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施工中细节对景观效果的作用分析

时间:2022-05-16 04:12:11

风景施工中细节对景观效果的作用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园林景观工程逐渐增多,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的进步与发展,本文简单介绍了景观工程的特点,并分析了景观施工中细节的基本特性及对景观效果的作用。

关键词:景观工程;基本特性;细节处理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景观工程的特点

地形工程、山石工程、场地与园路工程、水景工程、园林建筑小品工程、园林植物工程、给排水工程、园林照明等都属于景观工程,可见景观工程建设是一项富有艺术性和创造性的工作。其内涵十分丰富,并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景观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 需要各专业相互配合,它的设计和施工都注重完工后的景观效果,不仅追求功能价值,更讲究艺术性,因此,其施工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创造的过程,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在充分体会设计理念的前提下,发挥其创造力,创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具有园林意境的绿色空间;第二,景观工程是一种室外工程,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它的进度、质量及费用都会受到气候的影响;第三,景观工程中的园林绿化种植工程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应遵循自然规律,按照植物的自然生态习性,选择最佳的施工时机,此外,工程中所选材料还应满足美观的要求,例如,植物材料的冠形、姿态具有观赏价值时才可作为工程材料使用,各种铺面材料的色泽、纹理也应具有装饰效果,这样才能营造出良好的植物景观。

二、园林景观工程细节的基本特性

1、 细节的艺术性和多样性

园林是由人为的艺术加工和工程措施而成。园林美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高度统一。在我们的园林美学中,细节构造的作用并不只是附加在园林建筑表面的装饰成分,它其实与园林建筑本身是不可分割的。园林景观的美是其全部意义的感性表述,而景观的设计却是通过艺术和美感的创造,为人们提供身心愉悦的环境,进一步提高环境的舒适度。细节的设计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充分的体现出它的艺术性,追求最大的美感,为求达到高品位的要求。

同时细节也具有多样性,园林不只是作为游憩之用,还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在园林景观工程中,为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因此,在园林中布置了不同的设施,从而形成动态活动区和静态活动区。动态活动区满足游乐、健身、休闲、科普教育的等要求,但在地面处理上必须要平坦防滑,在空间布局上,应分别布置在私密空间与开放空间,达到动静结合、虚实对比,能达到人们在不同程度上的需求;而静态活动区,却让人们游憩在景色优美和安静的园林中,有助于消除长时间工作带来的紧张和疲乏,使脑力、体力得到恢复,应考虑设置一些树荫、户外遮顶、开敞的空间、廊道等作为休息空间。

2、 细节的综合性和再创性

园林景观工程综合性强,涉及植物、建筑、艺术、水电等多个领域,与实践工作关系密切,对设计实践、施工技术等有着很高的要求。景观行业在高速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在很多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细节处理问题,如设计人员不了解施工工序与内容,导致设计方案难以落实;景观设计与施工的脱节,导致设计不切实际;景观工程施工过程中没有设计人员配合,随意变更设计方案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影响了园林景观施工品质,从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在景观设计创作过程中,它本身就经过多次反复的推敲和处理细节环节。然而一幅完美的景观作品,都会包含着许多的细节。在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不但需要施工者按图施工,还需他们二次创作。因为设计图纸上所表达的理念,往往难以表述清晰,基本上都只是示意描述,同时在景观细节设计过程中,根据提供原始的环境条件,来营造景观满足不同需求。但在工程实施中,由于施工者们在选材、施工工艺难度等方面,产生许多细节处理的问题,这时就须由二次创作来解决。

3、 细节的地域性和交叉性

园林景观工程的地域性比较强,应该结合当地的人文地理、风俗习惯来设计。如山水的布局、植物的种植、亭廊的构建等等,无不根据光照、气候、地理条件等影响因素,营造舒适宜人的理想环境。因此,根据现场情况变化与当地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乡土植物等自然条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选择适合当地市场情况的石材,降低工程造价,而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尽量选择乡土树种,降低成本与种植难度,也便于后期养护管理。一个完整的园林景观工程,它会涉及到每项工程内部间与分项间细节的处理工作,这就需要完美的细节处理配合计划的每一道工序来进行施工。园林建筑、假山、水景、小品和植物配置等分项工程之间,既要独自成景,又要互相映衬,构成最完整的园林景观体系。在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工序极为繁杂,交叉作业影响很大,往往难以全局统筹,经常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在我们交叉作业的时候,成品的保护也是比较困难的,细节比较容易受损,作品艺术的完美性就比较难以保证。

4、 细节的功能性

细节功能性的最高标准是从满足最基本的功能需求,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设计。园林景观中的无障碍设计,充分考虑残疾人、老年人、儿童及其他行动不便者在居住、出行、休闲娱乐和参加活动时,能够自主、安全、方便地通行和使用所建设的物质环境,它除了要把握好环境空间要素之外,同时还需要对一些通用的硬质景观要素(出入口、坡道、台阶)等细节的构造要考虑得细致入微。比如,步行道上为盲人铺设的走道、触觉指示地图、无障碍坡道等等。

三、园林景观工程细节处理的具体措施

1、 土壤的改良及地形地势的处理

良好的土质能保证植物最基本的生长要求,是园林景观效果保持长效的基础。但是不同的土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树木的生长和发育,如果忽视了这一细节,将会增加养护管理工作的难度,这就有可能会影响景观效果。在一般的情况下,表层土壤它具有良好的团粒结构并且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植物的生长。而通常在地形改造施工的过程中,为了能够省事,就直接用外购的土壤覆盖在原来的表土上,同时机械的碾压让土壤的团粒结构遭受到破坏,从而直接影响了植物的成活率和植物的正常生长。

地形地势的处理是造园的基础,也是造园的必要条件。地形地势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园林空间的美学特征和园林的空间感受,更影响着园林的整体布局、排水、管道设施等要素。园林中的地形是具有连续性,其各组成部分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彼此不可能孤立而存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对地形处理都会有说明与标注,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细节问题的发生。然而在对较小区域地形抬高的时候,通常会忽视坡脚和四周的地形、地貌,对土壤的自然沉降的幅度不能准确的把握,填土的过少或过多,都有可能造成植后土壤的明显下沉,从而容易积水;或者填土量过多的时候,浇水时土壤就随水外溢,污染周边的环境,有碍观瞻。因此,地形的处理既要满足排水及种植要求,又要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力求达到自然过渡的效果。

2、 绿化植物的细节处理

对每项园林景观工程来说,植物的造景贯穿于全园,有的独自成景,有的与山石和水体相配成景。因此,植物的配置决定了园林作品是否优秀。植物配置除了考虑不同功能区的条件外,还要考虑植物相互间的生长速度、影响力、阴阳性、观赏性、生长习性等影响因素。植物有成千上万种,它们各自的形态、色彩和香味都可衬托出不同的意境和风韵。在绿化种植工艺上,首先绿化地清理、平整并进行地形处理,既满足景观要求,也应利于排水;其次在定点放线方面,应严格按图定点定位,撒上白灰标明,方可挖穴;在种植苗木前,根据不同树种,应当适度修剪、断根。在绿化种植的细节处理的时候,它主要包括了处理植物与景观建筑、排水、照明之间的的协调和衔接关系,因此,合理的选择植物所特有的色彩、质感、层次的变化等等,让园林景观达到更好的效果。 结束语 园林景观工程的营造,细节的处理将决定全局完美性的关键。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不但要领会设计的意图,还要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将园林景观的尽可能充分和完美的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向日群,杨晓琴.论园林景观工程的细部处理[J].中国园艺文摘,2010,26(6): 78-80.

[2]黄高敏.论园林景观工程的细部特性分析与处理[J].科技资讯,2011,(9):59-59.

[3]罗锋.园林景观工程的细部处理[J].绿色科技,2010,(11):30-31,34.

上一篇:油田地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 下一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跨中下挠过大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