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效率

时间:2022-05-19 11:57:29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效率

每一位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必须具有科学素质。当今时代,人们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科学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小学科学课程承担了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的责任,通过小学科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小学生保持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发展学习科学的潜力,为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对于现在的农村小学而言,由于基础设施差,教学条件落后,严重地影响了科学课的正常教学,那么如何提高科学课的教学效率,将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这种现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科学课的教学效率:

一、发挥农村资源优势,丰富科学课教学途径

农村小学虽然没有城市中优良的科学教育资源,但农村的孩子天天与鸟兽虫鱼为伍,日日与山川草木相伴,生活的内涵一点也不比城市的孩子逊色。科学课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加强联系他们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发挥孩子们丰厚的感性认识的优势来服务教学,自觉充实教学内容,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根据时令季节的不同,可以改变教科书中有关教学内容的顺序,力求做到因时而教、源趣而授,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得更为紧密。将《各种各样的花》的教学调整到春暖花开的阳春三月,教师带领学生到大自然的大科学课中,放飞在花的海洋里,观察各种各样植物的花,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就可以掌握花的共性,了解到花的构造,进而认识到完全花与不完全花的特征及其区别。而《植物的果实》则选择在金秋十月的收获季节进行教学,发动学生到大科学课中广泛收集各类植物的果实,然后带到课堂中观察,采用浸泡、解剖、尝味等多种实验方法来丰富、增进、完善学生对果实的认识。科学课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随时而择、因地而栖。

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仪器的短缺现象,仍然时时制约着实验教学的有序开展。 我们可以在用足用活现有教学仪器、设施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地方的物产资源,就地取材,配合相关教学内容开展教师自制教具,发动学生制作学具活动。 比如《遇障碍自动停止装载器》、《肺呼吸活动模拟器》、《自动转臂吊车》等教具都可以自制,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更是同学们的拿手好戏,到沙堆中捡鹅卵石、到石子中捡有植物及小动物化石的石片也是为学生津津乐道的趣事。这些带“土”气的教学具和现代科学课教学具相结合,确保了科学课教学规范化、现代化、一体化的优化运行。

同时,注意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就应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个使学生积极思考引伸发挥的气氛,启发学生把各种各样的想法讲出来,即使是猜想或者是不合理的解释,甚至是笑话,也要鼓励,积极引导,使学生勇于思考。

二、注重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众所周知,教学的艺术是语言的艺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绘声绘色、形象生动的讲解,创设一种特定的氛围,从而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教学实践中,由于缺少一些必备的高科技手段,很多学生容易失去学习科学的兴趣。课前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导入新课,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不竭动力。因此,教师备课要精心设计好导入激趣这一环节,给学生以悬念和激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这样,探究活动就开好了头。如上四年级下册《种子的萌发》一课,在导入时让学生猜谜语:“叶子圆圆个儿小,全身长满小镰刀,镰刀外面长毛毛,镰刀里面藏宝宝。”学生猜后,就明确地知道了本节课我们所需要研究的问题了,对种子的探究就会引发许多兴趣和问题,探究教学的氛围营造得更浓厚。接着老师设置疑问:种子里面有什么?为什么能生根、发芽、长成新的植物呢?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引入了本节课所探究的新知的教学过程。

三、教学中注重实施情感教育,保证科学课的教学效率

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一个“伙伴”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更应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反应,及时与学生沟通,采取积极评价,使学生体验到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教育情感。特别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更加关心和体贴他们,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给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总之,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要充分发挥“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地域优势,挖掘农村的地方资源,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思路,创造性地为科学课教学服务,提高农村小学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上一篇:用音乐美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一篇:把握好动手操作时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