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技术的改造

时间:2022-05-18 11:29:24

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技术的改造

摘要:水利工程作为一个国家的基本建设项目,是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工程。作为一个有着8亿农民的农业大国,我国一直非常重视灌区节水技术的发展。本文主要对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技术的改造展开讨论。

关键词:水利工程;灌区节水;节水措施;技术改造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引起的用水量增加,使社会用水结构和水资源供需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使本不富足的淡水资源变得愈加紧张,工业与农业争水、生产与生活争水的现象越来越多,供需矛盾不断加剧,大量的农业用水被挤占,农业生产的水资源环境越来越差,农业的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粮食生产与供应的安全受到挑战。

一、节水灌溉的涵义

节水灌溉是相对于过去实行的传统的、粗放式的灌水技术而言的,是根据作物的需水规律和当地的气象水文与土壤条件,在充分而有效利用降水和土壤水、保证作物增产或不降低产量的前提下,通过工程的、农艺的、生物的和管理的措施,适时适量灌溉,减少灌区的灌溉用水量,获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灌水技术。不能将节水灌溉简单的理解为就是减少灌溉用水量,它实质上是通过多种技术措施的组合运用,提高作物对降水和土壤水的利用效率,降低作物的蒸腾和棵间蒸发,减少无益耗水,从而实现灌水量的减少。从我国目前的灌区工程现状来看,通过渠道防渗、实行管道输水、推广喷、微灌是当前一个时期的主要节水途径,但从灌区发展的远景来看,通过加强引用水管理、科学调控、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对天然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节水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应是主要的持续的节水途径。节水灌溉是一个针对性较强的概念,任何一项灌水技术的直接影响范围都只能是某个灌区。

二、节水灌溉技术改造对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

1、经济效益

灌区节水技术改造,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用最少的投入达到最大的灌溉目标,实现高效增收的目的。为国家经济发展,农民增产增收,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举例来说,过去的灌溉技术,水资源在运输过程中会因为蒸发、渗漏流失一部分,造成成本提高,效率低下。新的灌溉技术和设备材料更新改进后,则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水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经济效益自然就增高了。

2、社会效益

水利工程是一项关乎民生国计的重大项目,是国家保持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灌区节水技术改造,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也促进了社会稳定、人民安定团结的和谐局面。

3、环境效益

在全球水资源紧缺的形势下,节约用水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更应该在工业、农业等各领域普遍重视。灌区节水技术的改造,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节约了水资源,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节水灌溉技术及对策措施

农田灌溉涉及工程、农艺、生物和管理等多个方面,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灌溉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对灌溉节水目标要求的提高,任何单一的节水技术已不能满足节水、增产、增效、节能、省肥、省工、改善生态环境与水环境的需要,农业节水技术呈现多学科交叉、各单项技术互相渗透综合运用的发展趋势。因此实行节水灌溉,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增加农作物种植效益、改善环境,不是简单地通过一项或几项工程措施的简单叠加所能达到的,而必须依地、依水、依作物,通过建立包括合理利用和调配水资源、建设节水灌溉工程、推广节水型农艺措施、加大节水品种培育和实施节水型管理技术等相结合的综合技术体系,才能实现农业节水、增产、增收的目的。

1、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又可分为输配水渠系节水和田间节水,包括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畦田改造以及平整土地等,主要是通过减少渠道渗漏及田间深层渗漏、减少渠系及田间地表蒸发,提高渠系水和田间水的利用系数,实现节约用水、节约耕地的目的,喷微灌技术还可以维持田间的土壤结构,提高灌水的均匀度,为农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水分条件。

2、非工程措施

(1)农艺节水技术。主要包括耕作保墒技术、地膜和秸秆覆盖技术、化学调控技术、作物栽培技术、作物套种与间播技术、土地免耕、水肥耦合等。

(2)田间灌水技术。就是采用膜上灌、膜下灌、间歇灌、波涌灌和交替隔沟灌(分根交替灌)等,采用节水型灌溉制度、非充分灌溉制度、降低土壤计划湿润层的最大含水率等,减少土壤渗漏,控制土壤的湿润区域和深度,降低蒸发与蒸腾耗水。

(3)生物节水技术。主要是指依据区域水资源和光热资源条件,选育作物节水抗旱良种,选择推广适合于灌区水土资源和光热资源条件、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作物类别与品种,优化种植结构等。

四、灌区节水技术改造的具体措施

1、改革灌区管理体制

当前的水管理体制,在整体的水资源管理和各地方灌区用水的管理,都存在一定不利于节水的问题,其中水权指标分配、田间灌溉用水定额等问题是比较普遍的。制定灌溉用水定额机制,增进量水测水设备、改变计收水费的方式,是对灌区节水改造所必须进行的改革。在灌区节水管理上,既要对用水权进行控制和监管,又要对基础的制水重视起来;既要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又要实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的地区,上游水源充足的地区利用地理环境的优势对水资源随意浪费,而处在下游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则严重缺水。这种现象如果不加强管理,节水灌溉就只是空谈。

2、灌区改造技术

(1)以渠道衬砌、渠系及建筑物配套为重点。针对灌区渠系渗漏损失量大、渠系及建筑物不配套的现状,根据灌区实际,加大渠道的衬砌力度,做好灌区渠系及建筑物的配套,设置测水量水设施,减少灌水的渗漏损失,杜绝偷水灌溉、渠系及建筑物跑水与漏水,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

(2)以井保丰、井渠结合、井库联合调度。受黄河调控力度加大和降水量减少、工业与生活用水量增大的影响,灌区可引用地表水量被挤占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因此在灌区发展过程中,应根据区域水资源状况,按照宜渠则渠、宜井则井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计划,强化灌区内水资源优化配置,坚持走以井保丰、井渠结合、井库联合调度的路子。

(3)搞好渠系调整,增强调控力度。本省的灌区,绝大部分都是老灌区,都有30a左右的发展历史。为了用水方便,各乡镇、村都想在干渠上开口建闸,独自分水,有的甚至一家农户也想独自建闸分水,众多的分水口门给用水的分配、调度和管理带来很大困难,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水费征收和下游用水的困难。为改善灌区渠系布置现状,增强管理、调控能力,扩大有效灌溉面积,要搞好渠系调整、合并。

(4)搞好土地平整,改造沟、畦尺寸。土地平整程度是影响地面灌水技术和灌水质量的重要因素,对缩短灌水时间、提高灌水劳动效率和节水增产也有重要作用,灌区改造的过程中,要搞好土地平整,同时应争取实现激光整平土地。结合土地平整,改长畦为短畦,改宽畦为窄畦,提高灌水均匀度和灌水效率。

(5)改面灌为局部湿润灌。局部湿润灌溉,既能减少土壤蒸发量,也可以提高田间土壤水的利用效率,较好地改善作物根区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深扎,有利于根系利用深层土壤储水,节水可达30%以上,增产8%左右。

(6)改进放水方式,发展间歇灌溉。间歇放水可以使水流呈波涌状推进,借助土壤孔隙的自动封闭能力,在土壤表层形成一薄封闭层,加快水流推进速度。在用相同水量灌水时,间歇灌水流前进距离为连续灌的1~3倍,减少了深层渗漏,提高了灌水均匀度。

结束语

水利工程技术的改造工程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在各个环节审视自身的不足,从思想根源上把这项事业重视起来,从技术和管理上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成为利国利民的好事。

参考文献

[1]赵飞,谢瑞.浅谈灌区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趋势[J].中国西部科技.2011(1).

[2]曹红,闫凤容.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实现可持续发展[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7,13(2):135.

[3]李小红,杨侃.基于鼓励性的水价体制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6,33(1):78-81.

上一篇:建筑电气设计节能技术应用探讨 下一篇:关于房屋建筑设计中的节能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