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中的教学变革

时间:2022-05-18 09:46:54

作业中的教学变革

作业是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设计的供学生课外进行的练习。它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然而,当前小学生课外作业既多又监,缺乏创造性,影响了儿童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发展,甚至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因此,我注意在作业设计上多下功夫,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对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进行了变革,真正把学生从烦琐的、机械的、重复的练习中解放出来。

语文作业的设计应以“兴趣”为核心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能全神贯注积极思维。有了兴趣,就能克服困难探索科学的奥秘;有了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乐此不疲的享受;有了兴趣,才有真正地参与。因此教师设计的作业可以灵活新颖,富有情趣,既符合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又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如学了修改病句,可以设计趣味游戏题,让学生成为“小医生”,给“病人”写诊断书,开处方,动手术等。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长此以往,对语文学习的厌倦就在所难免,语文教学当然就难于逃脱费时低效的窘迫。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位特点以及认知水平,我设计了许多作业练习。有的是随堂练习,有的是课前的预习,更多的是学习课文时的动手动脑作业。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许多实践性很强的作业时常出现在我的课堂中。学了《让我们荡起双桨》后,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跳起了舞;学习《秋天》之前,让学生们去找秋天,并练习说一句优美的话:学了《奴隶英雄》、《草船借箭》等故事性强的课文,让学生们排演课本剧……课后,学生们写起了剧本,开展了比赛;做起了《乌鸦喝水》的实验;讲起了《穷人》后来发生的故事……应该说,比起常规的抄写练习,难度是较大的,可是完成的情况却比想象的好许多,学生不但不把它们看成是负担,能按时完成,而且还花了很多时间,把他们自己的作业完成得与众不同,独具匠心,可以说以作业为乐。将学习从单一的抄抄写写中解放出来,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作业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想象,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

重视学习主体性,变硬性统一为自由自主

教师应针对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差异,给学生留足空间、让学生自己控制、自我安排、自己布置作业。这一措施在几个学校中高年级的实践已证明完全是可行的,学生自己布置作业感受到了老师的信任,获得了自我成就感。如在学习了《负荆请罪》后,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课文内容,或用图画展示课文的某个场景,或选择角色演一演,或加上背景音乐读一读,或加入适当的想象改编成故事说一说。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自主”应当成为小学生语文作业设计的重要原则。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的不同合理地设计作业,增加作业的可选择性。我们可以把作业设计成“快餐”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另外,在作业形式上也要多样化,使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听、说、读、写全面开花,将听、说、读、写与演、唱、面、制作。游戏以及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完成方法。一刀切的作业往往增加后进学生的课业负担。如果学生自己选择作业,就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另外,对于作业,过去片面强调独立思考,没有把“合作”作为必要的素质来培养。自主性的作业应当允许学生选择完成的方式,可以在与爸爸妈妈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完成。如和爸爸一同制作拼音卡,搜集资料,参观调查;和同学一起完成小制作,小实验,排演课本剧等。

多种学科整合,变封闭性作业为开放性作业

传统的作业形式单一枯燥,读写训练量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且不能有效、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可学生的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的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内容。新的作业设计应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让每项活动增加目的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通过多种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学科整合的思想是新课程改革的又一重要指导思想,学科整合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作业改革中,我们可以把美术、音乐、思品。英语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科与语文学习整合起来,使他们都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比如,学会了有关蔬菜的词语后,让他们跟爸爸妈妈学着去某场买菜;在学习了课文《四季》之后,让学生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在作业评讲课上介绍自己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画;学了《黄河象》、《琥珀》等科普文章后让学生选定一种事物进行仔细观察后去查阅资料,把探究到的知识写成小论文介绍给大家……这样把作业设计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创新能力,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提高。

总体来说,作业的革命是为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主动发现和探索问题,是为了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作业改革要踏踏实实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成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活动,成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体验成功乐趣的活动。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改变观念,不再将作业窄化为检验学生语文知识掌握情况的唯一手段,而应该细思量巧设计,探究内容的开放与整合,强调过程的合作和实践,承认学生在完成作业是有差异的,注重形式的创新和趣味,更加贴切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同时认识到教师是作业活动的引导者,对学生的作业应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

(作者单位:河北省隆尧县城关校区)

上一篇:快乐数学 第2期 下一篇:美国学区管理对我国大学城管理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