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隐性课程的建构

时间:2022-09-30 08:12:15

论学校隐性课程的建构

摘 要: 隐性课程是现代课程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开发并充分利用隐性课程,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已成为当代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从隐性课程的内涵、特征入手,系统阐述了其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及实施中遇到的困难,最后进一步就学校教育中应如何开好隐性课程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隐性课程 内涵 特征 作用 困难

我国基础教育的根据目标是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素质教育十分强调文化影响、文化熏陶。国民素质的养成具有“无意识”性的特点,而这种所谓的“无意识”实际上是人们有意识活动的结果,是一种已经定型的思维模式、价值框架、生活方式等。而学校的隐性课程则能较好地进行这种“无意识”教育。

最早提出隐性课程的是菲利普・W・杰克逊的《课堂生活》,其后课程领域里先后出现了“隐含课程”、“无形课程”、“非正规课程”等类似概念,这时隐性课程研究才开始蓬勃发展起来。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论专家杰克逊以及美国著名的激进主义教育学者鲍尔斯、金蒂斯和阿普尔等。

一、隐性课程的内涵

隐性课程是指那些存在于日常之中,并以不明确、隐性的形式出现,是学生在显性课程以外所获得的所有学校教育经验,它不作为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必备条件,是课堂教学之外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文化或校园文化。《国际课程百科全书》将隐性课程定义为:“在课程方案与学校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又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隐含的、非计划的、不明未被认识到的课程。”总而言之,它可以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的要素。物质环境包括学校的建筑风格、景观布局等方面的内容,而人文环境则包含了校园文化、师生关系、周边的社会环境等一系列复杂的难以控制的内容。

二、隐性课程的特征

1.隐性课程具有间接性、渗透性。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魅力的、无声的“教科书”,它相对课堂开设“显性课程”而言是一种“隐性课程”,它潜移默化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可以使学生的身心获得松弛、安宁与愉悦;它能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

2.隐性课程影响具有非预期性。与显性课程相对应,隐性课程的许多影响是教师或教育决策人员所无法预期的,而这种影响又具有二重性,既有可能是积极的影响,也有可能是消极的影响。如优雅的校园环境,既可以是学子们谈经论道的好场所,也可能成为青年人谈情说爱的妙去处;学术自由的氛围,既可能为师生们钻研学问提供宽松自由的环境,也可能成为各种歪理邪说的发源地。因此如何控制隐性课程的消极影响,充分发挥其积极的影响,是教师的教育艺术的集中体现。

3.隐性课程实施具有“隐蔽性”。这是隐性课程最主要的特点。隐性课程不以教育“要素”身份出现,而处于一种“背景”状态。它不在课程规划(教学计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的教学进行,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全面而持续的影响。即它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独特方式,对学生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4.隐性课程影响范围具有广阔性和持久性。隐性课程产生的影响既有物质性的一面,也有精神性的一面;既有静态的影响,也有动态的影响;既对教育对象产生影响,又对教育工作者本身发生一定的影响;既可影响人的智力、知识、能力、技术,又对人的道德、意志、思想、人格、价值观、学习积极性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另外,隐性课程对情感态度的影响、对价值观念的影响、对性别角色的形成等都是持久的。

5.隐性课程涉猎范围的宽广性。隐性课程打破了显性课程固有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呈现出一种使学生随时随地获取经验的状态。无论是学校有意张贴的标语条幅还是教师无意弯腰拾起果皮的动作,都给学生以教益启发。

6.隐性课程的教育绩效的个体差异性。隐性课程的教育绩效与学生的个人智能(个人天资、成长经历、文化历史背景)、发展水平、情感体验和情感转移能力密切相关。

三、隐性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1.隐性课程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而且受观察的影响,通过他人的行为及结果,内化社会的道德标准与价值观念。目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过程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断裂。现实告诉我们,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仅靠正式的课程是难以做到的,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心理品质的提高还必须靠隐性课程的潜移默化地影响、逐渐熏陶而成。知识要靠传授,情感只能内化。政治思想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正式课程的宣讲而获得,但这只是停留在知识层面,这些知识要内化为个体的价值观念并保存下来,还需要教育者选择适当的时机,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并以一定的具体行为表现出来。而我们也知道直接显性的德育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方面有时容易导致逆反心理,而隐性课程这时可以真正起到“诱导”作用。

2.隐性课程可以促进智力培养及文化熏陶。它首先可以明确学生的认识导向,强化学习动力。社会即学校,学校即社会,隐性课程涉及人类文化的多个侧面,其中既反映着社会的管理体制、社会人际关系、风俗习惯、典章礼仪,也反映着社会的意识形态、知识经验、价值规范、情感态度、行为方式。因而,学生置身于学校这一微型社会中,会获得丰富的对社会和生活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弥补作为显型文化现象的正规课程的不足,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3.隐性课程可以增进情感,净化学生的灵魂。隐性课程作为纯净化的校园文化,必定是符合真、善、美法则的校园文化。学校物质环境的美对学生的情感是一种陶冶。协调的校园布局给学生以对称美,能陶冶学生的严谨感和秩序感;依山就势的自由式布局给学生以自由美,能陶冶学生浪漫的情调;优美的校园绿化能陶冶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怀,就连学校的优美的建筑也能给学生的情感以陶冶。不仅美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感,学校举行的各种仪式也能陶冶学生的情感。另外,学校领导与教师的民主的领导方式也能陶冶学生的情感。

4.隐性课程有利于学生形成和维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这种课程以情育人,以境育人,直觉性强,学生是在一种愉快轻松的氛围里学习生活的,这既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他们形成知识的持久记忆。

四、实施隐性课程面临的困难

1.与常规课程相比,隐性课程本质上更自发,更缺少明晰,结果更不易预知。虽然结果不易预知,但过程可以操作。然而,哪些因素是可操作的,又如何对其进行操作,则还需要不断地研究和实践。如究竟采取哪种方式能使学生的厌学情绪,逆反心理药到病除?又如教师优雅的打扮也许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也可能造成学生的暗恋行为。所以不仅要对隐性课程的可操作性因素进行设计,还必须对设计好的因素进行管理,以尽量减少隐性课程的隐蔽性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把它的不可预见性尽量地量化成可以操作的方法、手段,充分利用隐性课程的隐蔽作用,让这种不为学生抵触的渠道发挥更大的作用。

2.由于隐性课程的影响的间接性,渗透性,它的过程及结果都易被人们忽略。人们到处可见像酒店似的豪华的教学楼;先进设施摆在那却只能看不能用;校园绿化了却鲜花与杂草并生。人们宁愿花更多的时间在学校的常规课程上,因为常规课程可以评估,分数看得见,进步也是显然的。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急功近利的评价方式。而隐性课程的评价更注重影响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渐进的,燕过无声的。因此,在评价隐性课程的影响时,

应以动态的、发展的、定性的评价为主。这种评价的具体机制虽然不易操作,但过程却不容忽视。

五、如何开好隐性课程

在学校教育中如何更好地发挥隐性课程的教育作用,根据隐性课程的特点,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应当重视教师言行、学校建筑设备、校园文化、班级安排、作息时间等对学生人格的陶冶作用,利用一切可能条件,对学校诸活动予以精心组织安排,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有益影响。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优化校园物质环境,营造一种“墙壁说话,草木含情,石头砺志”的物质文化氛围。学校的物质环境如校舍建筑、文化设施、校园规划、生态环境、班级教室等无一不反映了教育者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会对学生产生刺激,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犹如一位老师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为此,校园整体规划要和谐美观。适度遏制当前各校普遍存在的“非学校化”的建筑运动,自觉抵制校园建筑商业化的倾向,合理安排校园中的建筑、道路、警世牌、伟人像、花草和树木等,使之达到一种平衡、和谐、有韵律等审美效果;教学楼是以宁静为主的教学和学习场所,外部色调要淡雅清新,内部设施要舒适安全,保持空气畅通,灯光、声响恰当合理,墙壁涂色、座位、标语、挂图等都要精心安排,使之科学、协调、美观,以利于消除疲劳、启迪思维、丰富想象力和审美情趣等。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健康积极的精神文化气氛。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的整体文化,主要指师生和其他员工在学校这一特殊的环境中所形成的与社会主流文化有一定差异的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优美、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是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要创造一种精神氛围,创造一个积极的育人环境。为此学校应致力于建设符合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和符合学校自身特点的校园文化,如:校风、校纪、班风、学风等。一所学校领导者的风格会对校风产生重大影响,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使整个学校形成积极向上的气氛;在校风班风的形成过程中,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乐观积极、热爱生活的教师带给学生的是开朗坚韧的好品德,而一个阴暗自私、武断专行的教育者则带给学生的负面影响远不止心胸狭隘、鼠目寸光可以形容的,因此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文化的建设,特别是培养学生创新性学习方式,如合作学习,自主质疑等。它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体,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同时生生之间也要团结互助,宽容和谐。

3.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优化校园人际环境。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示范性,一个有高尚人格的教师容易使学生认识、赞赏并加以模仿。同时教师要具有浓厚的民主意识和待人宽厚的思想作风,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意见与观点,多给学生关怀、鼓励、支持和引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要承认学生的差异,依据学生的特点,发展学生的特长,教育不能一概而论,搞“一刀切”,而要因材施教。因此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对待学生要民主平等、真诚认可、移情性理解。

4.广泛开展各项活动,营造多姿多彩的文化传承格局。为此,不仅要在校内组织开展多种文化活动,如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板报、广播站、班级团队,结合各种纪念日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组织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围绕传统文化开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书画展览、各类征文竞赛等活动;还要开发地方和校本课程,挖掘周边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文资源,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景点,访问当地文化名人等。学校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让学生自己去辨别、判断、选择、吸收社会文化的积极健康的因素,也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地通过活动,而不是被迫地通过命令接受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隐性课程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力量,在潜意识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具有不同于正规课程的独特作用。同时在激烈竞争的今天,开设高品质的隐性课程更为学校塑造自我个性提供了契机和平台。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及课程改革的今天,隐性课程更不能被忽视。

参考文献:

[1]朱小蔓.道德教育论丛(第一卷)[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吴也显.潜在课程初探[J].教育研究,1997,(11).

[3]陈瑶.隐性课程的文化学思考[J].学术探索,2000,(10).

[4]刘根平.潜课程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6.

[5]陈俊珂,崔爱芹.隐性课程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第4卷,(1).

[6]靳玉乐.潜在课程简论.课程・教材・教法,1993,(6).

[7]郭峰.论潜在课程的德育功能与班集体的教育设计[J].教育探索,2003,(2).

(作者系广西师范大学教科院2008级研究生)

上一篇: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中团体辅导的实效性 下一篇:高职院校《工程制图》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