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施展绿色教育支撑幼儿蓝色心空

时间:2022-05-16 12:50:06

努力施展绿色教育支撑幼儿蓝色心空

【摘要】有人这样说过:幼儿是人类、国家和社会的储备财富,是每一个家庭的活力元素、快乐源泉和希望支撑。这样的评价,的确是一种充满乐观而振奋人心的说法。本文从多年幼教实践中感知,当前一般性家庭早期幼儿教育的现状不容人太过乐观,家庭形成的“溺爱”现象会给孩子入园之后的相对正规化教育带来“阵痛”。历经阵痛之后的绝对多数幼儿能够朝着良性道路上发展,也不排除尚有一小部分孩子在幼小心底里还存在着片片灰色地带。因此在幼儿教育管理中,作为孩子的人生启蒙者幼儿教师,应当责无旁贷,用最大限度的“绿化”能量和手段,去努力撑起所有幼儿的蔚蓝色心空。

【关键词】幼儿教育 启蒙管理 实践与探讨

当尚在懵懂无知的幼儿“离开”家的环境来到幼儿园所的第一天起,他们就义无反顾地加入了集体化的正规教育之中,那种个私化的家庭环境教育从此逐步远离,犹如“诗仙”李白笔下的黄鹤一去不再复返。从这一个角度来说,幼儿教育是人生走向教化和学化的第一级阶梯。这对于承负孩子启蒙教化的幼儿园所及其教师来说,接手过来之后的确是道远而任重。作为一名从事多年幼教工作的教师,一直是心承重负、如有千钧,不断反思和总结幼教实践中的成败得失。现稍有所得,谨以呈现,希望因此能够收获抛砖引玉式的商榷和指教。

首先,独立生活能力培养是幼教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快乐心境下开展养成教育能够充分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日常生活是一个人的最基本需要和第一必要因素。然而,在快速发展的独生子女社会时代里,几代人交织而成的家庭溺爱对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问题似乎很不以为然。这样的社会形势对于幼儿园所及其教师来说,必须把对幼儿生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作为幼教管理的必备环节。这项工作在刚刚入园的幼儿身上表现得最为重要、最为迫切。

众所周知,初入园的小班幼儿不会自己穿脱衣服,他们参加户外活动前的穿衣服和入户时的脱衣服都必须由老师来一一完成。这样,不仅要花费师幼双方很多的“诗外工夫”,而且不可避免地会让孩子们养成一种身心方面的依赖性,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有百害而无一利。那么,怎样才能让幼儿自觉轻快地学会这一生活中的基本技能呢?最初我尝试了多种办法,如手把手地教他们学习穿和脱一些简单的外衣,还以口头表扬和奖励小红花来不断地激励他们——“小朋友们谁做得最好?谁做得最快?”但效果不很明显。因为幼儿在失去最初的刺激以后,显得无所谓而不情愿了。百般思考之下,我又想出更好的招数,就是把穿脱衣服的步骤编制成喜闻乐听的趣味儿歌,再配备相应的图解示意。

其次,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发掘孩子们的潜质和活泼元素,促使他们在快乐学习的同时能够健康成长。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说和看到,有许多年轻的爸爸妈妈对小宝贝在“大字不识一个”的情形下,却会表现出超人的模仿能力和记忆能力感觉到不可思议。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心理学研究和实验表明,人都有先天性的潜能质地,不过表现起来会有差异而已;虽然存在先天遗传的因素,后天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却非常重要,而且不可忽视。

因此,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为孩子们极度依赖的“教父教母”,包括保育员在内的幼教从业人员,都应在熟悉每一个幼儿习性特征的基础上,努力实施“以爱为本”的教育管理活动。一方面对幼儿的良好潜质要进行最大程度地挖掘开发,并进行必要的保护和发扬;一方面对幼儿的不良习性要施以疏导规范和逐步消除,不要出于额外因素的太多考虑而畏手畏脚,因为幼儿就是一块浑然天成的玉璞,对其打磨的“第一手”是最关键的导向仪,所以幼教事业甚至比后来的学校教育还要显示出更多的“良心成分”。

再次,教师在加强与幼儿进行情感沟通的同时要努力发挥非权力因素的影响,为孩子们的进步成长创设良好环境。本文认为,师幼之间要想进行正常有效的情感沟通,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能赢得孩子们发自内心的信任和喜欢。毋庸讳言,我们有一些幼教人员因为缺乏必要的爱心和耐心,有时也会施展那种极度不雅的手段——哄、套、骗,尽管一时得逞,最终必然走向教化失败的结局:要么让孩子对你敬而远之,要么就是把他们逐步“培养”成为一个言行不一的幼儿。

曾经有一个孩子,因为出生不久妈妈离家出走,虽然有爷爷奶奶的百般疼爱,但他显得很不正常:经常欺负其他幼儿,抢偷人家的东西,不服老师管教,家庭“护短“现象严重,以至于小中班期间被有些家长和老师说是“野孩子”。笔者在接手他的最初时期,也的确伤透了脑筋。有一次午睡时分,他因为腹泻把睡床和衣服全部弄脏了,显得非常得可怜。我二话没说,抱出休息室慢慢为他冲洗,并随手脱下自己的外衣把他裹起来。再后来,他躺在我怀里静静睡着的时候,嘴里不时地喊着“妈妈、妈妈”。我不禁为之动容。轻轻地拍着他,轻轻的说:睡吧,宝贝,妈妈在这儿陪着你。过了一会儿,眼睛睁开了,而且泪水连连,从中流露出期盼和少有的温情。自那以后,我与他家里经常联系。在我的影响下,孩子的爸爸对他表现得越来越温馨和关爱,爷爷奶奶也逐步地规范了“溺爱”行为。直到最终离园的时候,他终于当着许多人的面,大声地喊着我“妈妈”。让现场的所有人唏嘘不已。作为一名教师,还有什么比这一切更有成就感呢?

(作者单位:苏州高新区理想幼儿园)

上一篇: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建设探析 下一篇:小班化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