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中团体辅导的实效性

时间:2022-05-16 09:56:43

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中团体辅导的实效性

摘 要: 新时期团体辅导为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和全新的思路,高校学生工作者如果能够认同团体辅导主张的“全人发展”和“学生为本”的观念,并掌握团体辅导的技术和方法,必将对提高学生工作的实效性大有裨益。

关键词: 高校学生工作 团体辅导 实效性

高校学生工作队伍是大学生成才成长的导航人,是社会思想政治规划的传播者、行为的培养人和引导者。学生的思想行为有一定的目标规范,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学生工作队伍的教育引导实现的,学生工作队伍的教育方法运用得得当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成败。因而,学生工作者的工作方式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教育的相对大众化,高校学生工作出现了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学生人数增多,管理人员相对减少,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思想出现多元化倾向,特别是网络的迅速发展,许多不可控因素的出现,使学生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挑战。高校仅仅依靠原有的那些学生教育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已明显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出现了被动、滞后的现象,因而高校学生工作的方式方法应有所创新和改变,应顺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当前大学生的思维特点,而引进团体辅导的方式方法恰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

一、团体辅导应用在学生工作中的现实意义

时代呼唤高校学生工作从“社会为本”向“学生为本”的回归。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长期坚持“社会为本”的价值取向,强调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政治思想教育的目的、内容高度统一,管理模式和方法也基本相同,要求学生个人服从组织。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们确实培养了大量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分子、栋梁之材,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以“社会为本”的管理思想使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张扬,创造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学生习惯于接受管理,而自我教育、自我设计、自我控制的意识不强,这与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相背离。

现在80后和90后已相继走进大学校园,这一代学生的个人意识和自主意识比以住任何一个时代的青年都更为强烈。高校学生工作传统的从学校的条条框框出发,要求学生去适应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和教育管理方式的做法就很容易脱离学生实际,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这表明高校的学生构成背景也要求高校管理理念回归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需要层次和需要结构,引导学生把个人的成才目标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统一起来,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各种可能创造的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在成才的动力,把工作实实在在地放到育人为本的工作价值目标上。学生工作必须面向每个学生,尊重、关心、教育、引导好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是通过创建接纳信任的团体氛围,鼓励和引导同辈团体围绕共同关心的话题,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使成员在充分地交流与互动中,分享多样化的观点和资源,并产生思想的碰撞和获得内心的感悟,从而达到澄清观念、提升认识、改变行为、促进人格健康成长的目的。团体辅导具有教育功能、发展功能、预防功能和治疗功能,尤其是教育和发展功能倍受教育界的关注。团体辅导恰好是一种强调尊重、理解、接纳为前提,在团体氛围中达到以成长为目标的教育引导方式,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为本”的回归。

二、团体辅导在学生工作中的实效性体现

团体辅导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大陆地区后,受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他们尝试用团体辅导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如人际交往训练、自信心训练、贫困生心理调节、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职业生涯规划等。由于团体辅导的教育和发展功能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相一致,为此下面通过对团体辅导作用机制的探讨,分析团体辅导方法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以丰富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的实效性。

(一)评价性的学生观与共情性的学生观。

在高校学生工作中,教师由于其特殊的角色地位,一般多持有评价性的学生观,即教师采用自己或社会的参照标准,去了解、评价、奖励和处罚学生。例如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教师考虑的是他所犯错误的性质与程度,以及如何进行批评教育、如何实施处罚等问题。不论何时,教师都处于居高临下的位置,是理所当然的教育者。而团体辅导则强调共情性的学生观。所谓共情,就是教师放下自己的参照标准,不仅设身处地地、客观地了解学生的思想与感受,而且能从学生的处境来体察其思想和行为,并能够充分表达出对学生的理解。持有这种学生观的教师,在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不是指责他,而是探索其行为背后的故事,考虑他出现这些行为的原因:或因学习不好,感到自卑而采取违纪行为以发泄不满或寻机报复;或以违纪行为吸引别人的注意,以证明自己的存在;或因家庭矛盾、人际矛盾而借机发作;或因对学习不感兴趣于是搞恶作剧来寻机取乐,等等。然后以宽容、理解的心态,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其分析产生违纪行为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后果,使学生自己认识到违纪行为不符合学校规则和社会规范,是不良的行为表现。

两种不同的学生观会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评价性的学生观反映出的结果正是令我们为之焦虑的学生工作实效性问题、师生关系问题,以及隐藏着的更深层次的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社会攻击等问题。共情性学生观则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被接纳、被关注的满足感和信任感,从心里感到老师对他的真诚与关爱,进而平静地接受老师的教导。显然,评价性的学生观已不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再以此观念指导学生工作必然造成学生工作的低效甚至无效。而共情性学生观主张的是将感情移入学生的内心世界,透过学生的眼光看问题,使面对困惑的学生由相信有老师陪伴他、信任他、关爱他,进而产生移情,相信、接受老师所持的观点。两相比较,我们的学生工作者应该摒弃传统教育中评价性的学生观,代之以团体辅导中共情性的学生观。

(二)“强制接受性”与“反省意识”。

所谓“强制接受性”,是指高校学生工作中以传统的“社会为本”的价值取向,只重社会要求,忽视学生心理发展需要;只重教育要求的正确性,忽视其接受性;只重共性要求,忽视个性指导等不良倾向。它强调让学生接受社会规范与社会要求,强调学生工作的“一致性”。这种学生工作理念将学生视为机械的、无生命的“接收容器”,一味地进行正面灌输,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忽视了能否接受教育的决定权在学生这一事实。“强制接受”的表现在传统学生工作中是最常见的,如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传统教育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而学生则必须接受学校的教育,顺从社会给定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模式,否则就是“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强制接受”的结果是学生产生了极大的阻抗,引起其本能的反感,使学生工作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团体辅导在目标上与传统学生工作的主张是一致的,但团体辅导不主张学生“必须接受”社会规范,而是通过团体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互动、分享,促其“自我反省”,达到教育目标。如同样是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团体辅导是通过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在比较、交流中不断地内省,以树立自己的价值观,了解他人的价值观,调整自己的价值观,由自己切身感受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多么重要。这种通过活动自己认识自己的“反省意识”,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肯定学生的价值,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基础上实现的。它的成功之处在于:一是使学生不再排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二是使他们认识到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品德教育不再是虚无飘渺、罩在头上的美丽光环,不再是假大空的说教,而是和我们每个人的工作与生活、成长与发展息息相关的,具体而又实在地存在着的。因此团体辅导中这种由于“反省意识”带来的效果给我们高校学生工作者以启示:学生工作若要取得效果,就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给予积极的无条件关注,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促使学生在德育活动中通过互动、通过反思,实现自我成长与发展。

(三)刻板性教育与团体辅导的多样性、灵活性。

学生工作越来越难搞,教育方法似乎穷尽了,这是学生工作者共同的感受。究其原因,是我们太忠实于传统的学生工作观。我们的观念没有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导致工作方法也未能有更多的变化,仍然以灌输、说教、规劝为主,处处体现出教育方法的刻板。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里。这种刻板的教育方法难以奏效是显而易见的。团体辅导则是辅导员(或学生工作者)将教育目标或意图渗透在适合大学生的各种有趣的活动之中,学生在团体活动中彼此启发、相互反应、支持鼓励、气氛感染,总之通过充分地互动,探讨自我,并尝试改变行为,学习新的行为方式和接受新的观念,促进自我成长。它不是靠说教进行思想教育,而是通过这种看似轻松娱乐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充分互动、分享,自觉反思,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总之,团体辅导为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和全新的思路,高校学生工作者如果能够认同团体辅导的主张“全人发展”和“学生为本”的观念,并掌握团体辅导的技术和方法,必将对提高学生工作的实效性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孙时进,范新河,刘伟.团体心理咨询对提高大学生自信心的效果研究[J].心理科学,2000,1:77.

[2]杨眉.大学生健康人格塑格――一种促进心理健康的模式[Z].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7.

[3]樊富珉,王冰.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2:75.

[4]姜敏敏,李鲁.团队理论在医学生社会实践中的运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1:14.

[5]观锐园,樊富珉.10名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训练前后16PF测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7:483.

[6]徐萍.从团体辅导看德育的实效性[J].天津教育,2001,6:29.

[7]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12,251.

[8]Jacobs EE,M asson RL,Haevill RL著.洪炜等译.团体咨询的策略与方法[Z].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6.

上一篇:如何解决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诚信问题 下一篇:论学校隐性课程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