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镇中学的作文教学

时间:2022-05-17 11:55:48

浅谈乡镇中学的作文教学

摘要: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份,它是语文水平和素质的重要尺度和综合表现。乡镇中学由于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原因,作文教学水平比城市中学偏低的 现象较为普遍,教师要想法改变这一现象以提高乡镇作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乡镇中学如何作文教学

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份,它是语文水平和素质的重要尺度和综合表现。乡镇中学由于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原因,作文教学水平比城市中学偏低的 现象较为普遍,导致教师怕改作文,学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效率低,学生作文水平低,这无疑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如何改变这一现象以提高乡镇作文教学 的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我根据乡镇中学的特点,谈谈我的几点认识。

一、乡镇中学生作文现状及原因

在乡镇中学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改作文;乡镇中学生与城市同龄学生相比作文水平存在相当差距。乡镇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作文教学中老师付出了大量的艰辛劳动,命题、指导、批改、讲评尽心尽力,课上精心指导,课下面批面改苦不堪言。尽管如此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缓慢,甚至出现滑坡现象,更有甚者连小学生的作文水平都不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1、乡镇比城市闭塞,学生接触的事物少;2、家长意识落后、经济滞后对孩子教育投资较少,学生课外阅读的书匮乏;3、乡镇中学的老师由于多种原因投入在教学上的精力不是很充分;4、学生父母的文化水平底或者是留守儿童导致对学生关心不够等原因造成了学生作文水平底;5、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下,大多数家庭出外打工,家里无人照管孩子,孩子的教育就成了个大问题。

二、乡镇中学生作文教学如何走出困境

1、坚持“只写了解的东西”的原则

自己了解的人、事、物容易写得生动具体。道听途说的材料一进入文章就会出现破绽。因此,乡镇中学作文教学只有立足于乡镇,让学生描写自己了解的乡镇生活才 能走出困境、乡镇的世界虽然是朴素的,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样能够发掘出区别于城市的闪光点。

2、收集民间语言

“九月重阳,移火进房”讲的是气候变化的特征,比如“条条蛇都咬人,四脚蛇不咬人,毒气却大,三锤打不出个冷屁”等极富哲理的俗语。乡镇学生收集,交流这些语言,既能提高作文的生动性,又能积累素材。

3、写乡镇生活日记

乡镇学生自有玩乐的地方,上树摘果、下河摸鱼、养鹅赶羊等给他们带来深切的感受。在教学中,语文老师还应鼓励他们体验生活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农活,然后 记录下来,在老师的带动下相互讨论,在劳动中,你做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以达到拓展范围的目的,这样一篇富有生活气息、富有童 真童趣的文章便产生了。

4、广泛阅读,提高写作兴趣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写作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广泛阅读课外书,吸取前人经验,周末可以不布置作文,但可以到图书室借一些报刊、杂志,让学生带回家阅读,下周回来后述写阅读的内容效果会好些。其次收集乡镇素材。在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同时,要强调置身其中,五官并用,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来体验乡镇的乐 趣和特点,记录好只言片语,在真正写作时引用进去。腹中不空,成文便易,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也就调动起来了,兴趣有了,内容丰富了,乡镇特色也得到体现。

5、模仿走向成功

写作需要生活,需要思想,而中学生的生活面还较窄,思想尚不够成熟,还不可能形成一套具体的系统的对于写作以及对于生活的看法和观点.这样,他们在进行创造性的写作活动时,还需要广泛吸取别人写作的成功方法和经验,就像书法爱好者学习书法,先必须从临摹开始,中学生写作,也要从临摹开始,摹仿句子.段落,摹仿篇章.语言,摹仿结构 立意等。比如在给学生上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我就要求学生模仿第二自然段对自然美景的描写 及后面对捕鸟过程的精当的动词描写.在学习朱自清的《春》中让学生学习课文的结构模仿……这些模仿,为学生写作夯实了基础.青少年学生模仿能力很强,只要我们细心指导,一定会有很大收获。

效仿古今名家,把他们平时读书摘抄的资料,积累的优美的语句,有机的运用到相应的文章中去。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学生感到这样做,确实既丰富了写作材料,提高了写作技巧,又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整体写作水平。从而消除他们对作文的畏惧心理,大大激发作文的积极性。

总之,乡镇中学要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绝非易事,它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老师要立足于乡镇这一现实,提升自我,探求新路,引导广大的乡镇中学生写作文能有新意,有特色。

上一篇: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浅谈初中语文的研究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