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师的“美”在课堂中绽放

时间:2022-05-18 07:57:47

让教师的“美”在课堂中绽放

当你站在讲台前,讲台下有那么多双眼睛注视着你。每一天,每一节课,你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表情,都会在他们心中留下一个印记。慢慢的,那些印记集结在一起,那就是他们心目中的教师形象。

或许有一天,你会发现他穿的衣服和你的很像;或许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的口头禅在他们口中出现……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堂上应该把自己的美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在课堂上如何展示美,展示怎样的美呢?

一、有声的美

有声,即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教师从进入教室开始,到走出教室为止,经常处于说话的状态之中,这中间他要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在讲课过程中他还要随时组织教学活动,排除各种影响教学活动的突发事件,时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讲课内容的转换,跟上讲课的思路。最后,他还要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的内容。这些教学活动都需要教师通过言语活动来完成。有声之美――教学语言之美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导入语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新课导入应着重突出语言的趣味性,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诱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愿望。

如《10的认识》新课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小礼物,知道是什么吗?(出示装有小动物图片的信封)

生猜测:不知道。

师:告诉你们,是一些小动物的图片。那上课之前老师想跟你们玩猜小动物的游戏,愿意和我玩吗?

生:(兴趣极浓,大声回答)愿意。

师:(把信封里的6个小动物抓在手中)小朋友,猜猜看,有几个小动物呀?

生1:2个。

师:还要多。

生2:7个。

师:再少一点。

生3:5个。

师:再多一点。

生:6个!

师:对了!(在实物投影上出示,大家数数看。)

师:想不想再猜一次?(老师动作:在刚才的基础上再把信封里的小动物倒在手中。)现在有几个?

生1:肯定比6多,8个。

生2:9个。

生3:10个。

……

师:小朋友猜了这么多,那到底谁猜得对呢?小朋友桌上也有一个跟老师一样的信封,大家数数看就知道了。

……

根据数学课程内容,适当地运用一些猜谜、小游戏、说笑话、讲故事的形式来增添导入的趣味性是不错的选择。此外,利用拟声词来模拟人或事物的客观音响,巧妙、故意地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等方法,都可以为导入语言增加趣味性色彩。

2.提问语

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作出解答的过程可以视为获取、加工和运用信息的过程。学生能不能对教师的提问作出有效、积极的思考,前提就是他是否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提问用语要贴近学生的语言,尽量少用脱离学生语言环境的词语或字眼。

同时,提问语言要明确。数学语言的特点是严谨、简洁,形成符号化,教师提问语言既要顾及数学这种特点,又要结合学生认知特点,用自然语言表述要准确精练,不能含糊不清。比如:“观察这两列数列,发现了什么特点?”这个问题学生不好回答。究竟是问每列数列相邻两项之间的数量关系,还是指两列数列对应项之间的数量关系呢?还比如:“看到此题,你能想到什么?”这样的提问,学生也不好回答。教师发问时,问题尽量只说一遍,做到长话短说,如果问题太长可设计课件或用文字呈现。教师把问题说出之后,就不要再复述问题,以免使学生养成不注意教师发问的习惯。倘若某个学生没有听清教师所问的问题,教师可另行指定一个学生回答。

3.启发语

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好的教师善于启发学生发现真理。对于学生探究新知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加以引导启发,但绝不是告诉学生正确的做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循循善诱,用启发性的教学语言引导启发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从而帮助学生发现真理。如在除法教学中,“12÷7”,商到千分位时出现4,要求保留两位小数。这时,提问:“要求商保留两位小数,千分位上的4怎样处理?”这样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心理上会处于期待状态,产生一种渴望掌握知识的内在要求,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所学知识中去。

4.评价语

教育首先是一种保护,要保护好学生幼小心灵里迸发出的每一点火花,即使是异想天开的念头,也不要简单地加以否定和斥责,用语言点燃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我觉得教师评价的语言应多一些儿童化的语言,多一些幽默化;多一些鼓励的语言;多一些肯定、激励性地语言。

二、无声的美

无声,即态势语言。何为态势语言?以人的表情、体态和动作进行思想交流和手段,便称之为态势语言,又称体态语言。课堂中可以运用哪些具体的态势语言呢?我们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首先是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老师上课时的目光应该是让每个学生都觉得老师在看着自己,在和自己说话。这样学生就不容易开小差。当个别同学上课时调皮时,如果老师专门制止,就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遇到这种情况,最好是采用眼神这种形体语言来解决。以严厉的目光紧盯着对方不放,示意他不可以再捣乱,否则后果自负。不同的眼神可以传达出不同的语言。其次是面部表情。教师如果善于调节并用丰富的表情说话,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一位成绩不算理想的学生答对了一个问题,教师给他一个赞许的点头、肯定的目光,在他的心中可以产生很大的力量支持他以后勇于发言。最后,教师丰富的肢体动作和教师的语言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

小学二年级教学《初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10根小棒,平均分给小朋友,可以怎么分?老师在讲解分一分时,可以通过简单的手势,双手合起,然后摊开,再利用眼神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从老师的身上得到肯定,会激发分一分的兴趣,为下面动手分小棒的环节打下基础。在教学余数这个环节,处理余数时,老师做一个疑惑的表情:余数怎么办呢?做一个放在一旁的简单手势,会激发学生探究有余数算式写法,让学生知道余数不是不写,而是写在商的后面,从而直观地认识到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以自己出色的有声语言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还要力求配合恰当合理的无声语言向学生传递信息,从而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上一篇:加强数学素养,还课堂教学以生命的灵性 下一篇:捕捉意外生成,让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