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驱动法”的VB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5-18 05:37:02

基于“项目驱动法”的VB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目前国内职业教育VB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设计不合理、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等问题。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基于“项目驱动法”的VB课程一体化教学通过项目内容选题、项目分析、项目展示、项目实施、项目评价、项目总结的教学设计过程,提高VB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项目驱动法 VB 一体化教学

“VB程序设计”是目前职业学校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学会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界面的程序设计方法,为今后深入学习其他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但目前国内多数职业院校VB课程存在诸多问题:教材设计不合理,理论性太强;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零碎容易遗忘;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等。据此,本文提出基于“项目驱动法”的VB课程一体化教学,以提高VB课程教学效果。

一、基于“项目驱动法”的VB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

VB课程的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以VB为工具进行系统开发的过程。一体化设计是指在项目驱动法的大前提下,采用项目驱动法打破课本原有界限,对整个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处理,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作为一个项目,每个项目再分成若干次课堂教学内容,将理论内容融合到组成项目的操作中,每次课堂教学教授一种工具或方法。这样以实际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项目设计开发的实际训练,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教学中所有项目案例的总和要尽量覆盖预定教学目标的各个知识点,如此则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种类多样的项目群,构建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布局。当所有项目任务完成后,知识点也就全学完了。

一体化设计过程具体如下:

(一)项目内容选题:根据相关知识点,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有实用价值的项目。

(二)项目分析: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教室的优势,教师边讲解边操作,将要完成的项目任务形象、生动地演示出来。学生观察程序的运行情况,根据运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该项目任务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三)项目展示:将项目分解成几个任务,利用课件展示,布置任务。

(四)项目实施: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情境,抓住本课中心,浓缩教学内容。教师精讲完毕后,立即让学生上机实践,学生可以独立或小组协作操作项目任务。这期间,学生会遇到一些问题,对个别问题可作单独辅导;对共性问题,可由教师统一示范,集体解决。通过上机操作实践学生可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同时理论知识又指导操作实践,两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五)项目评价: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以完成项目任务的情况为依据,进行学生自评、组员互评、教师点评三级考核评价,形成学生的综合成绩。通过评定让学生明白其设计的优缺点,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使其认识到差距所在。这一阶段还可以进行作品欣赏或方法交流,让学生在思路上得到一些启发。

(六)项目总结:每次操作完成一个项目任务后都要归纳总结:在操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应该改正和注意的地方,这些主要由教师查漏补缺;梳理项目任务中用到的理论知识、重点和难点,形成知识体系,并将知识体系用幻灯片等形式显示在屏幕上。

二、“项目驱动法”在VB课程中的实际应用

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VB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编程的基本思想、基本算法与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重点掌握以数据库为数据源的简单信息管理程序的编写,并形成良好的编程习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人在教学中突出“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思想,以及根据课堂教学12字标准――“能力目标、任务训练、学生主体”来设计教学环节;使用“项目教学法”,设计相关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教材为基础、以学生能力实践为主线,开展模块化项目教学法;将着眼点放在动手操作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打破教材原有界限,将零碎的知识点应用于一个实践项目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项目,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了解VB的实用价值,提高学生对本软件的学习兴趣。

以下是本人在VB课程教学中设计的几个贴近生活的比较实用的项目(见下表),利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项目中的分解任务,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

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应用,突破以知识点的层次递进为体系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问题引导、项目驱动、实训为主、讲练结合、(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使学生在学习每个新知识点时,都有一个完整的、实际的项目作为知识的联想和应用载体。

三、基于“项目驱动法”的VB课程一体化教学效果分析

1.教学效果显著

采用基于“项目驱动法”的VB课程一体化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做中学”“边做边学”,通过学习学生能较好地完成项目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获得成就感,调动了其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教学内容以项目任务为中心被组织时,这就始终在提醒学生,这些内容是与项目任务紧密相关的。这样,学生就会意识到,掌握理论知识仅仅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有效地完成项目任务,这就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3.提高了教师科研能力

在“项目驱动法”的VB课程一体化教学中,在项目内容选题项目分析项目展示项目实施项目评价项目总结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中,教师由原来的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以制作相关项目的步骤开展教学,并与学生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实践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板块三串”教学思想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 下一篇:文化图示与英美文学赏析能力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