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分析

时间:2022-05-19 12:48:01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分析

摘 要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收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进行内科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后,40例患者显效26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有效率90%。结论:对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内科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急性消化道出血 内科护理 临床分析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诊之一,尤其是急性大出血,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1],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以及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如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2]。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临床观察,精心护理,提高疾病的治愈率[3]。为探讨和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效果,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进行积极的内科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23~56岁,平均43.5岁;十二指肠溃疡出血19例,胃溃疡出血10例,肝硬化致门静脉高压症8例,其他原因不明3例。就诊时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咖啡色样液15例,单纯排柏油样便12例,呕咖啡样液及排柏油样便13例。血红蛋白<60g/L 15例,60~90g/L 13例,>90g/L 12例。肝功能出现异常2例,血小板降低2例。

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患者入院后,通过胃镜以及上消化道造影诊断患者的病情并及时进行常规止血,对出血较多的患者及时补充血容量,测定血压,维持血压达到正常的水平。必要时,冰水洗胃,避免出血造成的血块影响检查。同时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12小时内出血停止,生命体征基本稳定,不再出现呕血或黑便;②有效:24小时内出血停止,生命体征基本稳定,不再出现呕血或黑便;③无效:24小时内仍有出血,生命体征不稳定。

结 果

经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后,40例患者显效26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有效率90%。

内科护理措施

⑴紧急护理措施:患者入院后应让患者保持安静,通过沟通交流,解除患者恐慌的心理,迅速建立三条静脉通道,以备补血补液使用。立即给予止血和升压药物等,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根据医嘱补血,恢复患者有效循环血量。在输血过程中正确掌握输血速度,并定时观察心率及患者肺水肿的情况。滴注速度不应过快,防止血压升高,出血不止。给患者快速吸入氧气,改善微循环。加强心肌收缩力。及时调整电解质,保持酸碱平衡,防止出现肾功能衰竭。在抢救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患者的面色、表情、神志、胃部不适等症状,注意患者血压的变化情况,粪便的性质,呕吐物及尿量,皮肤色泽以及有无口渴、晕厥等情况。通过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加强预见性护理。

⑵日常护理措施:日常护理过程中,应让患者卧床休息,保持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因呕血导致患者窒息;对于24小时后不继续出血的患者可给予少量的流质易消化饮食,待病情稳定后,定时定量进食,进食时应注意少食多餐,避免粗糙、生冷、辛辣等食物,保持皮肤及床铺清洁、干燥,及时清理呕血等。对于治疗过程中出现精神紧张的患者可给予安定,对于合并有肝病的患者应禁用巴比妥类、吩噻嗪类及吗啡等药物。

⑶心理护理措施:由于患者就诊时出现呕血症状等会出现恐惧心理,因此,在治疗过程中积极的进行心理护理。并将心理护理贯穿患者在院期间各项治疗及护理操作的始终。其中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是患者的首选,医务人员要有较好的服务态度。患者入院时因为身体的不适、接触陌生环境,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只有护理人员做到主动热情地接诊患者,妥善安置好患者的床位。详细介绍病区的环境及主管医生、护士等人员配备情况,以及住院期间的有关注意事项,使其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全面仔细地了解、评估患者病情、家庭情况和心理顾虑等,才能建立较好的护患关系,争取患者及家属的支持和配合。从各方面使患者增加安全感,增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⑷出院时指导:患者出院时,应加强患者出院时的指导,嘱咐患者按时服用药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暴饮暴食,同时自我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必要时,建议患者能够进行定期检查和随访。

讨 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主要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胰管和胆道的出血,是临床常见而严重的症状之一[4]。部分患者在就诊时出血量大,短期内即可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征象,如软弱、乏力、面色苍白、心悸、出冷汗、血压下降、晕倒等休克前期症状[5]。应积极进行抢救治疗。由于急性消化道出血往往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心理,护理人员需要耐心解释,及时救治。消除患者顾虑,取得患者的信任,并指导患者进行积极配合治疗。医护人员从容的治疗态度,亲切的语言,认真的答疑,果断的决策,沉着、冷静、熟练的操作,往往会给患者以安全感,解除其紧张、恐惧心理,有益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和进一步治疗的配合。

参考文献

1 诚爱亮,陈玉玲,岳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体温变化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宁夏医学杂志,2010,6(32):578-579.

2 权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及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6(23):729-730.

3 张庆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70例急诊观察与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0,3(20):109.

4 兰玉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与护理[J].中外医疗,2010,6:10-11.

上一篇:高血压病的家庭护理指导 下一篇:外科急腹症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