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会计制度下医院预算管理

时间:2022-05-15 03:11:41

浅谈新会计制度下医院预算管理

摘要:《新医院会计制度》自2012年起正式实施。新会计制度对医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提出更加细致和明确的要求,医院的预算管理工作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文就目前医院预算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控制与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 医院预算 问题 控制与管理

医院预算是医院在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将未来一定时期的收入、成本、现金流入流出等以计划的形式具体、系统地反映;医院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有关财务收支、业务量等年度计划,并对计划年度内医院财务收支规模,结构和资金渠道等进行预测。

一、新会计制度下医院预算管理的意义

医院预算是医院各项活动的前提,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有效的协调医疗行为,规范财务收支,明确经济责任,提高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率。预算管理搭建了医院战略管理与医院经营活动的桥梁,良好的预算管理使医院的战略目标与医院年度发展计划很好的协调。通过预算管理,可以整合医院的内外部资源,促使医院战略更好的“落地”,从而为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现阶段医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管理层对医院预算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在我国的很多医院,预算管理都是流于形式,究其原因,主要是医院管理层对预算管理不够重视,缺乏预算管理意识。预算管理一直停留在年初编编收支预算,年底与财务决算比较比较的阶段。由于缺少医院管理层的支持,预算的审批、监督等都没能完全执行,即便有审批,在执行的过程中随意更改预算的现象也是比比皆是,预算管理意识相当淡薄。

(二)医院的预算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

在医院的预算管理中,既没有完善的预算管理机构,也很少设置专职的预算管理岗位,从事预算工作的往往就是财务人员。预算机构设置的不完善,专职预算岗位的缺失,会使医院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偏离医院的战略目标,预算的执行方案得不到贯彻落实,预算调整的随意性较大,预算考评形同虚设。

(三)预算编制方法较为陈旧,执行控制不到位

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起点,目前多数医院采用的增量预算法,是较为简单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但在外部环境以及医院的业务量发生较大变化时,简单的以上年数加增长率的估计,会使预算数严重的与实际相偏离,最终导致预算失效。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资金支出不受预算控制,执行进程不申报、分析,执行过程无监控,这些都难以保证预算的权威性、严肃性。

(四)预算管理的考评机制不健全

预算与实际执行结果总会存在一定差异,没有科学、系统的预算考评指标,将无法评价预算执行部门的工作业绩。有些医院虽然建立了预算考评指标,但只是从财务业绩的角度,忽视了非财务指标的考评作用。没有科学的预算考评办法,将难以调动预算执行者的积极性,预算管理难以发挥应有的职能。

三、如何进行新会计制度下的医院预算控制与管理

(一)成立科学的医院预算组织体系

医院预算管理是医院战略目标的定量化,要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实现其目标,必须有组织和制度的保证。建立三级医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一级预算部门为院长办公会,负责预算政策的制订,指导预算的编制。二级预算部门为各职能管理科室,负责预算的编制、审核、汇总并进行日常的监控、调整、考核。三级预算部门为临床、医技等基层科室,是预算的执行单位。根据“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预算编制流程,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统一各层级的预算目标,从而明确职能与责任。

(二)灵活运用各种预算编制方法

常见的预算管理方法有:定期预算法、滚动预算法、增量预算法、零基预算法、固定预算法、弹性预算法、项目预算法等。医院预算编制应灵活运用各种预算编制方法,而不是单纯的使用增量预算法。全面预算管理涉及的预算项目很多,不同的预算项目有不同的特点,要根据不同的项目特点合理运用不同的方法,才能达到最佳预测效果。

(三)完善预算控制体系和预算监控措施

全面预算管理涉及医院的每一个部门和个人,医院的各项业务活动需严格按照预算的要求进行,建立全方位的预算控制体系。预算控制要覆盖医院所有部门和岗位,渗透到医院日常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对于医院预算的执行要采取实时的,多元的监控措施,通过科学合理的事前、事中、事后监控,有效防止问题的出现,确保预算目标的达成。

(四)建立严格预算考评制度

预算考评是对预算执行结果的确认,找出预算实际执行结果与目标间的差异,进行分析、评估,以奖惩制度为依据,为改进预算管理提供建议和意见。医院可以通过量化的业绩指标结合定性指标对执行部门进行考核,肯定执行较好的部门,并以货币和非货币方式给予奖励,增强员工的成就感,提高积极性。对执行较差的部门给予惩处,并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通过预算考评提升预算管理的相关职能和价值,有利于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保证医院持续、稳定的发展。

四、结束语

在新的会计制度下,医院发展既要突显其公益性,也要体现其经济性。通过实行全员、全额、全过程的全面预算管理,使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越来越精细化,从而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医院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长胜.企业全面预算管理[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罗丹.论健全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现状的思考[M].中国电子商务,2010

[3]陈玲娣,罗慧中.信息技术在大型公立医院预算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管理.2012

上一篇:当前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新问题及新对... 下一篇:浅析基层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