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钢结构在建筑上应用的探析

时间:2022-05-15 10:21:51

有关钢结构在建筑上应用的探析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钢结构在建筑上的运用越来越多。本文主要简述了钢结构的特点及在建筑方面的应用,介绍了钢结构在建筑中的发展与其制约发展的因素,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钢结构 建筑 应用

中图分类号:TU391文献标识码:A

1. 钢结构的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钢结构也在建筑领域运用的越来越频繁。钢结构在建筑上运用有着其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1.1 钢结构的自重轻、强度高。虽然钢结构的容量较大,但是它自身的强度却是很高的,并且它可以跨越更大的跨度。

1.2 钢结构的塑性和韧性好。因为钢结构的塑性较好,所以一般不会因为偶然的超负荷央突然断裂破坏,韧性好使其对动力荷载的适应性较强,它的这些特性,对钢结构的安全可靠提供的充分保证。

1.3 装拆方便、施工安装周期短。钢结构是由各种型材组合而成的,制作非常简便。钢结构的制作精度很高,构件运到现场直接拼装,施工方便,大大减少了施工周期,而且也容易拆卸、加固等。

1.4 钢结构的使用还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因为其采用的是干式施工,所以产生的噪音和粉尘都小,当建筑结构使用结束后,结构拆除所产生的固体垃圾少,还可以回收利用,这都从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环境。

此外,钢结构抗震性能好,造型美观,价格适宜,经济实用,具有防台风、抗地震、隔热、隔音、保温、防潮等特点。但是也存在防火和腐蚀问题。

钢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

钢结构因其自身特有的特点,钢结构建筑成为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的建筑体系,被誉为“绿色建筑”。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深,对于原有的木材和粘土砖已提出限制。目前,我国现阶段建筑主要结构形式是以钢筋混凝土框架为主,但是这种结构施工很繁琐,产生的施工垃圾很多,空间利用率较低,越来越无法满足条件越来越高的建筑功能的需求。

钢结构以其独有的特点满足了建筑施工的要求。由于钢结构的强度高、自重轻,提高了建筑的空间利用率,适于建筑竖向的夹层、局部错层的改造。钢结构改建、拆迁容易,材料的回收再利用率高,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都少,达到了绿色建筑的要求,这些都完全符合了现在建筑的高要求标准,因此,钢结构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了建筑施工中。

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冬季时间长,室外温度低,因此,取暖时间有的长达半年之久。这就需要建筑外墙有良好的保温措施,否则将会对能源造成严重的浪费。钢结构建筑的墙体一般会选用与之配套的板材,与传统的建筑墙有更好的保温性能,在节能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因此,钢结构在建筑中的运用,解决了建筑中原有技术的很多不足,也加快了国家建筑行业的发展。而钢结构建筑取代传统结构的建筑已势在必行。

钢结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3.1 钢结构布置及设计的基本原则

钢结构必须有足够的强度、风度和稳定性能,整个结构才安全可靠,结构要符合建筑的使用要求,有良好的耐用性、耐久性。结构方案的设计也要尽可能节约材料,减轻重量。在允许的范围条件内,要注意美观,特别是外露的部分结构,有着一定的建筑美学要求。

梁柱体系平面要采用普通梁格体系。整个结构设计成刚性框架结构,竖向荷载由板、梁、柱承担。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要通过布置中心支撑来抵抗水平荷载。基础形式钢框架——支撑采用柱下独基,钢框架——剪力墙采用柱下独基与筏板基础。内外墙体系框——剪采用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材,框——支采用陶粒砼砌块。

3.2 钢结构施工前的管理要点

钢结构虽然是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中比较好的一种,但它的施工难度也大。所以,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在进行钢结构施工时一定要运用科学、合理的办法制定一套详细的施工流程。管理人员要对施工的基本流程与质量标准等有所了解,从而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

首先,要对钢结构施工的相关规定与操作流程、标准有详细的了解,才能更好抓住施工的重点。其次,要对工程施工的设计图纸进行分析,做好图纸审核结果的记录。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制定施工方案和对特殊工程的预防措施。三要,加强技术交底工作的监督管理,保证施工人员能哆准确掌握施工技术与质量标准,进行施工。第四,对材料质量的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对材料、零件以及半成品等进行取样,进行检验,对质量检验结果向相关部门进行及时反馈。

3.3 钢结构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在进行钢结构建筑工程施工中,要根据钢结构质量控制要点,提高施工质量。一,要严格审查建筑工程施工是否具有钢结构工程施工资质与水平。由于一些企业对钢结构注重不够,因此,对钢结构技术运用资质偏低,这样会给建筑施工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要想承接钢结构建筑工程施工的企业,必须具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较强的技术水平、审核合格的施工方案等条件。

二,要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对钢结构施工质量的控制。在进行施工质量验收时,选择那符合国家标准的器具。加强对原材料建行验收,当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检测到不合格时,要坚决拒绝使用。施工的各个步骤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质量的控制,每完成一个分项都要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才可进入到下一个施工工序。

钢结构施工管理

4.1将建筑工程质量落实到责任制度。

建筑工程通常指房屋,道路和桥梁建设工程,以及公共广场和公园建设工程。首先,地质勘探工作一定要落实到位,地质勘探报告要首先呈报,否则不允许施工设计。其次,必须在施工开始以前,施工设计图纸必须由建设单位委托的施工图纸审查机构审查,在确认无误之后加章,方可将图纸交给施工方进行实地施工。图纸审查不通过就坚决不能进行施工。同时还要做好备案工作。再次,最后,在施工过程中要把施工质量监督责任落实到监理公司。最后,施工竣工以后要有建设单位的专门组织进行施工验收工作,验收合理才能交付使用。

4.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现场管理,降低施工行为风险系数

施工现场中施工人员的管理是决定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一是在钢结构工程管理中,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对工程质量有着直接地影响。应该按照相关施工图纸,结合施工工艺的相关要求,在施工是必须做到规范化、科学化、精确化,严防出现随意施工、盲目施工甚至是恶意性破坏施工的行为。二是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培训好交底工作。对于施工图相关标准、钢结构的施工技术要求等,应该组织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培训和过关,确保上岗人员技术交底到位。三是对于现场施工的管理人员而言,应该对相关技术要求都非常熟悉,并能够确定质量控制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对施工质量的安全问题,建筑工程就相当于施工企业的面子工程,质量安全是第一关,一定要在质量上狠下功夫。采取责任到位的监管施工方法,针对施工工程中的施工质量,除了要有监理公司要全权负责除施工设计的质量安全以外,还要有建设单位自己的人员时常到施工现场进行安全责任检测,确保施工的质量安全。针对一些施工上易出现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一定要督查到位,采取相关措施和技术给予避免。

总结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迅速发展,其施工技术日益提高,建筑结构更加多元化。钢结构工程是我国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其施工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和效益。因此,我们要加强对钢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和管理的研究,使其能为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起到推进的作用。

参与文献:

[1]温海林,于国成.浅谈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J].科技促进发展,2010,(02).

[2] 陈民三,胡连文.钢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J].建筑结构学报,2010,(04)

[3]赵松,钢结构加固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

上一篇:天晓得的“牙科医师”(3) 下一篇:有关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