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时间:2022-05-15 04:08:58

浅谈多媒体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技术已被广泛引入教育教学过程。现代技术教育媒体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可以产生在传统教学中无法达到的知识表达及传递的效果。在多媒体中职语文教学中,应根据学生本有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依据大纲,设计出周密的多媒体介入方案,把多媒体用在掌握知识的刀刃上。

关键词:多媒体;中职生;语文教学;教学优势

应用多媒体辅助中职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应用,语文课堂中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已经成为实现语文课程多重功能的一个重要手段,有些地区甚至将之作为评价一堂课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多媒体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优势有哪些呢应用呢?

一、用多媒体教学,能培养学生丰富的审美能力,启迪智慧。

中职学生没有高中生的主动和自学能力,能让中职学生课上跟着老师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是难上加难的事情,多媒体教学的出现让课上嗜睡的学生在视觉上得到强烈的冲击,从而刺激大脑,让其不知不觉的跟着老师的思路并能主动思考,培养基本的审美能力。在中职语文教材不乏《我的空中楼阁》这样描写优美景致的作品,我们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根据文字勾画出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接受美的熏陶。也可以配合教学的需要,向学生展示书法、传统绘画、雕塑等作品,如用欢快的圆舞曲插入《项链》的高潮部分,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情境,优美的各具风格的音乐使他们惊喜、陶醉、亢奋,直至主导他们的情感。图像的显示使许多难以描绘的抽象的内容得到形象化展现。加强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画面、音乐等媒介将课文中抽象的文字,转变为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欣赏美,是增强审美感知力的重要途径。

二、巧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营造立体的语言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之一,学生对一件事感兴趣时,往往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可见,只有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去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而兴趣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化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语文学科具有文学性的特征,名篇名作的文学美,往往只有凭借声音美、画面美才能展现出来。如何解决课堂教学中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累,效果却只一般的痛苦现实呢?那只能借助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多媒体软件集图像、声音、文本于一身,它可以提供美妙的音乐、标准的发音和令人陶醉的诵读,听起来真是一种享受,再加上录像、动画,使学生进入了语言美与文学美的氛围中,耳朵里所听到的、眼睛所看到的都与语言美、文学美有关,无形中加强了戏剧、小说的感染力量。像《雷雨》《哈姆雷特》《城南旧事》等戏剧,《药》《阿Q正传》《荷花淀》等小说,这些文学作品的教学如果能与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就更能展现它们的艺术魅力。至于散文与诗歌的教学,凭借多媒体技术也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琵琶行》一诗中,我采用了《浔阳遗韵》(著名画家陈逸飞的名作)等作品作为背景制作的课件,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视觉印象,同时,再配上合适的乐曲,根据文中琵琶曲旋律的变化情况:舒缓流畅――低回凝滞――雄壮激越,分别配上《二泉映月》《虚无》《十面埋伏》等乐曲,营造了良好的听觉氛围,把《琵琶行》的文学魅力充分展现出来。

三、巧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构筑广阔的生活情景,启迪学生的思维

传统教学只能展现狭窄的生活情景,难以促使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构筑一个广阔的生活情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狭窄的生活片段转化为广阔连续的生活场景,如,我讲授《我们家的男子汉》一课,采用了多媒体展示四幅漫画,将四个片段连接起来,形成较为广阔的生活场景,启迪学生的思维。漫画一:小主人公专注地吃着大拇指,以致前边的嘴唇都有些翘了起来。(源自“他对食物的兴趣”)漫画二:小主人公站在冰箱前面,露出半个脑袋,手里拿着空的汽水瓶。(源自“他对独立的要求”)漫画三:挨打时,小主人公一面大笑,一面泪珠从脸颊上滚落下来。(源自“他的眼泪”)漫画四:上火车时,小主人公手抓窗框,脚蹬车厢,攀上窗台的样子。(源自“他面对生活的挑战”)同时配上周杰伦演唱的《蜗牛》,再配上文字,结合画面,讨论小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和性格特征。这几幅漫画构筑了小主人广阔的生活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教学效果非常好。

总之,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能够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信息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获取相关信息,从而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在语文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手段,能够将抽象事物形象化,微观事物宏观化,复杂事物简约化,能够多角度、多层面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与教学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它的使用将使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课堂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黄勤勇.多媒体对汉语教材的作用及发展战略[J].世界汉语教学.1999,(2).

[2] 任筱萌.HSK(自适应)命题中引入多媒体技术的设想[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3)

[3] 刘权石.多媒体教学之我见[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2.

上一篇:浅析高职生的个人梦想与中国梦教育策略 下一篇:国内博物馆旅游产品开发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