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亚当.斯密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时间:2022-05-19 06:43:56

关于“亚当.斯密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亚当•斯密问题”持续百年之久,其中折射出的人性在道德判断和利益追求的分离与偏颇让古今中外的学者为之困惑。本文在对“亚当•斯密问题”的产生与分歧中对该问题做出了整体的把握与认识,提出经济人与道德人统一的重要性,并指出探讨、深思“亚当•斯密问题”具有深刻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亚当•斯密问题 利他 利己 道德人 经济人

古今中外,已有众多的学者对道德与利益―这个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进行过探讨,但孰重孰轻难以抉择。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为《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问世后,其中所体现的两种人性观―道德利他与经济利己更是将迈进现代工业社会的人们推向了自利与利他剧烈冲突的两难境地,由此引发了一场持续百年之久的“亚当•斯密问题”的争论。之所以能在学术界长达数百年,实则其中所隐含的人类道德需要与利益需要的分离与偏颇。因此,如何认识“亚当•斯密问题”以及该问题是否被真正解决,对于当今市场经济建设的合法性以及人们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活动如何正常运作有重要的意义。

“亚当•斯密问题”的产生及各派观点

(一)“亚当•斯密问题”的产生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一般被看作是经济学形成体系、正式成为一门学科的时期。这一时期,以亚当•斯密为首,以及马尔萨斯、李嘉图等一批经济学家建立了现代被称为“古典学派”的政治经济学。其中,斯密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他因1759年发表了《道德情操论》而名声大望,后又于1776年发表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政治经济学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而成为18世纪英国伟大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经济学巨头。这两部著作奠定了斯密在经济学、道德哲学以及经济伦理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如果说《道德情操论》是道德理论上壮丽的大厦的话,那么《国富论》就是经济理论上一座辉煌的宫殿。

虽然没有人否认这两部著作的重要地位,但对其中关于人性利他与利己的不同理解却引发了激烈的争论。19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派提出了所谓的“亚当斯密问题”,他们认为《道德情操论》主要是受了哈奇生的视仁慈为道德基础的观点和休谟的同情观影响,以同情心作为人性的基础。《国富论》则是斯密在法国之行时受到法国重农学派“唯物”哲学的影响,从而使他的理论转向了利己的理论。这场存在于德国历史学派与边际学派之间的激烈争论,就是“亚当•斯密问题”。也就是斯密的《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之间、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的问题。

(二)各学派的不同观点

历史上对“亚当•斯密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对立论。这种观点最早由19世纪以布鲁诺•希尔德布兰德为代表的德国历史学派所提倡,他们认为《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这两部著作之间关于人性利己与利他的表达存在着相当大的不一致。认为斯密《国富论》中,以人性的自私为起点,任何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并阐述了“经济人”的利己性;在《道德情操论》中,又以人的同情心为起点,主张同情和利他,论述了“道德人”的利他性。由此造成两部著作之间的相互对立,反映了斯密前后思想上的碰撞和矛盾。德国学者认为,“起初认为人类交往是基于人们相互之间所感受到的一种同情的道德哲学家亚当•斯密在某个时候变成了把自利视为激励人们行动的东西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斯密的两本书完全不一致,斯密可能是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但他不是哲学家。”(James R.Otteson, The Recurring“Adam Smiith Problem”,History of Philosophy Quarterly,Volume 17,Number1,January2000,p.51,p52.)

第二种观点是统一论。在德国历史学派的布伦塔诺于1888年攻击斯密的“经济人”是“经济的利己主义者”,是唯利是图的“抽象的人”后,随即引起了边际学派的代表庞巴维克的反驳。边际学派指出,斯密的《国富论》中对于人性的分析是从人的利己主义出发的,但它也是斯密的道德哲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不能把《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的思想对立起来,斯密在经济思想与伦理道德上的认识是一致的,这个观点得到许多人的认可。当代英国经济学家诺尔曼•P•巴利指出,《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的哲学基础是一致的,说两部著作之间某些不一致是错误的,事实上,自利信条对于两者来说都是共同的。199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对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离深感担忧,试图在经济研究中重建伦理之维。

笔者认为,经济是维持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伦理更是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条件。在理论与实践中,“亚当•斯密问题”的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所包含的经济与伦理的关系,不能片面的否定或肯定。作为一个“问题”,最重要的不是其本身是否能够圆满的被解决或被揭示,而是其带给人们的思索探求过程对整个学科及人类发展的推动作用。

“亚当•斯密问题”的把握与认识

(一)总体把握

“亚当•斯密问题”的探讨和争论已有百年历史,存在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毋庸置疑,这是后来的学者基于斯密的著作在思考问题时选择的角度以及所处的社会背景的不同而导致的差异。《道德情操论》主要阐述的是伦理道德问题,《国富论》主要阐述的是经济发展问题,虽然从现在的理解来看,研究的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人的道德世界和人的经济世界,分别属于伦理学和经济学这两门性质不同的学科。但是在斯密的思想体系中,它们则都属于“道德哲学”这门学科,斯密并不认为这两个世界是分离的,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的。斯密本人那里是不存在“亚当•斯密问题”的,斯密从始至终并没有明确谈及过两者的关系。但在斯密的思考中,两部著作所涉及的思想已经表明了一致的基本原则或思想,即经济人与道德人是统一的。

斯密首先是以道德哲学为起点,进而步入经济领域的研究的。早在1759年斯密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中,该书除包括了神学、伦理学、法学和政治学等方面的内容外,就已涉及了财产、经济活动、经济学和经济政策等方面的问题,并运用了其中的哲学理论,将经济学从道德哲学中分离出来,使经济学走上了独立的发展道路,建立了系统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并创立了经济利己与道德利他统一的经济伦理思想。他认为,同情心、帮助他人、利他心与追求个人利益的利己心,都是人性的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人性。《道德情操论》中虽突出了人性利他的一面,但他看到了人性的多重以及彼此间的转化。《国富论》中虽侧重对人性利己特征的阐述,但没有否认人性利他的一面。但就利己与利他关系问题上,斯密认为,人性从本质上来说是利己的,利己性在人性中是占首要地位的,而利他性只是次要的。所以在看待问题时,应以辩证的眼光来审视。

(二)“道德人”的利己性

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中,同情首先是作为人的一种道德的本性或道德天性而存在的,同情心是一种心理体验能力,即站在别人的角度通过“想象”来感受别人情感的能力。不论一个人怎样自私,他都关心他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当然,同情他人和人们之间的相互同情会给人们带来精神和情感上的愉悦,也常常会成为促使人们去行动的动机。但这种出于同情的行为并不等于人们出于仁慈动机的行为,不是日常意义上的怜悯和怜惜,而是指“同感”,是置换和位移体验意义上的“同一种心境”。道德人在利他行为中最终也是为了获得自身的荣誉与关注。

斯密还把同情作为一种对别人的设身处地的想象能力,“当我们看到对准另一个人的腿或手臂的一击将要落下来的时候,我们会本能地缩回自己的腿或手臂;当这一击真的落下来时,我们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感觉到它,并像受难者那样受到伤害。”这并非是对别人真正的同情,而是通过别人身上所遭遇的苦难想象到自己,实质是在打着“同情”的旗号想到自己的切身利益,这就是“道德人”的利己性。

(三)“经济人”的利他性

斯密在《国富论》中,把对自利的追求作为一个人经济活动的推动力,一切的商品交换及方式、对职业的选择、对材料的选取等由此形成的自然分工,每一项工作都按照自己认为最有利于自己和最可行的方式来决定。斯密指出,虽然每个人在本性上首先注重的是他自己的利益,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彼此交换,从而完成了“互助”的过程。但“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这里“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机制。由此所造成的资本与劳动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流动即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都是由每一个人的自利行为造成的,自发的形成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和谐秩序。

在斯密那里,“经济人”就是指每一个人的行为都是理性的,追求自利的。“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人类的社会活动,人们的相互交往,都出自每一个人自利的追求,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们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我们要承认他人的自利倾向的合理性,并利用他人的自利倾向为我们服务,实现自己的目的。正是在“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经济人从利己的动机出发达到了利他的目的,造成了普遍的相互利益或相互利他,纯粹出于利己的行为,通过一种经济机制的转换,实现利他的道德目的。

“亚当•斯密问题”的现实意义及启示

“亚当•斯密问题”包含了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蕴含了人性的自利与利他的关系。两者是一致并非相互矛盾的。利己与利他是人的两个方面,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固然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完善的道德人格更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两个方面相互统一达到相互均衡时,才能造就经济人与道德人相统一的市场主体。

“亚当•斯密问题”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斯密个人的著作或思想内容之间的关系,其内容在学术思想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得到拓展。因此,“亚当•斯密问题”在当代表现的是一个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问题,它所表达的利己与利他的思想,缺一不可。任何极端的利己与利他的社会经济思想都不能使社会健康的发展。因为人既不可能是纯粹的“道德人”,也不可能是纯粹的“经济人”。经济人从自利的原则出发,推动着整个社会向前发展,为整个社会创造着物质财富,同时也为道德人提供发挥调控功能的空间。道德人也为经济人在物欲纵横的今天,提供指导和支持作用,发挥着向导的功能。经济人和道德人合则两利,使经济得到繁荣,社会走向进步;分则两损,经济必定衰败,社会出现倒退。要促成二者的融合与统一,才能推进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和社会不断走向进步。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蒋自强,钦北愈,朱钟棣译.道德情操论[M].商务印书馆,1997

2.亚当•斯密,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册[M].商务印书馆,1974

3.亚当•斯密,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册[M].商务印书馆,1974

4.聂文军.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郑若娟.经济伦理:理论演进与实践考察[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6.王晶.“亚当•斯密问题”的澄明与解读[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7.聂文军.亚当•斯密与“亚当•斯密问题”[J].哲学动态,2007(6)

8.徐鹏.关于“斯密问题”的经济学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07(9)

9.李燕飞.“斯密问题”再论[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5)

作者简介:

杨兰(1987-),女,陕西丹凤人,延安大学财经学院2009级政治经济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伦理与微观经济行为。

金鑫(1982-),男,上海人,延安大学财经学院2009级政治经济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伦理与微观经济行为。

李立元(1985-),女,陕西延安人,延安大学财经学院2009级政治经济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伦理与微观经济行为。

上一篇: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历程对我国的启示 下一篇:浅析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