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生活课堂回归品德本真

时间:2022-05-16 04:59:41

追寻生活课堂回归品德本真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品德教育“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要以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为基础,确立学生在品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注重心灵沟通、引导学生“认同”,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关键词】品德 儿童生活 课堂 教育

有学者指出:传统德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悬挂在空中破碎而又抽象的德育,这正是德育陷入困境的主要根源之一。根据我们对德育的理解和生活与道德关系的基本原理,我们认为没有生活的德育同样是‘空洞的德育’。生活与道德是一体的,生活是道德得以生长的土壤,离开了生活,道德是无法进行‘无土栽培’的。”

一、让品德教育课堂成为生活课堂

(一)确立学生在生活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道德品德的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行为主体活动和实践的结果,是在学生的道德状况与客观的道德环境处于某种矛盾状态,从而激起学生积极思维、奋发向上时,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品德发展。为了克服课堂教学中的“人学空场”,避免道德教育中的“见道德规范不见人”的现象,改变青少年在道德品德形成过程中只能处于接受者、被塑者的地位,我们就必须确立起学生在课堂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儿童都是在他们的环境、家庭和社会中,直接、现成地吸取经验。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已有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充分吸收生活世界的直观性、体验性、本真性,使学生在品德课堂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三)课堂注重师生心灵沟通。

教育实践证明,当学生亲身体验到教师的热爱之情时,就会对教师产生由衷的尊敬、亲近、信任之情,从而乐意听从和接受教师的教导;反之,学生则会在情感上厌恶教师,并产生“逆反心理”,即使教师说的是金玉良言,学生也会无动于衷。因此,教师应热爱、尊重学生,并根据学生各自的不同,抓住他们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问题,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二、道德内化是品德教育的关键

所谓道德内化,是指道德社会化的主体(人)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的道德教化,将社会道德目标、价值观、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其自身稳定的道德人格物质和道德行为模式的过程。因此,道德内化就是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道德的过程,它是形成一定道德品质的关键环节,是达到道德自律的必要前提。

道德内化是一个客观必然的过程。社会道德必须向个体道德运动,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才能实现完成自身。社会道德的产生和发展都不能离开人而独立存在,它是人的道德需要的产物,本身就内含着向个体道德运动的可能性和契机。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者的教育是手段,而学生内化机制的形成、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是目的。学生形成了内化机制,具有了自我教育的能力,就有了对外界事物自我分析、自我判断、自我辨别和自我吸收的能力,就能主动、顺利地适应新的环境,接受新的观念,不断进步,为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

三、儿童生活使品德培养回归本真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都是一个具有完整生命表现的人,他们既有认知,也有情感、意志和行为。对于身心尚在“发展”和“完善”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所学的道德知识越是紧密地联系着丰富的社会生活现象和他们的日常生活,就越容易将习得的道德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变成主体要求。

由此,《新标准》要求努力让儿童置身于他们生活所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因素之中,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力求使学习过程成为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经受认知的挑战,从中获得理智上的满足,同样要在情感、心灵的充盈中获得精神的体验,使他们在各种环境因素、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各种良好的品质。

为此,我们在《新标准》的实施过程中,要让儿童学会营造一种属于他们自己的健康、积极、快乐、负责、有爱心、有创意的生活,促进他们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使他们的价值不断得到提升。真正实现“生活化品德”与“品德化生活”的和谐一体。

(作者单位:淮阴师院第一附小)

上一篇:《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教学设计 下一篇: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有效发挥德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