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法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5-18 08:51:57

参与式教学法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化工原理》是一门具有极强工程性实践性的技术应用型基础课程,在教学中起着从基础课向专业课有效过渡的桥梁性作用。在进行教学方法的确定时,需要从化工原理的课程特点方面出发,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及手段进行改进,以更好地实现学生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参与式教学法体现的是合作精神,不仅能够适用于化工原理的课程特点,还能满足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于化工工程的认知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基本实践操作能力。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法;化工原理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217-02

于化工原理教学而言,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适应现今社会综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还能够在教育过程中有效完成人才的合格培养。而且,如今的教育环境处于新课改的潮流之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和教师都在寻找适合学生和专业要求的全新的教学方法,来满足人才的实践性和技能型要求。

一、参与式教学法

参与式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体现的是合作和协作精神,在教师发挥有效引导作用的前提下,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再通过亲身的参与和实践,能够有效地掌握基本知识并灵活运用,极大地凸显了全新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主体性的教学要求,并且在有效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的基础上,加强了学生同教师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使整体的教学环境更加自由和民主以及轻松愉快。在学生积极参与到化工原理教学的每个环节时,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以及思维意识的强化,而且在参与式教学的影响下,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原理

实践证明参与式教学法极为适用于现今中国的教育环境,于参与式教学法本身而言,其主要十依据心理学的内在和外在的激励理论进行教学的。参与式教学法在强化学生内在激励机制的基础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内在激励的主要元素来自于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培养,进而不断提升教学中的挑战性。于化工原理教学而言,这是一门基础性极强,却又极为枯燥的专业性课程。通过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使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亲身地参与实践和团队合作中体验到收获和成功,使得对这样枯燥的专业性学科产生期待和展望,极大地提升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样自发性的行为认知比教师的劝导要更具实际可行性。

在参与式教学法应用中,体现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意图和想法,在近距离的接触中,教师可以更加具体化地对学生提供引导和学习建议,或者在进行化工技术的实验操作时,教师能够更加直观地对学生的操作能力予以支持和肯定,使得内在激励机制有所强化,一定程度上明显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热情。

三、参与式教学法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1.应用的必要性。化工原理作为化工类专业的基础性核心学科,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极强的工程概念性,面临的多是复杂且真实的生产性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课程设置中物性的多变化和教材中对实际使用设备的几何图形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而课程内容的多公式和多符号以及多单位换算的学习内容又在难度上增加了枯燥性,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畏学,进而厌学的心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参与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开展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集思广益地进行最优化的解决。

化工原理是带有极强实践性的基础学科,教师可以在有效发挥自身引导作用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和生活实际进行有效的工程情景和生活情境相结合的有效创建,使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进行参与,在有效获取知识的基础上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发的主动性。使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有效发挥,在有效应用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规律的参与式教学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独立的思考能力,逐渐成为不仅可以解决化工原理知识方面的人才,还能够以点及面地成为有效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技能型综合应用人才。

2.参与式教学法在化工原理教学应用中的具体策略。化工原理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工程性,在教学中要最大化地设计计算机的仿真试验,这就要求教师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化地得到突显,然后在基本的设计过程中强调化工专业的工程性,使学生在有效参与的基础上具有导向性的开展实践工作,提高自身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此外,化工原理教学中还有极大部分的制图学习,是教学中的重点更是学生的学习难点,通过运用参与式教学法,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熟悉实际物体,在进行工程制图工作时能够在脑海中构建清晰的模型,从整体环节成为化工专业的技术人才,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在课堂教学时注意时间的调整和分配。虽然在新课改的教学环境下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教学的实际中并没有完全地在应用和执行,这就要求教师在化工原理的课堂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法时体现学生地的主体性,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够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参与力度,将课程中不懂的问题当堂得到解决,而不至于在长久的疑难累积之下形成畏学和厌学的学习态度,将课堂时间最大化的应用到学生身上。(2)教师把握课堂教学中的言语应用。现今教育中师生关系冷漠甚至是僵硬,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都从自身进行转变,有效改善师生关系。参与式教学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强化沟通与交流,使师生之间的矛盾尽可能地弱化,能够在交流过程中展现朋友的状态,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够在实际的交流中掌握学生心理,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目标和方便。

3.参与式教学法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整体而言,基础性的学科极难得到学生的参与,其一是接触全然陌生的新学科,太过晦涩难懂,而且基础性的知识又具有极强的概念性,而就化工原理的课程设置而言,还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性。这就为教学设置了极大的难度和障碍,在应用参与式教学法时,有效地体现合作意识和精神的基础上将学生的注意力最大化地吸引到课堂之上,而其相对轻松、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也能很好地为学生所接受。最后,评价机制是教学中最常使用到的对教学质量和效率进行分析的方法,较之也可以引入到教学之中,在学生已经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再行推动和鞭策,施加一定压力的基础上再次强化学生对化工原理学习的参与力度,然后在进行真正的教学质量评估时,学生成绩明显提升。

4.参与式教学法在化工原理教学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对教学效果及时掌握和评价。参与式教学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环境下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实际中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力度。所以,在参与教学法的应用中,教师在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上及时有效地掌握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根据实际的反馈情况具有可取性地对教学的内容和整体的进度以及策略进行符合实际的调整。(2)教师强化自身专业能力,提高教学水平。整体而言,参与式教学侧重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展现,对教师而言能够减轻教学负担,但就教学实际来看,却是在全新的教学方法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化工原理的课堂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对整个课堂进行把控,而且教师还要在进行问题或者情景设置时能够明确表达问题主体,更要在参与的交流沟通中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行为思想,然后针对性地及时有效地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适时地开展提问,更加明确地对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了解。这样的教学实际,在带动学生进行参与的基础上,极大地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自我专业素质的修养,加大课前的准备工作,并将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假设,并构划可行的解决方案。然后,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有效把控教学时间,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开展收尾点评工作,对学生在参与、讨论和合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点评,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观察力和语言综合表述能力。(3)注重学生知识培养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将参与式教学法应用到教学实际中时,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是跳跃却独立的,而没有有效地进行知识的系统化概括,所以教师就要发挥引导作用,在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中将学生零散的知识面进行系统的理顺和划分,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整体而全面。(4)注重教学的整体效果。在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中,会因为学生各自情况的不同而出现学习能力较强且性格活跃的学生的踊跃参加,而使自身能力有效提升。但是相对于性格羞涩,且自身主体能力偏弱的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去,而后在学生的对比之下使自身的能力更趋于弱势。这时教师需要从整体性出发,通过有效地引导和鼓励,为参与活动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可能,从整体环节出发加大学生的参与量。在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中,针对学生个性有意识地开展培育培养教学工作,使学生在教学参与的过程中不仅强化化工原理的知识积累,还在一定程度上锻炼自身能力,达到新时代所要求的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

四、结束语

现今的教学大环境下要求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化工原理作为化工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将参与式教学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时能够适应整体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弱化对课程的畏学心态,有效提高专业技能和化工技术所要求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绘图技巧,使学生在教学环节成为专业所要求的技能型人才,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专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怀春.探究式教学法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102).

[2]徐岩.浅谈化工原理的教学方法[J].广州化工,2015,(08).

上一篇:循环流化床锅炉热效率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下一篇:电网电压跌落检测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