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检测评估体系探析

时间:2022-05-15 02:31:48

思想政治教育的检测评估体系探析

摘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评估范围、评估背景的复杂性以及评估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理清思想政治教育检测评估体系的概念与意义,在遵循方向性、客观性、时效性、全面性等原则基础上,重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所面临的困境,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检测评估;评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289-02

思想政治教育的检测评估,是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运用一定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检查和评定教育效果的教育环节。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它要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满足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作贡献,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因此,构建科学、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检查评估体系,已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

一、思想政治教育检测评估体系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体现出来的。而实际效果的好坏和大小,反映了教育价值的取向和程度。思想政治教育的检测评估从教育的实际效果入手进行,它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检测评估不仅对教育效果进行正确合理判断,而且对教育效果产生积极作用

教育有什么样的效果,有多大的效果,有什么成绩和经验,有什么失误和教训,有关这些利弊得失的问题,只能通过检测评估才能加以判定。教育的成绩与失误分不清,经验与教训辨不明,就无法认定教育的效果和价值。同时检测评估对教育效果的判断,还有评价的作用。对教育的成绩,经验的肯定性评价,能够有效巩固、拓展、深化教育成果,激励受评对象参加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受教育者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而对教育的失误,教训的否定性评价,也能够有效制止、克服教育的不良后果,激发受评对象吸取教训,避免重犯错误,争取成功。

2.检测评估是客观评估教育者工作成果,且不断提高其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长久以来,很多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虚的、空的,政治教育与业务工作存在“两张皮”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行之有效的监测评估。一般来说,教育的效果反映了教育者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态度。对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的检测评估,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自我检查,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自我认识、评价和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能够对自己进一步端正教育态度,改进教育内容和方法,增强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使之转化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3.检测评估是领导者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的重要措施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我们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输、加工、处理和反馈的过程,其中反馈这个环节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反馈的一种重要形式,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进行衡量和判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检测评估,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部门能够了解自己输出的信息作用于下属部门后产生的结果,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再输出进行调整。可见,检测评估是领导者认识教育的有利条件,即发现薄弱环节,掌握教育工作新情况和新问题,并为新的教育决策提供实际材料,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创造条件。

二、思想政治教育检测评估体系的基本原则

1.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决定并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检测评估活动的性质的准则,它要求我们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明确检测目的,指导和制约检测评估活动的方向。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检测评估必须以以教育目标为根据,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检测评估的正确导向。要正确处理好方向目标与达度目标的关系。方向目标是达度目标的基础,达度目标是方向目标的具体化。两者是本源关系,不能颠倒。具体体现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中,党的教育方针是方向目标,具体操作指标是达度目标。若本末倒置,无视教育方针贯彻与否,只就操行而论操行,则势必会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出现错误导向。

2.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规范其检测评估活动的基本准则。它要求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检测评估时,应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排斥主观臆想,真实全面地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由于思想政治教育量化有一定难度,在进行评估的时候难免会有主观印象的成分存在。所以为了评估的公平、公正性,评估者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

3.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依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规范其评估活动的基本准则。它要求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检测评估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方面都进行评估,避免以偏概全。在其检测评估活动的具体实践中,既要坚持检测评估标准的全面性,又要检测评估因素的全面性。贯彻全面性检测评估原则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整体性和关联性。不但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结合中来评估教育效果。而且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检测评估中,全面考察评估对象原本的思想与表现。既要看现实的效果,又要注重潜在的发展。

4.实效性原则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检测评估,最重要的是看它的实际效果。而教育的实际效果,要通过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表现出来。按照这些因素,可以确立两个必须遵循的原则,即知行统一原则和德才兼备原则。

三、思想政治教育检测评估的困境

我们知道,思想政治教育检查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一直被高校重视。随着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实践发展,虽然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理论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仍面临众多的困境。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1.评估范围的不确定性

在高校中,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品德培育,而看这项工作是否有效的标准就是看受教育者的品德培育状况。但是对于评估的范围,评估者可能存在许多不同的意见,例如对教育部门的评估我们既可以理解为对操作部门的评估,但从评估的目的上来看,更要注意对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估,因为主管部门才是最终的决策者。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很难通过了解受教育者的言行来深入分析其真实的思想状况。思想政治品德通常是在一定环境与氛围下才能表现出来,若是没有这样的条件,品德很难转化为实际行动力。评估往往具有随意性,在开展和实施评估检查工作时,大部分都是人为地确定评估的时间和活动内容。评估的随意性往往并不完全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内在规律,因此给思想政治教育检查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带来了难以确定的影响和困难。

2.思想政治教育背景环境的复杂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具体的实践活动,这一活动无论是从宏观方面还是微观方面说,它开展的前提、基础与条件具体到每一受教育者都有很大的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又各有不同。所以在执行起来难度较大。因此我们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检查评估体系的对象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结合,可能是静止的文字,或者是受教育者的实际行动,而结合的难点在于度的把握。

3.评估的技术或方法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中以什么作为衡量保准,这是目前评估理论的难点。在方法论上,有人提出,可以参考企业的无形资产进行评估的方法来评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这是一个可以引起讨论的话题,两者都具有“无形”的特征,既然前者可以进行评估,那么后者也应可以评估。现在的问题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评估,其最终的显示指标金额数,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是否也应归于钱的评价上,这是非常可疑的。尽管金钱作为衡量价值,具有广泛的普遍性,但有许多活动领域的社会评估不会作为最终衡量标准,有很多东西不能直接用金钱来衡量。因此,有关评估的技术或方法之间的问题,应该仔细研究。

四、思想政治教育检测评估发展的探索

鉴于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目前的发展状况,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亟待解决。应该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原则,针对检测评估的困境,做好以下工作。

1.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检测评估的新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是作为一项斗争的工具而被正式确立的。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全球化的到来,它应保持相对独立的意识形态。当前社会倡导建立了以重大权益为核心的价值评价体系,这一切都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相背离。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发生了变化,在今天关键是要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检测评估的新目标。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做到以人为本。

2.把握好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检测评估体系的背景和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政治背景之下,必须有它科学的理论和政策的基础,既要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又要符合大学的办学方向,同时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和有关文件精神,符合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价值要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检查评价体系的建立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背景,不能脱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

3.评估方法实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一般来说,由于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过程与结果都是可以检验的,具有可操作性,其结果相对可靠,因此把这种分析方法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检查评估工作中,可以减少结果的随意性。相对于定性分析的主观性其优势较大。但是由于定量分析无法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工作进行整合,所以我们应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将其融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李生峰.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督导机制的意义[J].高教论坛,2010,(9).

[2]王茂胜.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一个亟须加强研究的课题[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07,(3).

[3]刘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体系建构研究述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8).

[4]姚彦,陈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研究述评[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3).

上一篇: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的整合研究 下一篇:网络社区网站共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