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电气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时间:2022-05-18 01:00:10

智能建筑电气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2-0121-01

摘要:智能建筑是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电脑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对各种设备的自动监控信息进行分析、正确判断和处理。本文就我国智能建筑中电气施工的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建议性的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施工;技术;问题;对策

建筑电气设计的范围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只分强电与弱电,弱电施工图当时一半只包括电话、电视。90年代中后期,随着高层建筑的推出,功能要求的提高,一些地区建筑弱电的设计也应功能的需要扩展了范围,特别是为了满足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联网运行地需要,首先推出了综合布线弱电工程;智能化建筑的概念也在电气专业圈内推出,并有相应的工程付之实践。

1 智能建筑中电气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1.1 整体水平有待提高。智能建筑电气技术应用的整体水平不高,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化水平很低,相关技术产品尚不适应市场需求与合理滞后的矛盾,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建筑电气技术硬、软件产品。许多建设单位对智能建筑电气技术的期望值过高,设计人员因不熟悉智能化电气设备的技术与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方法,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竣工后出现应用效果差的问题。

1.2 施工规范有待健全。近年来,由于智能建筑电气技术发展迅速,相关设备与系统的规范和标准尚不健全。在建筑电气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质量监督、验收等环节,缺乏相应配套的标准规范和技术法规,不少智能化电气设备验收时无测试、无规范、无标准。

2 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

2.1 电线管道的敷设。针对以上情况,在施工中应该采取以下的技术措施进行应对:①电缆导管的弯曲半径大于或等于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要符合规范要求。②绝缘导管在砌体上剔槽埋设时,应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保护层厚度大于15mm。③当非镀锌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焊跨接接地线;当镀锌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用专用接地卡固定跨接接地线。④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全长应不少于2处与接地或接零干线相连接;非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铜芯接地线,接地线最小允许截面积不小于4mm2;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不跨接接地线,但连接板两端不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⑤电缆在桥架内敷设时,其首端、末端和分支处应设标志牌;桥架内电缆的填充率不得超过60%;电缆敷设要排列整齐,分层摆放,水平敷设的电缆,首尾两端、转弯两侧及每隔5~10m处设固定点,敷设于垂直桥架内的电缆固定点间距为:全塑型电力电缆不大于1000mm,其余电力电缆不得大于1500mm,控制电缆不得大于1000mm;电缆敷设时应留有适当的余量。

2.2 弱电系统的安装。弱点设备的安装是智能建筑与一般建筑电气施工的不同之处,和强电设备相比,电子、通讯等智能设备属于连续不间断工作的重要负荷,需对智能设备准确划分用电等级,采取相对应的供电措施,用以保证设备用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结构化综合布线时应根据不同系统、不同的传输距离选择不同的传输线缆,既要保证数据、图像等的传输质量,又不能造成浪费。在布线时要遵循EIA/TIA-568、ISO/IEC-11801国际综合布线标准等,选用最佳性价比的布线产品,根据现场世纪情况,选择最合理的布线方式。

3 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的安全防护措施

智能化建筑不同于一般的建筑,建筑中线缆密布、系统设备繁多,微电子装备复杂,而且防护能力薄弱,如果不能保证对系统的安全防护,会极大程度上影响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运行。为了保证智能化系统和电气设备安全正常运行,必须要采取专门、特殊的安全防护措施加以保护,智能建筑安全防护措施主要有防雷、接地、抗干扰三种保护手段。

3.1 防雷保护措施。要设置天线防雷措施,将天线装置建筑物顶部,必须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在一起,而且连接点一定不要少于两处,如果天线的突出部分超过了大楼的防雷范围,要装设独立的避雷针,避雷针要与天线避雷接地装置进行可靠连接。为综合防雷,天线宜装高天线馈线系统避雷器。此外,进出建筑物的备种金属管、电缆、引入线应在进出处与大楼防雷接地装置相连;电缆进出线应在进出口处,将电源金属外皮、钢套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如电缆转换成架空线,应在转换装置避雷器;对于信息系统和电源系统应该针对具体情况分级别保护。

3.2 接地保护措施。智能建筑的接地保护系统应该采用TN-S系统,该系统属于三相四线加PE线的接地系统。具体措施为:可采用独立接地,将防雷接地与直流接地和保护接地分开,主要目的是为了排除干扰源,为了安全起见,接地系统的距离一定要大于20m,而且它们的接地极与地线之间要保持绝缘,绝缘电阻应在2MΩ以上,接地电阻小于4Ω。或采取联合接地措施,将各种接地通过接地线将各种接地装置连接在一起。

3.3 智能建筑抗干扰保护措施。在建筑物建筑群以外的自然环境和建筑内部设备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电磁干扰,电磁干扰将会使智能化系统设备产生误码、错码,产生误动作,使信号系统受到污染、产生噪声。强大的脉冲干扰还会导致电子器件、设备的损坏;在实际工作中,使设备性能下降、无法工作的理象时有发生,因此,必须净化建筑物电磁环境,防止杂散电磁波干扰以及提高建筑物内系统和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抗干扰成为建筑智能化系统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常见的防干扰措施主要有主动治理和被动治理,主动治理是针对干扰源本身实施的措施,被动治理是通过外加滤波器达到抗干扰目的的措施。

4 结束语

为了提高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的总体水平,专业设计院应与甲方及时沟通,编写标书,参加招标、评标等工作。发挥专业设计院的技术优势。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系统集成的具体实施,应从使用功能角度出发,切忌浪费资源,增加投资。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实施准确有效的动态控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参考文献

[1] 卢彬.论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施工中的常见问题[J].中国勘察设计,2008.04

[2] 吴述友.浅谈智能建筑电气设备安装技术[J].广东建材,2008.09

上一篇: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探究 下一篇:谐波在民用建筑配电系统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