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音乐从欣赏走向鉴赏

时间:2022-05-19 03:23:32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音乐从欣赏走向鉴赏

【摘要】音乐欣赏与音乐鉴赏两者相通但并不完全相同。本文以初中音乐新课程理念为背景,认为应以音乐欣赏为基础,通过不同教学手段的尝试,最终形成一个有效的教学渠道,使音乐逐步从欣赏走向鉴赏。

【关键词】新课程 音乐欣赏 音乐鉴赏 有效渠道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21-01

在听一首歌曲或乐曲时,是否好听在某种程度上是大众关注该作品的第一要素。或许每个正常人都具备一定欣赏音乐的能力,但又有谁能清晰准确的说出音乐欣赏与音乐鉴赏是否等同呢?

一、音乐欣赏与音乐鉴赏

作为音乐欣赏只要能够随乐而心动即可;而音乐鉴赏则需要鉴赏者从音乐作品的角度及各个更深层面去了解音乐要素及背景知识等。所以,培养音乐鉴赏者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它以下列要求为培养目标:

1.喜爱音乐,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

2.积累一定数量、不同体裁及题材的音乐作品;

3.能简要说出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4.掌握相关的音乐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

5.了解并掌握部分中外经典音乐作品的相关背景知识;

6.能够与他人交流或分享自己鉴赏音乐时的感受;

7.……

二、音乐能够告诉我们什么

在音乐长河中作曲家们通过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将一系列生活中的元素融入音乐创作。他们通过对各种体裁和题材的积累,创作出一系列的音乐巨作。

1.音乐欣赏中的争议

演唱或演奏者们,通过自身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感悟、通过声音的高低、节奏的疏密、等手段进行演唱及演奏的二度创作。但在音乐欣赏中有诸多问题,争议也一直不断。例如: “音乐能够表达什么”和“音乐不能够表达什么”的争论,就一直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音乐元素去影响学生做出教师所谓正确的判断又或者通过语言的描述,力求达到学生与自己心灵上的共鸣。例如在讲解 “高雅音乐”时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喜欢向学生灌输这类音乐都是高不可攀的。这样的学习从某种程度上已经严重妨碍了学生正确审美观念的形成,这也无形扼杀了他们原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2.音乐是否有意义

科普兰说:“音乐有意义吗?――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有的’。你能用一些文字来说明它的意义吗?――对于这一问题,我的回答是:‘不能’。”

教师在教授《龙的传人》时,发现被大众普遍接受并传唱的是由台湾歌手王力宏所演唱的版本。其实最早的版本始于1978年由台湾著名歌手李建复演唱的呢?当时迫于某种政治压力,曲作者侯德健在作品送审时不被通过,最终不得已将其中的一句歌词由“洋人的剑”改为“姑息的剑”。大众将歌曲的两个版本对比之后不难发现,不论是在速度、节奏、配器、编曲等方面都明显不同。前者运用了大量流行音乐的元素,通过速度的变化及说唱的结合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及时代的冲击感。后者就如同一缕清泉,唱出了人们心底最为真实的自强与呐喊。难道说二者相比,谁缺少内容?谁没有故事?

3.欣赏音乐的三个层面

一般人在音乐欣赏时有三个层面:①感性的欣赏;②产生联想;③理性的欣赏。三个层面可能同时出现,但不一定每次都是以三个层面展现出来。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实施教学时需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情况加以引导。普通学生在感性欣赏时所产生的兴奋、激动、痛苦等音乐感受与教师的感受基本一致并产生共鸣,这也是大众与生俱来感知音乐的能力。在产生联想时,则需要教师加以肯定和鼓励。

在大多数情况下,场景一和场景二学生与教师的心理感受是相同或互通的。而其它场景对一般学生而言,很可能不会有这样的经历和心理感受。

场景一:为了不影响家人在休息,我们轻轻的关上门(力度轻,速度慢);

场景二:遇到一件喜事,即使家长还在休息,为了让他们早点得知仍然快步走进房间(速度快、力度强)。

音乐是听觉艺术,是在时间中流淌的艺术。在理性欣赏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从音乐的本质出发能够对各类音乐作品进行整理、分析。这种分析可从旋律、节奏、速度、音色等音乐要素入手并结合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人文特色等。这样的教学活动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三、音乐鉴赏的有效渠道

1.教师的历史使命

大部分学生所喜欢的音乐往往不是课本的教学内容。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不同音乐潮流的来袭以及繁重的课业压力,使学生们缺少对多元音乐文化所应该具有的音乐审美态度,缺少继承和发扬优秀音乐文化的使命感。绝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好听”、“不好听”、“别人听我也听”、“流行”、“不流行”等层面。作为音乐教师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去引导学生学会聆听、学会审美,这也是新课标所赋予广大音乐教师新的历史使命。

如何在音乐欣赏和音乐鉴赏之间建立一条快速有效的通道,引导学生以更加包容、开放的心态去聆听多彩音乐,已成为音乐欣赏教学的关键所在。音乐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通感是音乐欣赏到鉴赏的有效桥梁。

2.音乐欣赏到鉴赏的有效渠道

通感又称为联觉或移觉,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例如:视觉上:红色、黄色等色调会使人感到温暖,故被称作暖色;蓝色、黑色会使人感到寒冷,故被称作冷色……

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因此充分利用通感于音乐欣赏教学之中,有利于学生对教学材料、教学方法等手段的达成及认同,有利于创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平等对话的情境,有利于开展音乐实践活动,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及审美情趣。通过音乐学习达到培养学生音乐兴趣,训练其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等目的。

由此可见,音乐欣赏是一个复杂的感情与理智的综合体。它使聆听者尽可能地对音乐能够由浅入深地做出较为具体性的分析及形象性的感官认识,同时也不能推除在欣赏时由于个体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性。教师通过对不同教学手段的尝试,找到一条有效的渠道,使音乐教学能逐步从音乐欣赏向音乐鉴赏过渡。

参考文献:

[1]蒋瑜.浅析音乐欣赏者的基本素养[J].华章,2012(9)

[2]廖娉娉.谈音乐欣赏与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1(7)

上一篇: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思考 下一篇:有效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