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思考 抓住关键

时间:2022-05-18 07:41:58

学会思考 抓住关键

随着新一轮的课改的深入,教材内容逐渐丰富,涉及面也越来越广。现在的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材就是如此,具体表现在每一课时都存在一定坡度与难度,要实现教学目标,要求老师必须更具创造性的设计教案,包括学生作业练习要更具层次性。本文借助《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表达笔者的一些想法。

一、探究是学会思考的方向

1.探究的意义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之中。”因此,数学教学要努力建立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让学生亲历发现的过程,已不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其本身就是教学的重要目的。

就这节课笔者上了三个班级,这三个班级的学生的思维都各不相同,每上一个班级都有不同的感受,深刻意识到数学是一个活动的教学,针对前一次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修改,然后再实践到另一个团体中,融合新课标的理念力求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

2.探究的方法

在“数学也是一门语言”这一环节中,笔者直接截取了问题,在部分提示下学生先和同桌说,接着叫生回答,若有卡住的时候就要用言语鼓励他们,帮他们回忆怎么思考,有了教师的期待学生会表现得很出色。通过采用独立说、小组说、齐说三种形式的结合,笔者发现说能让学生更会思考,更有前进的勇气,无形间提高了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师生的互动也就这样达到了,不求精华,只求真实。

在练习环节,让学生及时反馈,利于新旧知识的融合。笔者主要做到与全班一起探讨,抓住问题的本质,思考问题更深入,那么这样的判断题就有意义了,不只是对与错的意义更主要的是学会了另一种学习的方式。有时候数学不只在于笔头练习,教会学生在头脑中练习也是相当重要的,再加之语言表达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第二类型是应用题,采取比较实际的问题--小明去逛家电,这样增强学生的经济常识,并由此提出了与本堂课有关的数学问题。学生采取口答、笔头练习相结合的形式较好地完成了。笔者开始启发:你们还能提出别的问题吗?这又是发挥学生创造性的地方,不断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发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且让其余学生解决该同学提的问题,学生们都积极参与到这个充满体验成就感的活动中,进一步巩固了新知。

二、细节决定数学思考的习惯

教师的专业素养在于不断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笔者也不断挖掘课堂中所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

(1)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必要的预习对课堂新授的进行有一定帮助,而且学生也能易于吸收消化,但还是存在部分主动性不够的学生。

(2)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不高,转化能力不全面。

(3)学生的数学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欠缺。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笔者大力提倡学生要敢说、会说、能说。虽然数学与语文的侧重点不同,但达到的教育目的是一样,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数学这门课充满着理性美,它需要严谨的语言,每一句话都蕴含密切的关系,它不需要华丽的修饰,只要简单的几句就能诠释,但这简单的几句话是需要周密的思考后才形成的,它需要学生去发现去研究其中的联系,头脑中积累一定的经验后就能较容易解决,需要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去思考。通过想、说、写等方法基本上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大多数学生初步掌握了这类问题的思考方法。对于少数认知能力相对差的学生则需在课后进行辅导,应当来说对于这样的应用题做不同形式的练习能很大程度上提高解决能力。

三、预习是学会思考的点缀

为什么要鼓励学生预习?一是因为六年级教材有一定难度,预习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教材的重点,从侧面来说能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未教授的情况下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新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智力水平。二是在预习的前提下,教师开始点拨,步步引导学生思考方向,使学生的思考更加周密,并且能时时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展开、延伸。针对那些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则要结合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本节课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要求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学生的观察、验证、归纳、类比等数学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同时体现“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发现、体验成功、健康发展”的教学思路。在整个知识探索的过程阶段,重视学生的体验,通过各种方法的比较、体会,培养了学生的优化意识。在练习的设计上,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题,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落实了“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教学理念。

【作者单位:昆山市千灯中心小学校 江苏】

上一篇:“‘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学导结合’导学式课堂... 下一篇:学习是游戏,游戏是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