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2-05-18 01:12:48

浅谈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显现出对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校长,作为教师队伍的核心,学校的灵魂人物,在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建设方面显得至关重要,主动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其作用的发挥,要求校长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专业能力和专业实践,而校长的专业理论和能力依赖于专业发展。本文从相关文献分析得出现阶段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适当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校长专业发长;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核心人物,不仅是该学校的灵魂象征,更肩负着教育学生和决定学校发展方向与目标的重大责任。因此,校长的个人素质对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知识结构、职业素质和道德水平等都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教育的效果。“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的小些,他关系到千百人的学业;说的大些,他关系到国家与学术之兴衰”,可见校长作为特殊群体的重要性。但如果校长的个人素养不够,没有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又怎么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吗,带领教师以及学校的发展?因此,实现校长专业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小学校长专业成长存在的问题

1.1缺乏系统完整的专业发展规划

系统完整的专业规划体系对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并且能够影响我国中小学的发展和国家的基础教育事业,因此,必须结合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中小学校长专业成长规划体系,但是,一方面,由于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对于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规划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作为专业成长的主体,校长自身也认识不到位。众多校长对此抱有不理解和无所谓的态度,更甚至存有多此一举的想法。因此未能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来推动校长专业发展规划体系的建立。

1.2存在众多管理和制度问题

1.2.1中小学校长管理体系不完善

我国对中小学校长采取的是行政管理的方式。虽然在1993年于北京和上海等地开始实施校长职级制,随后相应出台一些政策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但由于是试行,大部分地区持保留观望态度,仍然采用行政管理方式。究其根本原因是中小学校长职级制还没有发展成熟,单凭行政力量还不能解决诸多现实问题,比如校长职级具体怎样划分、不同级别的薪酬如何确定、与校长级别相对应的选拔、考核、激励制度应该如何配套改革,最终导致中央政府决策和基层实际情况的差别,从而带来改革受阻。

1.2.2中小学校长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随着我国现代教育的不断进步和社会要求的不断提高,原先的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要求已明显处于滞后状态。单从学历来看,小学校长的学历要求最低为中专,中学校长学历要求最低位大专,可看出我国对中小学校长的任职资格要求明显偏低,这明显与我国快速发展的教育水平明显不符。从校长的准入制度来看,虽然国家要求是校长持证上岗,但是就目前来看,大多数是先任职再获取资格,并且校长职业资格证书的发放对象只针对已入职校长,存在不合理性。

在校长晋升方面,校长专业教育和校长的管理制度应该是相互协调的,只有在校长专业教育合格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晋升,即校长只有在接受了完整的职前教育并获取了相应的任职资格后才能走上校长岗位。但是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校长只要通过了行政部门的考察,接受过基本的校长培训后就可以走上校长岗位,对于持证上岗,在实际中更多的是“先上岗、后培训、再获证”,颠倒了正常的流程和顺序。在这一过程中,忽视了校长专业素质的发展。

1.2.3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制度不合理

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校长培训体制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传统培训模式,其培训投入、培训计划、课程体系、培训的组织管理和培训方式基本上都是按照政府的行政指令来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管是高等院校、培训机构,还是接受培训的校长都不承担提高培训实效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培训的质量和实效难以保证。有些校长将参加培训看做是行政安排,存在“要我培训”的心理,而不是“我要培训”,因此缺乏自身的积极主动性。

二、中小学校长专业发长的应对策略

2.1中小学校长:强化专业发展意识,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中小学校长多是教师出身,他们在教育一线取得突出成绩或作出巨大贡献,从而走上学校管理岗位。他们在教育岗位上拥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这为学校的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也会有部分中小学校长对过去的经验过分倚重,从而忽视自己的专业成长规划。不论是从我国的中小学的发展还是校长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来看,都必须要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校长对专业成长规划的认识,这是校长不断完善自身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此外,优秀的校长必须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完善,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开拓。

2.2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目标规划,加大支持力度,完善培训体系

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必须要依靠科学的规划,教育管理部门在推动中小学教育的发展,首先应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行合理全面的规划,将校长专业发展纳入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规划中,同时,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发展也要依靠国家的政策支持,对其重视,并通过法律法规和行政手段加大扶持,从而营造良好的氛围,从而保障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其次,选好用好校长。校长队伍的建设是校长专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国家明确规定要不断改革校长的选拔制度,推行聘任制,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或在校内民主选拔中小学校长队伍,确保选拔出优秀的人才,为中小学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通过校长的聘用,推动校长专业素质的不断开拓,保证中小学管理的专业性。同时,需加强对校长工作的监督和评价。校长专业成长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也需要相关部门的监督,其监督力度也可适当加大;还需完善校长的评价机制,通过科学合理的评判来引导校长的专业发展,既能保证校长的专业发展受到重视,更要确保校长的专业成长符合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

校长培训作为提升校长专业知识、专业理念、专业技能等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校长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推动中小学校长的专业成长,就必须要结合校长成长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培训课程,创新不同的培训方式,从而保证培训的效果,促进校长的专业成长。

提高对校长培训的认识,树立能力为本的培训理念。校长的专业发展不仅是专业理念的提升,更是专业能力的培养,校长的职业有其突出的实践性,校长培训的目的不仅在于校长学习了多少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校长学会在实践中进行反思和学习,掌握自身专业成长的能力。因此,校长的培训,要以能力的提高为基本向导。

针对校长的不同发展阶段,进一步调整更新中小学培训的内容。虽然校长的专业成长具有一定的共性,但是作为个体,身处不同的环境,其发展又具有独特的个性,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来设置培训内容,并且在内容的设定上,要充分尊重校长的专业成长规律,在培训过程中中,要结合不同的个体开展有效实用的培训,从而确保培训的适用性。

创新培训方式,完善校长培训的多样化体系。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理论讲授和专家报告为主要形式的传统培训方法显得较为单一。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起灵活多样、科学有效的培训体系。因此,培训机构要结合发展形势,借助信息化手段,推动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现代化、科技化,为中小学校长培训多样化体系的构建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杨东升.关于小学校长专业化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5

[2] 雷丽珍.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03.

[3] 余淑云.论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与校长培训[J].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2004(1)

上一篇:浅谈教师心理健康 下一篇:教师心理压力以及调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