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足迹主题征文范文

时间:2023-09-17 23:35:17

追寻红色足迹主题征文

追寻红色足迹主题征文篇1

当一首首催人奋进的红歌在校园中大声传唱时,“中队”的队员们更加树立了建设美好祖国的信心……

“踏着先烈的足迹前进”、“说唱童谣”、“中华经典诵读”、 “快乐一刻”主题队会、“和党员大朋友手拉手”、“环保,我们在行动”等一幕幕场景让来宾啧啧称赞——“中队”的队员生活真幸福!”

“6年来,我们积极倡导、践行以建立少先队自动化机制、实行德育自主管理为核心的‘坐标理念’,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中队’这面旗帜所起到的感召和辐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瑞金市八一小学校长杨杏元介绍说。

付出总有回报,“中队”出色的表现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2011年10月,、教育部、全国少工委授予八一小学“中队”“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称号。

踏着先烈的足迹前进

红都瑞金是共和国摇篮,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每当您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这片红土地时,兴许会遇到一群身着“苏区儿童”服饰的孩子,男孩理着“毛毛头”,女孩扎着“羊角辫”,他们会在您不经意间悄然来到您的身旁为您讲述瑞金红色小故事,他们便是瑞金市八一小学“中队”“红色儿童团”的小导游。

“中队”红色小导游能全面了解瑞金革命史,了解苏区时期家乡可歌可泣的故事,他们用“听、寻、编、演”的方式追踪先辈业绩,探寻先烈精神。

听:就是听刘家祈等老红军讲战争年代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在革命烈士纪念塔前,他们还非常幸运地聆听了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张泽群讲解革命战争年代的故事。

寻:“中队”的小导游在“一苏大”红军烈士纪念塔前,队员们高举小手行队礼,献上花圈表心意,想起当年烈士洒鲜血,拳头握得紧又紧,他们决心 踏着先烈的足迹前进;在“红井”旁,队员们喝着红井水,想着,红井水清泉育万代,见到“红井”想恩人,他们决心永做革命人;在长征第一山下,队员们联想当年、朱总师令带领红军战士历经千辛万苦,爬雪山、过草地的情景,他们搜集了一个个瑞金人民在长征途中发生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建立起了全市有名有姓的17393位革命烈士的资料库,这样,大大缩短了队员们与家乡英雄的距离感。

编:“中队”的小导游将自己亲历先辈足迹所搜寻到的感人故事进行梳理和整合,以儿歌、快板、顺口溜、小故事、小品等形式汇编成册,如小品《红都赞歌》、红色小故事《一日四季过雪山》、快板《红色瑞金展新颜》、歌舞剧《红井》均作为校本特色课程资料供全校各中队共享。

演:“红军走过的地方阳光普照,红军播下的火种还在燃烧,长征的红飘带联结起我们的家园,万水千山响彻难忘的歌谣……”一首富有艺术性和感染力的《红飘带之歌》在红都唱响,在“中队”的教室里久久回荡。在瑞金市举办“纪念苏维埃中央政府成立80周年”系列活动中,“中队”在全校发起了唱响红歌的倡议,一首《红歌唱得满天红》使校园红歌会活了起来,学唱、比唱、演唱、传唱红歌活动提升了八一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品味。

和党员大朋友手拉手

“中队”的队员们在星星火炬旗帜的指引下,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他们积极地开展“寻访身边的共产党员”活动,认真地制订寻访活动计划,用眼睛发现敬业爱岗可敬可亲的老师,用耳朵倾听党员教师无私奉献的优秀事迹,用纸笔记录收获的寻访心得,用镜头捕捉党员教师的工作身影。

“中队”在“和党员大朋友手拉手”活动中,积极开展“六个一”活动,即和党员大朋友一起做一件好事,请党员大朋友题一段勉励的话,听党员大朋友讲一个感人的故事,在党员大朋友的指导下绣一面党旗、绘一枚党徽、剪一面党旗。

队员们还在党员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党的光辉历程和党旗的有关知识,用巧手绣党旗,把对党的殷殷深情一针一绒绣进鲜艳夺目的党旗中。他们还用色彩最鲜艳的蜡笔、彩纸描绘党徽,剪贴党旗,党旗、党徽一下子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今年3月,“中队”的队员与部分党员教师一起来到光荣敬老院帮助老人洗刷门窗、梳头、剪指甲、整理床铺、陪老人聊天,使寒冬的敬老院内涌动着浓浓的暖流。

寻找身边的榜样

“中队”实行德育自主管理,即: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榜样自己找、自己的事情自己管、自己的进步自己争。他们开展“寻找身边的榜样”主题活动,使每位队员在健全人格的过程中找到了一个新的空间,辅导员通过激情引导,激发队员们对身边的榜样产生敬佩之情,同时让队员们认识到:三人行必有我师,榜样并不遥远,只要用心寻找,就能让身边的榜样时刻激励自己成长。

队员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用心去了解身边的人和事,主要是寻找工作尽心尽责的值日干部,寻找学习习惯好、在课堂中敢于表现自己、善于学习、敢于质疑问难的“学习型”榜样,寻找言谈举止文明、仪表整洁、用普通话交流的“儒雅型”榜样,寻找能自觉维护校园环境卫生,不乱扔纸屑、果皮的“洁净型”榜样,寻找能自觉节约用水用电,爱护校园一花一草、一桌一椅的“爱护公物型”榜样,寻找舞姿优美,歌声悦耳动听,琴棋书画样样擅长的“才艺型”榜样。

队员们在“寻找身边的榜样”活动中,兴趣十分浓厚,热情十分高涨,他们细心地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寻找自己的榜样,一个个平凡的小人物被队员们雪亮的双眼逐一发现,他们把搜集的榜样故事展示在教室门口的 “榜样墙”上,并配上“榜样之星”的学习、生活图片和事迹简介。

“寻找身边的榜样”活动开展以来,队员们都找到了自己心中的榜样,通过努力又成为其他队员学习的榜样,榜样找榜样,榜样学榜样。每位队员都在找与学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自信心增强了,好人多事多了,队员之间相处更融洽了,中队凝聚力也增强了。

环保 我们在行动

“中队”在植树节期间,组织队员来到红都广场开展“树与人体健康”社会问卷调查,帮助广大市民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世界水日”来临之际,“中队”开展以“水——生命之源”为主题的大型综合实践活动,他们来到八一路游行,并高举他们自制的“宣传牌”,一路诵读着他们喜爱的拍手歌《节水歌》,还向行人赠送他们精心编制的节水宣传卡,这样的社会公益活动较好地体现了主题活动的社会辐射功能。

在以“让蓝天白云永驻,让绿水青山常留”为主题的活动中,“中队”踊跃地进行绿色环保广告语的设计,他们将评选出来的“经典”广告语制作成一块大幅展板悬挂于校园醒目处作为永久性标语。

此外,“中队”还精心组织了“潘阳湖生态区”知识答题竞赛和“生态环保知识”手抄报评比报活动,他们在答题和手抄报过程中,学习掌握了生态与发展的知识,了解了潘阳湖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了对美丽家乡的热爱之情。

追寻红色足迹主题征文篇2

暑期是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利时机。为进一步深化教育系统“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以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为重要教育契机,引导青少年学生积极投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对象

全市中小学生

二、活动时间

年7月初至8月底

三、活动内容

(一)“永远跟党走”系列活动

1.开展“学党史知党恩,做党的好孩子”宣传教育活动。少先队员可以在老师和家长的辅导下,登陆“中少雏鹰争章网”,自主申请注册,实名登记,参加纪念建党90周年“红领巾心向党”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学党史、唱红歌、寻足迹、画愿景、写箴言”每参加一项活动,并获得优胜,即可获得单项电子奖章。五项活动全部参加并获得优胜的少先队员,可向学校少先队组织提出申请,通过审核,颁发“知党爱”。

各小学在开学后及时统计获章情况,填写《“学党史知党恩,做党的好孩子”获章情况汇总表》(附件1),由区县汇总后于年9月20日前报市教育局团委,领取“知党爱”。

2.开展“寻访红色革命事迹”活动。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回顾感悟中华民族走向自强复兴的百年历程,号召青年团员通过追寻红色足迹,重走红色革命路线参观相关历史博物馆,调研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方式,践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崇高志向。“寻访红色革命事迹”活动形成的材料将参与全市中学社团展示评比活动。

3.开展“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根据学校实际,以服务师生员工、服务社会为重点,广泛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通过志愿服务老党员、老干部、老红军、老模范等形式,动员广大青年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热情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二)积极争当“文明小市民”行动

各学校积极动员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以雏鹰假日小队和团小组的形式,进社区开展“创城进社区,争当文明小市民”活动。开学后,各区县教育(教体)局可推荐10支队伍,高新区、区地事局、市属学校可各推报3支队伍参加优秀雏鹰假日小队和优秀社会实践小队的评选。《优秀社会实践(雏鹰假日)小队推荐汇总表》(附件2)和活动总结在年9月20日之前报市教育局团委。

(三)“品味书香,诵读经典”读书征文活动

各中小学校要认真开展“品味书香,诵读经典”暑期读书征文活动,根据组委会推荐的图书,组织好中小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养成诵读经典作品的良好习惯,陶冶情操,端正品行,开阔视野,提升境界。

(四)“绿色家园—环保低碳”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开展全市中小学生优秀低碳主题作品征集、低碳生活调研等活动,引领全市广大青少年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从家乡实际情况入手,探访社会民情,倡导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从身边小事做起,投身到低碳环保的实践中去。

四、活动要求

1.加强组织和领导。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协调,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合力,并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明确各自的职责,抓好落实。活动要周密安排,加强安全和卫生意识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思想,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制定周密、安全的保障措施,杜绝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

2.注重创新和实效。要精心设计适合青少年特点,青少年所欢迎的教育活动载体。要结合实际,配合当前形势,积极开展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节能减排、安全教育等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家庭和社会参与文明城市建设。

追寻红色足迹主题征文篇3

关键词:桃源县;红色文化;宣传;定位;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一、桃源丰富的红色文化底蕴和资源

1919年5月31日,湖南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今桃源师范学校)的几百名学生走上桃源街头游行,她们以声泪俱下的演讲唤醒民众,以烧毁日货的行动表达抵抗外敌的决心。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张太雷的夫人王一知、瞿秋白的夫人王剑虹,被誉为“今日武将军”的著名作家丁玲等,一群身穿白衫黑裙的女孩,就是从这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这所湘西北女子最高学府,成为了湘西北妇女干部的摇篮。

1934年11月16日浯溪河大捷是中央红军长征所发动的湘西攻势中一次较大的战斗,使桃源成为领导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抗战时期,桃源成为英勇抗战的“常德会战”主战场之一,县城和漆河等大镇,先后13次遭到日军飞机轰炸。桃源作为此次常德会战,增援友军和反击日寇的重要战场,付出沉痛的代价。

2007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老区。

二、桃源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一)桃源县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桃源县努力挖掘红色文化,先后投入700多万元资金修复了一批革命旧址、革命遗迹等标志性建筑。目前,已完成了近代“桃源三杰”――宋教仁、覃振、胡瑛故居复原和“三杰亭”修建,湘西北第一个红色政权――徐溶熙苏维埃政府旧址、浯溪河红军烈士纪念碑、县城东街烈士纪念碑、红军长征大水田纪念地以及红二、六军团桃源指挥部旧址等革命遗址的修复工程,并修复了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翦伯赞故居,维修了早期中共湘西特委委员李庆兰、胡佐武等革命烈士墓地。同时,县文物部门还对全县的55处革命旧址全部入册,并对其中21处进行了立碑保护。

(二)桃源县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存在的现实问题。一是保护不到位 县内很多红色文化资源存在比较严重的保护不到位的情况,如红军长征大水田纪念地旧址是老旧木质结构,由于经费不足,长年失修,导致房体倾斜残破,遗址斑驳不堪;热市镇的棠梨岗抗日将士墓,不仅没有专门修缮,而且没有专人看护,说是烈士陵墓,其实是一堆无比荒凉的草丛。历史的遗迹遗址没有保护到位,使得红色文化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价值大打折扣。二是宣传不到位 红色文化遗址所在地红色文化氛围明显不足,甚至于遗址所在地的居民(包括在那个时代出生还没有故去的老人)并不清楚遗址的详细情况,年轻人就更不用说了,红色文化的传承存在的中断的危险。三是建设不到位 首先是红色景点趋同化现象严重。现在很多红色旅游景点基本上都是模仿当年的建筑,故居是仿旧木结构本地民居样式,内部陈设单一、相似;有些遗址翻新痕迹太浓,让人无法联想到其承载的历史内涵;其他碑、亭、陵之类的红色景点之间的风格差异较小。其次是有些红色景点基础配套设施跟不上。拥有丰富红色文化资源地方大都是桃源县经济欠发达,交通便的地区,普遍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资金短缺等问题,在吃、住、行、娱、购、游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服务设施落后的问题突出。再次是现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单一、缺乏新意。还停留在遗址参观、简单的图片和物品展示阶段,特别是展示的内容雷同,形式单调,旅游者在游览此类景点时均只能以参观为主,缺乏参与效应。

(三)桃源县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现状分析。首先是地理原因 当时留下来的红色文化遗迹大多散落于乡间,属于乡村红色文化遗产。这些拥有文化资源的乡村大多地处偏僻,交通不畅,使得有关文物的普查征集工作也会更加费力。

其次是开发模式 政府对短期投资大且效益不高的红色文化资源缺乏重视,降低其巨大的教育价值功能,反过来又致使保护开发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

最后是村(居)民素质 由于很多乡村红色文化资源分布于边远农村,村民文化水平有限,而政府又未能很好的针对性地加强当地的资源保护意识教育,使得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既没得到政府的重视,也没有得到村民的保护。

三、桃源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一)通过各种途径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提升影响力。对外,除了在报纸、电视新闻、网络等常见方式进行宣传外,还可以把当地的革命事迹拍成电影、纪录片,或者出版相关研究书籍等,加深人们对当地的了解和向往。此外,还可以定期召开由知名专家参加的学术研讨会,提高影响力。

对内,更要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对本地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让本地人熟悉家乡的红色文化历史,更重要的是要继承和发扬家乡的红色文化传统和精神,增强自豪感、自信心以及干事创业的信念。

(二)正确定位,确立适合的发展方向和模式。有效依托自然景观,以“革命老区、名人故里、人间仙境”为口号稳步推进以发展乡村红色旅游为目的的红色旅游建设。具体的布局上,可以采取线形发展模式:

南线以西安大水田红军长征地革命遗址游与西安洞溪漂流、茶庵铺茶叶休闲旅游为一体,打造“瞻仰革命遗址、探险洞溪漂流、品尝茶旅文化”品牌;

中线以宋教仁故居、胡瑛故居、桃源三杰亭与桃花源的田园风光、乌云界的秀美古朴为一体,打造“追忆桃源三杰史、梦回渊明隐逸地、感受神奇乌云界”品牌;

东线以翦伯赞故居、浯溪河红军纪念碑、与枫树民族风情园和九龙山道教文化为一体,打造 “感受历史文化、领悟民族风情、问道九龙仙山”品牌;

北线以覃振故居、刘炎故居、董维键故居与徐溶熙苏维埃政权遗址、热市温泉休闲文化、星德山道教文化为一体,打造“走访名人故里、走进热市温泉、寻道星德山”品牌。

追寻红色足迹主题征文篇4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站在这里,为大家演讲。再过一个星期,就是我们伟大的党,九十五周年华诞。在这里,我祝愿她,历久弥新,青春常在。

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追寻的足迹》

九十五三年前,在风雨如磐的旧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她象一盏明灯冲破了漫漫长夜的黑暗,象初升的朝阳给沉睡的大地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从她诞生的那一刻起,神州大地,就有了一群引路人,中华民族就有了更加挺拔的脊梁,这个坚强、光荣的集体,在黑暗的灰烬中爆出一个崭新的中国。九十五年的风雨春秋,九十五年的奋斗不息,中国共产党历经沧桑,经历了初创时的艰难、北伐战争的洗礼、土地革命的探索、抗日战争的硝烟、解放战争的炮火,又历经了社会主义的改造和建设、十年"文革"、改革开放等历史阶段,共产党人一次次面临历史的重要关头,又一次次实现了历史性的抉择。而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更是涌现出了无数杰出的共产党员代表。他们的奋斗历程,见证了中国人民为追求理想自由而创造的光荣和辉煌,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从留下《可爱的中国》动人篇章的方志敏,到饮弹洒血、慷慨就义的瞿秋白,从“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从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到铁人王进喜,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到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郑培民,他们身处的年代或有不同,但他们体现的精神却是一致的,为国为民的无私情怀、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纯洁高尚的人生境界。他们保持了经久不变的共产党人本色,散发着不可磨灭的精神光芒,不愧是民族的脊梁、人民的英雄,不愧是时代的先锋、道德的楷模。而在xx年汶川大地震中,共产党员更是起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他们舍生忘死,临危不惧的大无畏英雄主义精神,再一次让世界对中国瞩目。

时间的尘烟,掩盖不了历史的沧桑,艰难的历程,阻挡不住前进的步伐。沧海桑田,神州巨变。九十五年征程,岁月峥嵘,九十五年征程,光辉灿烂。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京九铁路,世纪之交的经济大动脉,在城乡结合处拉响了充满期盼与追求的汽笛;三峡工程,描绘着经济开放的轮廓,有着未雨绸缪的准备;奥运会领奖台上,飘扬的五星红旗,给雄鸡形版图镀上了金灿灿的色彩;神舟系列飞船,先后飞天成功,中国古代神话里“嫦娥奔月”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实现。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奇迹。

百万雄师的长江之歌,已经久远,但声威犹存,风吼马嘶的黄河之颂,已经过去,但言犹在耳,描绘蓝图的世纪老人,已经不在,但音容婉存。95年的时间,一叶孤舟,已经红遍壮美河山,95年的时间,一个更强的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95年,一个看似简单的数字,书写的却是中国的辉煌,一个由共产党人书写的辉煌。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一个多么光荣而响亮的称号,她将永远铭刻在中华儿女的心中,也将永远成为中国历史那最辉煌的一页。让我们追寻她的足迹吧,满怀豪情再创新世纪的辉煌!

追寻红色足迹主题征文篇5

漫漫征程,红军跨越11个省,所到之处,哪里没有浸透红军的热血?长征路上的第一战——血战湘江。红军战士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拼死渡江,牢牢锁住渡口,誓死保卫中央,红军战士死伤过半,8.6万人仅存3万人。生死攸关,痛定思痛,关键时刻,遵义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从此,红军心存信念,充满了希望,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成了红军从一个胜利迈向另一个胜利的制胜法宝。四渡赤水演绎了战争史上的千古绝唱,红军跳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包围圈,从此长征路上捷报频频: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红军出奇制胜,冲破了蒋介石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终于迎来了“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欢腾。

每当五星红旗随太阳一同升起,耳边又响起雄壮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总会令我激动不已,每当这时候,我就会想起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小时候,看长征的连环画,看后我曾天真地问爸爸:“红军爷爷长征时为什么不喝健力宝,为什么不吃巧克力呢?”爸爸摸摸我的头,只是叹了一口气,说声:“傻孩子!”对于幼小的我来说,长征是一个老外婆的传奇故事。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上了小学。一次小伙伴们在一起又争论起这个话题,一位同学说:“如果我生在那时候,我一定在雪山和草地开许多许多的商店,专门卖健力宝和巧克力给红军爷爷。”当时连老师都忍不住笑了。于是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长征路上发生的感人故事。就在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30万红军经过长征,只剩下了3万,而他们活到今天的,已不足300人。但这用无数生命写下的英雄史诗,已成为中国革命和人类历史上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一段永不磨灭的铁骨精魂的回忆。

老师讲过在长征中发生的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在当地要饭,听说儿子在部队当官享福,便气冲冲找上山去。队伍正好开饭,老人看到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她流泪了,提起篮子将自己要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就这样,竟成为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为了欢迎这位母亲的到来,战士们演唱了自编的《牛皮腰带歌》:“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老妈妈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这些可亲可敬的战士面前,她怎能不为之动情,为之自豪?还有一次过草地,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白洋,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党费。

长征中,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都有,然而队伍每天都在顽强地向前,向前……美国著名作家索尔兹伯里惊呼这是前所未闻的神话。而远涉中国的西方记者斯诺,则把这称之为“东方魔力”。令他们不解的是,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红军创造了这一惊心动魄的奇迹?其它很简单,就是头顶上那颗鲜红鲜红的红五星以及它射出的那熠熠生辉的希望之光。这正是千百年来我们所固有的,具有强大凝聚力、鼓舞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民族精魂。从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仓”;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吉鸿昌的“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历史雄辩地证明:“民族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同学们,当你沉溺于玩乐,失去自我的时候;当你留连于动画片,不思进取的时候;当你吃着零食,喝着饮料的时候……想一想长征吧,想一想70年前的那些人和事。如果说当年所面临的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权的话,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则是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使我们的祖国阔步迈入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这关系到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关系到每一位华夏子孙的命运!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主人工流产,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远大理想,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一次充满艰辛的长征,这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少年的新的长征!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追寻红色足迹主题征文篇6

云南监狱青年警察共有8000余人,其中75%工作在监管教育改造第一线。省监狱管理局党委高度重视这支队伍的成长,坚持党建带团建,始终把“关心青年、联系青年、服务青年”作为工作重点来谋划部署。各级各部门按照局党委的要求,纷纷发挥自身业务优势,大力加强青年警察的管理教育培养。一名青年警察入警以后,首先要参加本单位组织的初任培训,其次在第一年工作时间内要参加转正培训,然后每隔三年均要参加省局组织的警衔晋升培训,警司转任警督时要参加省司法厅的专门培训。除此以外,还要参加各种类型的学习参观交流培训,可以说持续地“充电”是这支队伍成长壮大的传家宝。经过实践锻炼,再集中进行学习培训,青年警察的心智越来越成熟、经验越来越丰富、能力越来越强大。几经反复,那个愣头青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名监狱管理业务的行家里手。下面,结合今年的工作计划列举几个典型培训案例。

照“老山精神”之镜,端青年思想言行

按照全省监狱共青团工作会议上局团工委的部署,全系统各级团组织以纪念建党95周年为契机,纷纷在广大团员青年中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云南省元江监狱全面分析青年警察队伍需求,结合实际开展了以“两学一做见行动,党团共建争先锋”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经过认真研究,监狱合理调配35岁以下青年干警共计164人,成立4个学习组,分批次赴文山麻栗坡烈士陵园、麻栗坡烈士纪念馆、老山主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闻名全国的老山位于祖国的南疆云南省麻粟坡县,主峰海拔1422米,面积约8平方公里,是中越自卫反击战的重要遗址,很多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在这里,中国军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和凛然无畏的气概,筑起一道不可侵犯的长城,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谱写了以爱国奉献为核心,“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的老山精神。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如今,老山精神仍然在云南这片红土地上展示着催人奋进的力量。

通过参观烈士纪念馆、观看一张张历史的照片,一件件战士们用过的武器和穿过的衣物,在讲解员的讲述中去感受那段艰苦的岁月。通过烈士陵园祭奠,去缅怀革命先烈。亲临战争遗址,登老山主峰、聆听驻地官兵有关“老山战役”、“老山精神”的知识讲座,组织团员青年开展重温入团誓词、入党誓词等活动,丰富教育形式,增强教育意义。让青年警察更加清楚当时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历史背景,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革命先辈们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巨大牺牲。感悟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领会“不怕苦、不怕亏、不怕死”的老山精神及其时代意义。在思想得到提升,心灵得到洗礼的同时,不断内化成行动的动力。

为保证教育活动扎实有效,确保学习组成员能够深刻领会“老山精神”,元江监狱党委要求所有青年警察以“老山精神”为镜,结合监狱工作,在学习行程结束后把学习体会、自身感悟形成书面材料168篇,交由监狱党委书记亲自审阅,挑选优秀文章,利用监狱网站、微信平台、报刊杂志,进行刊登宣传。半年时间,微信平台推送30篇优秀文章,点击量共计3057次。监狱工作会议上还针对团员青年警察多次强调要把学习心得内化于行,发扬“老山精神”攻坚克难,奉献青春,勇于担当,认真履职,助推监狱工作向前发展。

扬“井冈山精神”之风,传承红色基因

为进一步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青年警察党性修养,传承红色基因,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2016年8月,云南省玉溪监狱举办“2016井冈山理想信念教育培训班”,先后组织120名优秀警察赴革命圣地井冈山接受学习教育。这次培训是玉溪监狱历年来组织外出培训最集中、人数最多的一次,监狱党委高度重视、精心安排,积极和井冈山红色培训学校联系。通过专题教育、现场教学、红色体验、访谈教学等形式,极大的丰富了教育培训内容和载体。历经9天卓有成效的学习,学员亲身体会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身先士卒、敢于牺牲的革命品质,近距离接触和感受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博大的胸怀和感人事迹。“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井冈山,不仅仅是一座山,而是一座精神宝库。云南监狱人民警察不远千里来此学习,不仅接受了革命主义的教育,而且完成了精神上的洗礼。年轻警官们回到工作岗位以后,纷纷表示要发扬井冈山精神,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完全有信心完成上级党委交办的任务,努力推动云南监狱工作争创全国一流业绩。

重走长征路,不忘初心,永跟党走

2016年8月9日,云南省第三监狱组织监狱领导、各党支部、团支部书记和部分优秀党员、团员代表共计80人,来到昆明市寻甸县柯渡镇丹桂村开展 “不忘初心、永跟党走”的专题教育活动。1935年4月28日,中央红军长征进入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柯渡镇丹桂村。红军干部团先头连从这里出发,在不失一人一马的条件下,从容渡过金沙江。自此中央红军摆脱了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斗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就是凭借着红军不断的壮大,凭借着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凭借着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建立了新中国。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追寻红军长征的不朽足迹,本次活动是省三监党委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又一创新举措。意在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通过参观柯渡红军长征纪念馆,聆听讲解员的讲解,参观了中央红军总部长驻旧址去回顾那段历史,感受那段峥嵘岁月。以党员、团员宣誓,高唱红歌等方式去抒发对革命先辈的敬仰。

聚是一团火、散若满天星,监狱团干广州行

追寻红色足迹主题征文篇7

像北京海淀区香山地区这样,在相对集中的一片地域内,有关曹雪芹的传闻之多,群众基础之广,艺术门类之全,在全国绝无仅有。2012年,“曹雪芹西山传说”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那么,曹雪芹的故居到底在哪里?

历代居住在香山的老人们,曾流传着一个说法,“门前古槐歪脖树,小桥溪水野芹麻”。这恰恰与《红楼梦》开篇作者说自己住在“阶柳庭花”之处以及张宜泉写曹雪芹的住处是“门前山川供绘画,堂前花鸟入吟讴”相印证和契合。有关专家在对目前所能掌握的曹雪芹西山传说、题壁诗、书箱子、《废艺斋集稿》、曹寅对其祖居描写等资料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将曹雪芹在西山的落脚点逐渐聚焦到正白旗三十九号老屋。

这是一所非常别致的院落,房主人舒成勋发现题壁诗时,其家在此居住已有五代,院子的很多特征,与传说、诗文都相印证。1984年,有关方面对三十九号老屋进行了整旧如初的修复,建成了中国第一家曹雪芹纪念馆。三十年来,这家简朴的乡村纪念馆几经修整、布展,目前已接待海内外游客达千万人次之多,为向世界弘扬曹雪芹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学界追寻的脚步从没有停止过,有关各方保护和利用文化遗存的实践也从没有停歇过。

事实上,在北京植物园及周边地区,还有众多曹雪芹足迹所至的遗痕,以及清代旗营文化、满族文化、西山民俗文化、皇家园林文化、佛教文化、皇族文化等多种历史文化遗存,需要进一步得到保护挖掘和发扬光大。

今天,在北京市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在各方权威专家的亲自论证把关下,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以及北京植物园、北京曹雪芹学会联合启动建立“曹雪芹西山故里”历史文化景区,希望通过恢复部分旗营建筑,复原旗营氛围,力求展现曹雪芹在西山地区的生活遗迹和著书的历史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全方位了解曹雪芹,欣赏、研究《红楼梦》的场所。未来的北京西山脚下将形成一个令人全方位了解曹雪芹,欣赏、研究“红文化”的场所,并逐步成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又一个传统文化地标。

追寻红色足迹主题征文篇8

关键词:色彩 象征 心理 女性自由

德国哲学家歌德曾在《色彩理论草稿》中提出:“人们在将周围色彩进行常规的联系时,人们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都受到了色彩的影响。”[1]他认为色彩是内心的色彩,心灵的明镜,可引起悲伤或快乐情绪。同样地,日本心理学家淹本孝雄在《色彩心理学》中也指出:“具有象征意义的色彩,其作用与语言一样,往往对人的心理能施以微妙的影响。”[2]由此可见,除了给人们的感官带来直接的视觉效果外,颜色还能够反映人们的心灵,洞彻人物的心声,具有丰富的心理内涵和象征意义。

《金色笔记》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独特的叙述技巧和别出一格的文学形式为其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在小说中,作者别出心裁地运用具有浓厚象征意蕴的五色笔记呈现了一个自由女性真实而独特的心灵发展变迁史。黑、红、黄、蓝、金五种象征色彩贯穿于小说始终,作者通过它们将主人公个人的心灵感受与整个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世界现实相结合,在深化主题的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自由的无限思考。

一、黑色笔记――阴暗的记忆,黑暗中的低语

在西方世界里,黑色带有许多负面含义,它象征着悲剧、悲伤、绝望、恐惧、谎言、坏东西、罪恶等等。

土耳其知名作家帕慕克在《我的名字叫红》中将黑色作为作品的基本色调,黑既象征笼罩于人们周身的失落情绪,也象征了伊斯坦布尔一种凄苦得近乎优美的忧伤。在《金色笔记》中,黑色笔记的黑色也有两重象征:

首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黑色是一种带有消极意义的色彩,它多指情绪因恐怖与不安而忧郁,缺乏感情的自然流露。[3]黑色笔记的黑色,无疑象征了安娜怀疑、忧伤的情绪。渴望并向往共产主义的安娜积极投身于非洲的共产主义运动,恪尽职守的她不久后便发现所谓的党组织成员根本就不去接近非洲的人民群众,只是带着严重的种族歧视观念空谈民族解放。他们早就认定了自己的身份地位,从未真正想过为改变贫穷落后的非洲现状贡献自己的一己之力。非洲黑如暗夜的现实状况对安娜的打击很大,她开始怀疑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同时,作为一个作家,安娜创作的《战争边缘》充满了虚伪的怀旧情结,背离了她认为的文学应反映生活的写作初衷,使她感到深深的自责:“当初我为什么不把所发生的一切如实予以报道,而偏要编造一个与原始材料毫不相干的‘故事’来呢?”[4]这次的创作实践是黑色的。

其次,黑色象征了残忍与恐惧。黑色笔记中有一段关于野外活动的描写,安娜和保罗目睹了蚱蜢同蝴蝶举行婚礼和食蚁虫与蚂蚁屠杀的场面,莱辛在这里将昆虫的世界进行了拟人化的描绘,突出并暗示了人类血腥与残忍的生存法则。

“黑色,黑,它太黑了。它是黑的,这里存在着一种黑。”[5]

阴暗的经历给了安娜黑色的记忆。

二、红色笔记――血火交融,信仰的坍塌

在所有颜色中,红色作为一种主色调,它对我们产生的影响最感性也最直接。它通过使我们的皮肤泛红来表现我们的情感活动,因此,它与热情、激动、愤怒等相联系。作为代表鲜血的颜色,它也是战争、危险、暴力的标志。这两种蕴涵巧妙地融合在了安娜的红色笔记中。

红色既象征着安娜最初的,对革命怀有美好愿望的热情态度,也象征着社会主义实践进程中出现的暴力与血腥。安娜加入共产党是因为她对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深感失望,而共产主义则是一种强大的道德力量,它对自由、平等的美好未来的描绘是安娜灵魂深处苦苦追求的完美,她一直为之默默地付出,倾情地奉献。但当安娜加入英国共产党后,党内的腐败、堕落现象,以及残酷的政治斗争使她对党失去了信心。而卢森堡夫妇,迈克尔的朋友被处死,摩莉朋友的销声匿迹等党内的恐怖内幕,则给安娜带来了巨大的精神恐慌,使她丧失了精神上的归宿与依托。

安娜没有获得政治信仰上的自由,共产主义也没有像它所标榜的那样为人们缔造出一个和平自由的世界,自由只是一个拥有华丽外壳包裹着的残缺的梦。在这样一个充满战争和暴乱的年代,自由就像是奥威尔《1984》中所表现的那样,是战争的自由,奴役的自由。这段经历给安娜带来的是困惑与崩溃。

三、黄色笔记――忘却,爱恋的伤痛与回忆

黄色是阳光的颜色,它给人以温暖和鼓励,象征着美好的愿望,最初被视为爱的色彩。

黄色笔记是安娜根据自己与迈克尔的情感经历创作的小说稿,题名为《第三者的影子》。日记中的女主人公爱拉,则是现实生活中安娜的化身,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安娜所经历过的一切。

爱拉是一个对爱情坚守与执着,并渴望拥有爱情依靠的女人。她义无反顾地爱上了有家室的保罗,并与他保持了长达五年的情人关系。在与保罗的相爱中,爱拉倾注了自己所有的爱。为了赢得保罗的倾慕,她努力地改变自己,渐渐地放弃了原则,放弃了特立独行的个性。最终,无情无义的保罗为逃避她而远走他乡,她失去了自我,成为了一个挣扎哭泣的女子。“我于是睡着了,但在真正入睡以前,我听见自己在哭,在梦中哭,这一次哭得很伤心,极其痛苦。”[6]

在五年的爱情生活里,安娜经历了苦苦挣扎,困顿迷惑的一个分裂过程。迈克尔的离去,使她丧失了所有的幸福感与安全感,她陷入了几近疯狂的精神迷失境地。日积月累的感情饥渴造成了安娜上的饥渴,她开始寻求性兴奋的满足。但在放荡了一阵子后,安娜终于明白,女人的是为男子所包容着的,只有与自己真心相爱的人,才能得到性的满足。

她为自己没能寻找到真正自由的爱情而遗憾。

安娜决定继续写作,她打算通过写作来使自己走出情感困惑,摆脱迈克尔的阴影。她提醒自己:“自保罗离开她以后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但她所做的,所说的,所感觉的始终摆脱不了他的影子。她的生活笼罩在一个不可能回到她的身边的男人的阴影中。她必须解脱自己。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不存在道德上的制约。”[7]

得不到的爱情是用来遗忘的,纵然迈克尔对安娜的爱已随风消逝,但善良的安娜仍然在黄色笔记中为这样的爱情留下了一个记录空间,不是为了记忆,而是为了忘怀。

四、蓝色笔记――崩溃边缘时心灵的转向

蓝色作为大海和天空的颜色,往往给人们以清爽、安详及舒心的印象。但从负面的心理角度来看,蓝色代表了孤独和不稳定,甚至是神经方面严重的不稳定性。[8]《蓝色笔记》是记录安娜灵魂痛苦挣扎的个人日记,蓝色所蕴涵的强烈的精神错乱感在安娜的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造成安娜这种精神错乱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爱情生活的失败。安娜是一个向往自由爱情,敢于为爱付出真心的资产阶级女性,但她却不是命运的宠儿,她所追求的真爱迈克尔只是一个薄情寡义的人,他把他们的爱情视为逢场作戏,最后弃她而去。爱情的失意使安娜感到绝望,她变成了另一个人,那个神志正常的安娜已无法触及,早已跋涉在茫茫白沙的地平线上。

其次是政治信仰的危机。蓝色笔记中出现了一些标有明确日期的剪报式文字资料,比如:美国的氢弹试验,原子弹爆发后的威慑,战俘大骚乱,朝鲜半岛的伤亡和失踪,军队封锁埃及,苏维埃的大肃反运动,麦卡锡主义,苏联发生的谋杀等等。这些关于战争和苦难的记录是共产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黑暗现象,它动摇了安娜的政治信仰,给她带来了精神上的痛苦。

最后是生存的困境。爱情生活的失败和政治信仰的坍塌使安娜陷入了精神的绝境,她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也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她甚至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没有信仰,没有追求的多余人。

精神陷入极端抑郁状态的安娜曾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但她并没有选择这样做。汤姆的自杀消解了她死亡的意志,女儿简纳特的存在让她看到了作为一个母亲应尽的责任,她意识到:“为了简纳特,我无论如何不能生病,不能后退。我明天就有可能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我的消亡跟谁也不相干,只有简纳特例外。我现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安娜?――个对于简纳特来说少不了的人。”[9]

于是,我们的安娜在看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后也开始了自我拯救的过程,她一边向心理医生苏格大娘求助,一边用四个不同颜色的笔记本来记录自己那分裂的,早已不堪重负的灵魂。

五、金色笔记――金色的蜕变,灵魂的升华与超越

金色是太阳的颜色,具有光芒四色的魅力,象征着成功。金色笔记主要记录了安娜与美国作家索尔・格林之间发生的故事。他们两人都是经沐风雨的同路人,索尔不仅是个赤色分子,他还反对斯大林,被左翼右翼政治拒之门外。同时,由于个人生活的凄惨与不幸,索尔也是一个自我分裂的人,一个极其冷漠、孤寂、工于心计而又自我怜悯的人。作为对人生有着深刻感悟的思想者, 索尔同安娜一样,还是一个努力寻找自我,追求自由的人。

与安娜不同的是,虽然索尔在精神上饱受折磨与痛苦,但他并没有放弃对理想和未来的追求。他的希望是:“我愿付任何代价回到当年那个时代,那个我属于聚在街角的理想主义少年团伙,相信我能够改变一切”。[10]索尔对生活不离不弃的希望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安娜,她爱上了索尔,并开始以一种乐观的眼光去认识世界。在索尔那里,安娜重新感受到了爱情的甜蜜:“我是那么幸福,那么的幸福。我发现自己坐在卧室内,望着投射在地板上的阳光。经过几个小时的凝神专心‘游戏’后,我处于这样的状态――一种平静而愉快的入定,和万物融为一体,以致瓶中之花即自身,肌肉的渐而伸展,便产生自信能推动宇宙的力量。”[11]她也意识到,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人生的价值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而体现,生活里远有比男女之间的抗争更为重要的东西。索尔与安娜相互关爱、帮助和支持,在经历了痛苦的挣扎后,他们走出了迷失的自我,完成了对生命和自由的求索。

结语:

不同的色彩代表了安娜不同的心理状态,从最初的充满阴影的黑色,到极端抑郁、苦闷的蓝色,一路磕磕绊绊的安娜自始自终都在面临内心深处的拷问与质疑:什么是自由?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在最后的笔记中,莱辛给了我们答案:

首先,女性脱离男性追求自由是不现实的,和谐的两性关系是女性自由的前提。

弗吉尼亚・沃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一书中说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中,有两种主要力量,一种是男性因素,另一种是女性因素,在男人的头脑里,是男性因素压倒了女性因素;在女人的头脑里,是女性因素压倒了男性因素。正常而舒适的生存状态,是这两种因素和谐相处,精神融洽。……柯勒律治曾说,伟大的心灵总是雌雄同体两性因素并存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12]安娜与索尔心心相惜,互帮互助,在相互的交融中寻得了两性关系的完美和谐,成就了自己的生活和理想。自由女性的最终回归,表明了女性真正意义上的觉醒,既是一种升华,也是一种超越。

其次,女性的自由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实现女性自由的必要条件。

安娜所追寻的自由不仅仅是指个人爱恋的自由,还有来自于对动荡不安的世界现实和人类生存境遇的深度思考。存在主义先驱萨特认为:“人选择的自由需要承担责任,就有了人道主义的关怀。”[13]非洲的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共产主义中的阶级对立与斗争等不仅是安娜关心和焦虑的问题,也是全人类应该面对的问题。莱辛是以一个宏观的姿态去看待个体的自由和全人类的自由的,倘若混乱的社会局势不能得以解决,那么真正的女性自由也就无法实现了。

参考文献:

[1]埃乌拉里奥・费雷尔.色彩的语言[M].归溢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243.

[2][3]淹本孝雄,藤泽英昭.色彩心理学[M].成同社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74,71.

[4][5][6][7][9][10][11] 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M].陈才宇,刘新民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70,62,388,325,412,661,596.

[8]T.A.凯纳.符号的故事[M].朴锋春,颜剑丽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9.

[12]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A]. 弗吉尼亚・伍尔夫文集:论小说与小说家[C].瞿世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156.

[13]王金萍,宋希永.自由,选择,责任――萨特哲学的逻辑,我们生活的困境[J].哲学研究,2010,(18):97.

上一篇:新闻会新闻稿范文 下一篇:电视新闻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