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与网络化环境下图书馆信息共享服务研究

时间:2022-05-18 07:38:54

数字化与网络化环境下图书馆信息共享服务研究

[摘 要] 本文对数字化与网络化环境下图书馆信息共享服务、网络信息安全等进行了调研和分析,阐述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关键词] 数字化图书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 G2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5-74-4

Research on Library Information Sharing Service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Digital and Network

Yu Hong

(Henan Industrial and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 In this paper,under the digital and networked environment, library information sharing service,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so on have been carri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e necessity of library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was expounded.

Key words: digital libra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悄然来临,人们的生活、工作、思维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云技术、物联网的兴起,更是加剧了大数据技术的革新,推动着信息共享服务的变革。20~39岁年龄段的人是关注互联网的主体人群。这部分群体是整体社会的主要劳动力,身兼多个社会角色,同时这类人群接触互联网的时间较长,大都为“互联网原住民”与“互联网一代移民”。“古人是居不可无竹,如今居不可无网络”正是他们的生活的真实写照。与良好的互联网依存关系促使他们将互联网作为最直接的信息共享途径。事实上,大数据正影响着信息共享服务体系的每个层面,变革着当下信息共享服务的方式[1]。

信息共享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重心,是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最终目的。读者对图书馆的印象、认识、利用及满意程度大多数都是通过信息共享服务工作来体现的。信息共享服务水平可集中体现一个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水平。信息共享服务水平应主要由读者评价,是通过读者调查来体现的,即读者调查,为了解图书馆对大学生用户信息资源共享的影响,本研究以对龙子湖大学城2013和2014级本、专科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实验课中,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调查问卷。

1 信息资源共享调查

(样本总数400份:有效填写306份)

数据与分析:

1.1 您认为影响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因素有哪些? [多选题]

1.2 您认为下列哪些途径可以使得高校图书馆资源得到充分共享? [多选题]

2 信息需求行为

(样本总数330份:有效填写204份)

2.1 您利用信息资源的主要目的? [多选题]

2.2 您最常利用的信息资源的类型有哪些?[多选题]

2.3 影响您信息获取的因素有哪些? [多选题]

2.4 您平时在信息获取与利用中较偏向哪种类型资源? [单选题]

2.5 在您获取的全部文献资源中,外文信息的比例为: [单选题]

3 信息查寻行为

(样本总数330份:有效填写204份)

3.1 您获取信息最主要的信息源是:[单选题]

3.2 获悉图书馆最新资源的途径: [多选题]

3.3 获取专业信息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多选题]

3.4 您常采用的信息查询方式有哪些?[多选题]

3.5 查询信息遇到困难时,您会如何寻求帮助? [多选题]

3.6 您在选择检索工具时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多选题]

3.7 您经常使用的检索方式有哪些? [多选题]

3.8 您在使用数据库或搜索引擎查询信息时,会预先制定检索策略吗?(单选) [单选题]

3.9 当检索结果过于庞大,您会采取什么样对策和措施? [多选题]

3.10 您在使用信息资源时遇到的问题: [多选题]

3.11 您最喜欢的图书馆服务内容:(单选)[单选题]

3.12 图书馆无馆藏时,您获取全文文献的主要途径: [多选题]

4 调查结论

从总体上讲,高校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大多数大学图书馆均与其他单位开展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活动,在技术上和管理上为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1 搭建共建共享网络平台

搭建共建共享平台是构建信息资源体系的基础,是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通过各成员馆所在高校的网络中心实现高校图书馆之间网络的互通互联,建立龙子湖大学城图书馆门户网站,建立资源共享各项管理工作运行、读者服务和信息的平台。

4.2 协调采访

目前,就传统纸质文献而言,龙子湖大学城各高校图书馆在藏书的数量、质量、知识结构体系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以前本着自给自足的自主采购方式使许多书刊重复收藏、重复订购,造成复本量大而书刊品种少的局面,不仅有碍信息质量的提升,而且造成本来就紧张的购书经费浪费。这不但违背了发展龙子湖大学城的初衷,也不利于扩展自身的发展空间和提升自身的社会价值。只有在相关政策和制度的保障下,走协调采访之路,才能使龙子湖大学城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合理化,使教学科研所需的信息有保障。

其次,数字资源的购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电子型文献的最大优点就是多用户同步共享,但是,它对现代技术条件要求较高、价格昂贵、投资大。因此,诸如超星中文电子图书、书生之家电子图书、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图书馆必购的数字资源没必要各馆重复购买,应在龙子湖大学城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委员会的统一协调下,实现共同购买,共同使用[2]。

4.3 合作编目

合作编目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基本条件之一,也是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的需要。只有开展合作编目才能对文献资料进行统一的加工著录,促进文献工作标准化,为建立龙子湖大学城联合书目数据库和公共查询系统打下基础,实行龙子湖大学城馆际互借,实现资源共享利用。

4.4 共建各类特色数据库

龙子湖大学城文献信息资源联合保障系统内各馆应立足馆藏文献资源的特色,积极开发各馆的特色数据库,通过统一的工作平台和检索系统进行整合,在龙子湖大学城范围内实现特色资源共享。

4.5 中外文书刊的馆际互借

馆际互借互阅是龙子湖大学城图书馆开展资源共享的基础工作,是最容易实现且效果最明显的项目。在统一规划下实现借书证“一卡通”,实现龙子湖大学城内“网上预约、通借通还、送书到馆、资源共享”。

4.6 开展文献传递服务

通过复印、电传、邮寄等方式实现对纸型文献的介质传递服务,通过Email和建立文献传递专用服务器等方式实现数字化资源的网络传递服务。

4.7 开展联合参考咨询

由各馆推荐咨询馆员组成联合咨询馆员,通过电话、Email、面谈以及在线咨询等形式,重点面向联合体内读者提供联合参考咨询服务,逐渐建立起FAQ专家知识库。

4.8 联合开展主题活动

开展主题书展、书评、新书通报、阅读辅导等读者阅读主题活动,开展学者讲座、文献利用培训、影视评介、书画展览等文化主题活动。

4.9 开展各成员馆间文献资源的调剂工作

各成员馆本着互惠互利、各取所需的原则,建立统一的馆藏文献调剂市场,充分利用各成员馆的富余、闲置文献资源,发挥更大的馆藏效用。

4.10 发挥图书馆资源优势

4.11 加大对图书馆职能的宣传工作。

4.12 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4.13 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信息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 莫亚之.公共图书馆消除数字鸿沟的作用与策略刍议――以美国公共图书馆的成功实践为借鉴[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

[2] 申丽君.刍议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升级转型[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上一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何改进通关便利化 下一篇:财政性科技经费监管体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