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集群化的北京市人口压力分析

时间:2022-05-19 02:55:34

基于产业集群化的北京市人口压力分析

【摘 要】在不考虑自然资源条件对特定区域内人口发展的影响下,社会经济条件对人口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步深,产业集群化已然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在产业集群的过程中,难免要伴随着人口规模、结构、流动和素质等方面的变化。而产业集群对人口压力的影响力最直接的表现莫过于城市严峻的交通状况。本文通过以人口学指标体系来侧面阐释产业集群化的内涵,进而探求产业集群对人口压力的影响力,并对城市化的未来进程进行初步的思考。

【关键词】北京市;产业集群化;人口压力

一、引言

北京市的人口发展与城镇化水平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更是错综复杂,丝丝相扣、息息相关。为此,本文谨针对人口发展问题最为繁复的北京市的人口压力进行相关的阐释与研究。谈及人口压力,人口承载力则是不得不深虑的概念,在此,文章以童玉芬教授的“城市人口承载力”概念为基准[1],即:城市人口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不损害城市环境质量和破坏城市资源永续利用以及能充分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要求的前提条件下,由构成该城市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所有物质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所共同决定的人口规模。本文仅以北京市产业集群现象为背景,力求阐释产业集群化对北京市人口压力的贡献值。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

本文所用数据皆是来自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以及北京市统计年鉴。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相关资料对数据进行分析与整理。

因产业集群化在提高生产率、拉动经济增长、提高企业效益、增强区域竞争力等方面斐然的影响力,所以目前对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为城市或区域竞争力带来的优势方面,而衡量产业集群化的指标更是不一而足,在众多见仁见智的指标体系中,为避免莫衷一是的尴尬,本文以试探并深究的态度,独辟蹊径,希望能以人口学统计指标从侧面反映区域内产业集群化的纵深程度。其体系指标主要包括:人口密度、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密度以及昼夜人口比等。

三、产业集群化对北京市人口发展的影响

(一)北京市产业集群化的现状

产业集群的最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地理集中性,即大量的相关产业相互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伴随着产业的集聚,必定会带来人口的聚集、流动,必定要对人口总量、结构以及素质等人口要素产生影响。

(1)北京市各区县人口密度分析

北京全市面积为16410.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1368.32平方千米。至2008年,全市常住人口为1755万人,人口密度达1069人/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043.9万人,人口密度为7629人/平方公里。显而易见,北京市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远远高于其他区县。其中,西城区、东城区、宣武区、崇文区人口密度最高

绝大多数的外来人口均分布于中心城区。其中,以海淀区和朝阳区为最多,分别是90.6万和99.8万人。不难发现此种分布情况必定有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即产业结构分布的不均衡性使然。

(2)北京市各区县二三产业从业人口的基本情况

北京市各个区县中,就业人口的构成是迥然不同的,在大相径庭的从业人员密度分布中,可以清楚的透视某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及其类型。以2001年基本单位普查数据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准,从第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的人口密度分布分析,城区与近郊区八区的高从业人口密度可见一斑。中心城区的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口密度如此之大,如此突出,在深究其内在因由可知,城区内产业集群现象普遍性。

(3)北京市各区县昼夜人口比

一般地,一个地区的昼夜人口比大于1,则可以认为该地区主要是作为“工作地”,即“功能区”。昼夜人口比的值越大,说明该地区经济活动越频繁,昼夜人口比值最大的地区,就可以认为是城市的中心地。[2]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的数据资料将北京市各区县昼夜人口比的基本情况:在2000年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的昼夜人口比均大于1,属于功能区;而2005年,宣武区与朝阳区昼夜人口比有所下降,海淀区的昼夜人口比增长至1以上。通过昼夜人口比,中心四城区无可厚非的成为了功能区,该指标直观的表示出此区域内产业集群化的纵深程度。

综上所述,无论是人口密度还是从业人口密度抑或是昼夜人口比等各项指标,都旗帜鲜明的指向中心城四区,最为直接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该区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更深层是的原因可追溯至产业结构的影响上,即产业集群现象的作用。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其形成机制有本质上的差异。中关村是典型的科技资源衍生型产业集群,而此产业集群又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亟需各个层面的大量的劳动力,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现阶段,该区域以此对适龄劳动人口有着一种天然的吸引力。

(二)北京市人口压力的直观表现――交通拥堵

首先,对于城市的内部构造来讲,北京市现阶段的地域构造采用的是同心圆地带构造。城市的成长表现为城市地域外延的扩大,这种扩大过程呈现出同心圆地带的形式,从市中心开始到城市外缘,顺次的形成中心业务区、过渡地带、住宅区。由于单核心的地域构造,当人口规模达到相当程度的时候,人口问题将直观的表现于交通问题中。

根据2009年北京市统计年鉴,2008年民用汽车中私人汽车为248.3万辆,比2007年增长了17.1%,其中轿车为174.4万辆,是2007年轿车拥有量的119.2%。据统计,2008年北京市轿车的销售量达到54.5万辆,而在2001年这个指标只有11.4万辆。尽管交通工具数量急剧增多,但是由于人口总量的制约,人均交通设施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加之人口流动的频繁现有的交通条件已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出行的要求,交通堵塞的现象已经愈演愈烈。如此严峻的交通问题与北京市的人口密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北京市近些年来人口密度的分布情况,中心城区和近郊区都是人口高密度区。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此区域内人口集聚现象与产业集群现象之间的更深层次的联系。

(三)产业集群化对人口压力现状的影响力分析

通过以上的阐述可以知道,利用一组人口学统计指标可以从侧面判定某一区域产业集群化的程度。本文采用人口密度,从业人员密度和昼夜人口比三个指标组成一个指标体系,通过对北京市各区县人口数据的分析与演绎,归纳得出中心城四区为产业集群化程度高的区域。

产业集群化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是渐入高度城市化的必经阶段。其对该地区人口发展规模的影响是把双刃剑。其对北京市人口发展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

首先,在北京市现有的同心圆地域构造结构内,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产业集群化程度的加深,以及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主导优势,在相当的时期内,交通问题会首当其冲,交通设施的有限性无法满足适龄劳动人口流动的需求,势必会造成交通的拥堵。

其次,产业集群化会引起人口结构的异化,譬如京津冀都市经济圈内,个别区域的过分产业集群化会造成人才流动的极端不均衡,从而使区域间城镇化水平参差不齐,增大地区间的经济实力差距,进而拉大贫富差距。

再次,产业集群化的另一方面副作用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特定区域内资源的消耗速率,会加快区域内资源匮乏的严重程度。

四、结论与思考

人口的良性发展不仅仅指人口的规模,更重要的是人口的结构及其与居住地、工作地之间的宜居程度。城市化进程中的产业集群现象往往会导致人口结构性的分布不均,最直接也是最突出的表现为城市交通的拥堵,从本质上给城市人口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北京市该如何最大限度的运用产业集群化带来的社会效益并将其对人口发展的压力限定在最小程度之内将是政府城市规划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对现阶段北京市产业集群化纵深程度的思考,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对城市化发展进程的理解,便于今后的规划设计。这里仅对如何减轻产业集群对人口发展的制约提及一点思考:

是先城市化后逆城市化的发展道路?还是合理规划城市的持续发展?逆城市化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的,逆城市化是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较高的时候,此时人口(高收入者较多)往往向郊区迁移的过程。逆城市化是城市内部环境条件恶化的表现。毋庸置疑,可持续发展才是硬道理。合理的城市布局以及明确的职能定位是人口与地区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从国际经验来看,将非核心业务转移出去,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童玉芬.制约北京市人口承载力的主要因素、问题与对策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9(6).

[2]黄荣清.地域分析方法[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9.

上一篇: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之比较 下一篇:语言石化现象及反石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