区,那里交通不便,文化落后,我国大学城的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困难。

大学城在各地的兴建,由于缺乏历史的沉淀以及太多人为痕迹,这些区域只是被冠以大学城的美名,文化内涵的缺失使它们与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城相差甚远。当前我国大学城内的高校要么是有一定历史的老校搬迁形成的高校,要么是根据现实的需求新建立的高校。老校动迁,有形的可以重建,甚至可以建得更好但由于文化的不可复制性,它的文化底蕴却难以续存。因为一所高校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历史和文化的积累过程,老校区的一草一木、一座雕像、建筑群落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旦搬迁,这些联系和纽带就会减弱,甚至消失。而对于新建的高校,它所面对的更是文化底蕴的缺乏和人文气息的不足。

第一、同一个学校的新老校区的文化转移

城市内用地的局限使得许多学校不得不把新校区建设在远离校本部的地方,空间上就造成了一个学校多个校区的文化隔绝,路途的遥远不可能使两地有更多的文化交流,教职员工也都是在结束教学工作后匆匆离去,学生们无法与老师有深层次的沟通交流。一些学校它的校园本就是一本厚重的文化宝库,然而新生们从一开始就呆在崭新的校园里,没有学校悠久历史的熏陶,对学校产生不了浓厚的感情,容易造成学生对学校的感情淡漠。另一方面,教职工们对原有校园文化又存在怀旧情结,急需深度融合。新的校区在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特色上都会重新定位,要在短期内改变其长期历史沉淀的办学观念是十分困难的。如何使得老校区的悠久文化传承下来,多个校区之间的文化顺利转移对大学城内的文化建设具有深刻的意义。

第二、大学城内不同高校之间的文化融合

大学城内不同高校之间的文化有差别难融合,会影响到整个大学城的文化和谐,必须在保持每所学校的特点的同时还要使他们之间消除隔阂,拥有共同的文化追求。每个学校的校园文化都是经过长时间的特定的环境积淀所形成的,都深深根植于师生们的心里。学校集中后,不同高校的文化差异在传播和接触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对抗,产生文化冲突,以至于师生们对其他学校产生抵触心理,带有浓郁的“本校主义”色彩,缺少“全局意识”,这种情绪对于大学城的和谐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第三、师生们对于大学城的热情未被激发

大学城身处郊外,周边的文化设施不够完善,文化氛围不够强烈,师生们在这样的文化荒地觉得得不到文化的共鸣,往往出现两个极端。一种是全身心的投入书本知识的学习,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另一种沉迷于校外网吧游戏娱乐场所。这两种文化上的矮人都不是我们建设大学城,改善教育设施,提高硬件设施,实现资源共享的初衷。

第四、大学城与周边社区的文化互动少

在设计上,大学城与所在社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生存的,并且相互提供完善的服务。这个理念在国外大学城上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早已得到了印证。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一种是经济上的,另一种就是文化上的。在我国,大学城是一个新兴的个体,在一个社区中相对独立,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念,学校的不同,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所以大学城的文化也是多元化的。这样文化内涵丰富的宝库应该得到很好的开发和传扬,大学城的文化应该在周边社区具有影响力和感召力,带动地区文化建设。只有文化荒地成为文化绿地,大学城这棵新栽种的文化树苗才能得到充足的给养,欣欣发展。

第五、大学城文化建设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我国大学城的文化建设发展缓慢,根本的原因还是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现在开发一个新项目,往往最注重的是经济效益。但是大学城不同于普通的项目工程,建设大学城更多的是建设教育集中地,建设知识与文化的发散地,当然要把教育建设,把文化建设放在第一位。所有的外部投资,物质建设都是基础,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和生活设施都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客观物资保障,是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我们不能忽视大学城的文化问题,不能拿一代人的文化涵养做赌注。

1.校园文化建设难度加大。合并高校校园分布在多个校区,相隔较大的空间距离,有的甚至在不同城市,组织开展全校性文化活动,在人员、时间、场地、经费、交通等方面,协调任务重,协调难度大。此外,不同校区的文化环境营造如何既保持原有学校校园文化特色又体现出新大学共同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师生员工思想的真正融合,是合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难题。

2.各校区校园文化冲突时有发生,急需整合解决。每个校区的校园文化都是经过长时间的特定的环境积淀所形成的,都深深根植于各个校区师生心里。高校合并后,不同校区的文化差异在传播和接触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对抗,产生文化冲突。如何在不同校区的文化差异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或者升华为学校的“大学文化精神”是校园文化整合和建设过程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3.师生对原有校园文化存在怀旧情结,急需深度融合。合并后的高校在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特色上都会重新定位,这意味着原有各校区相对固化的传统的办学思想将被放弃,一种全新的“办学”理念将诞生。由于师生怀旧情结一时难以消除对任何一个校区来说,要在短期内改变其长期历史沉淀的办学思想和理念是十分困难的。如何团结各个校区师生员工,促进他们的深度融合对合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向还不明确。校园文化作为高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高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在不断探索、实践、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丰富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了浓郁的人文气息和育人环境。但是,合并后的高校对于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形成自己特有的“大学文化精神”或校园文化氛围还存在不清晰的认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向还不明确。

上一篇:论宗教的本质 下一篇:评析《理性主义与刑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