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时间:2022-05-15 03:30:31

浅谈如何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摘 要]事故的发生是由物的危险因素、环境中安全条件、管理上的缺陷、漏洞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等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但据调查90%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因此,为了预防事故发生,除了从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上着手之外,还应该研究如何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煤矿安全事故 从业人员 安全意识

中图分类号:F530.69 文献标识码:F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30201

1、造成煤矿安全事故的心理隐患

隐患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大敌,但我们在工作中经常查的是设备隐患,而忽视了心理隐患的存在。以下几种心理对安全生产的极为不利应引起高度重视。

1.1松懈的心理。松懈,主要是指注意力不集中。生产当中发生的大量事故,很多是由于行为人的精神松懈所致。那么,解决这一问题,是否只要求增加紧张程度,保持精神紧张就可以了呢?事实上是不行的。因为,对于任何人,要求增加紧张程度、保持紧张状态,并长时间的坚持下去是非常困难的。一些管理者,现场指挥者往往在事故发生之后,批评行为人:“为什么不注意?”被批评者也往往很自然地承认自己“没留神。”没注意但也只是口头上承认没注意,内心里却在想:“我一直注意着呢!不知怎么搞的!”这是所谓的“没留神、没注意。”其实就是前面所说精神松懈,同时还含有粗心大意、心不在焉、马马虎虎等情形在内。在时常工作中,有的人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时,实际上就是注意的选择方向,注意的范围和他现在应该注意的方向不一致。

1.2冷漠心理。人的冷漠心理,是对外界所发生的与本人无切身利害关系的事情,持一种无所谓的心理,毫不关心,甚至持一种排斥的心态,总认为安全是别人的事,与自己的没有任何关系,谁出了事故,谁负责,该他倒霉。因此,对安全宣传无兴趣,对安全教育不重视,对安全活动无热情,对他人违章现象更是视而不见,对事故隐患熟视无睹,对事故冷眼旁观。

1.3麻痹心理。因为天天说如何如何重要,可是长期以来却没有发生事故。具有麻痹心理的人就认为安全不再是什么重要的事,慢慢放松了警惕,表面上做些工作应付检查,长期如此,安全意识变淡薄了。

1.4侥幸心理。具有侥幸心理的人认为事故发生的概率很小,况且那么多人,哪有那么准事故就发生在自己身上。身边违章的人不少,也没有发生任何事故。尤其是本人违章好多次,从来没有出过任何事故,再违章一次不见得就会出事。

1.5省事心理。有些职工明明知道自己是在违章作业,但就是不纠正,为什么?因为大多数违章作业是习惯性的,已经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势。大凡违章作业,都少了一些保护性的程序,工作起来图方便省事,明知道违章而不纠正。

1.6自以为是心理。这些人往往是技术上的骨干,自以为很有经验,以往在工作中没有采取保护措施,也没出什么问题,就认为自己的做法永远是对的,对管理人员的批评不当回事,我行我素。

1.7松懈的生理。生理长期持续作业或竭尽全力工作时,身心将发生各种异常。有时全身或身体的某一部位会觉得不舒服;也有时会出现困倦、头痛、眼花等现象;疲劳感的出现是心理活动将要发生变化的重要证候,如不及时进行了调整,必将引起人的注意力分散,注意力的集中性降低。此时,如再继续坚持作业,就会有发生事故灾害的危险。因此,也可以说:疲劳或是防止作业者身心出现异常变化导致事故发生而发出的危险信号。

通过以上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常常受到人的思想、意识、心理、情绪、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所产生的消极作用往往使工人们在思想上麻痹大意,漫不经心;心理产生侥幸过关、得过且过、情绪上波动不稳,阴差阳错;加之工作环境昏暗潮湿,作业过程周而复始,重复单调,这种情形下,其行为的结果可想而知。

如何克服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预防和避免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呢?值得我们不断思考。

2、做好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工作

简单归纳总结了五点建议以供参考:

2.1随时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责任心。首先,作为企业的职工尤其是企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对工作认真负责,不折不扣履行岗位职责,每一个煤矿人要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自己的首要责任,心中始终存有安全至上的高度责任感和强烈的责任心。只有拥有强烈的责任心,生产一线普通职工才能自觉学好业务,熟练掌握岗位技能,提高识别隐患的能力,增长应对突发事件的才干,才能学好、用好作业章程。只有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责任心,才能从根本清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隐患,将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

2.2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更为关键。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水平是决定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真正强化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职工的安全技能水平,煤矿企业要把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培训作为主线,做到班前安全教育时间有保证,学习质量有保证。以班前会班后会、安全活动日、技术课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行“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基层培训制度,增强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认真组织职工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上级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做到自主保安、相互保安、监督保安、立足岗位,为保证安全生产做贡献;与此同时,加大职工安全培训力度,结合矿井实际,采取内培和外培相结合的方式对职工分期分批进行安全培训,不断提高职工安全业务素质。

2.3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夯实安全文化基础。经常不断地进行宣传教育工作也是预防不安全行为发生的一个重要方法,因此,要大力实施安全文化课程,从抓思想、提认识、转观念入手,加强观念文化;从规范职工个人安全行为入手,加强行为文化,要把安全文化真正入脑入心,不留死角,覆盖全矿每名职工,从而推动安全文化工作。

2.4事故反思,引以为戒。每一次事故的发生几乎都是一次血的教训,如果全矿每名职工在事故发生后都能进行一次深刻的反思,痛定思痛,找出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排除事故发生的一切隐患,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增补安装一些必要的安全设施,加强工人的安全意识,那么,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搞好班前会教育,开好每月的安全办公会议,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警钟常鸣,如果不思教训,好了伤疤忘了痛,那么等待的只是一场更大的灾难。

2.5安全措施,落到实处。安全措施重在落实,只有把安全措施落到了实处,才能有效地遏制人为事故的发生。

3、结束语

总之,我们只有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端正态度,严格按“规程”办事。科学管理、科学决策、科学预防,深藏在我们脚下的滚滚乌金不仅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财富,而且会给我们带来一个文明、健康、安全、和谐的社会。

上一篇:浅谈民事审判实践与调解技巧 下一篇:超市购物环境设计中色彩要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