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楼梦》期待译本的定位

时间:2022-05-15 01:23:31

浅析《红楼梦》期待译本的定位

摘要:《红楼梦》被称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包含丰富的中国特色历史文化知识,具有很强的可解释性。那么,译者在《红楼梦》的翻译过程中,注释成为一种有效的补偿策略,这对保持源语文化的异质性以及有效定位读者心中的期待译本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红楼梦》 期待译本 注释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难以翻译的词句,特别是类似双关语等特殊修辞手法时,译者常需要借助译入语特有的语言表现手法,尽力弥补译入语效果方面的缺失,以期译文达到与原文大体相同的效果,这种翻译过程就是补偿(Hatim and Mason,见马红军,2003:37)。补偿有多种形式、多个层次,注释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有效补偿策略之一。在翻译《红楼梦》的过程中,不管是霍克斯还是杨宪益戴乃迭夫妇都有无法完整传达原文内涵的时候,都需要采用注释这种补偿手段,不过两个译本在这方面的投入份额都很少,大概出于对译本阅读的整体与流畅性的考虑,但这对文化交流来说都是个缺憾。《红楼梦》具有很强的可解释性,北京师范大学曾出版一个《红楼梦》的中文版本,其中包含注释3388条,有人名地名、历史事件、节日风情、成语典故等,来源出处及发展演变解释详尽,对阅读《红楼梦》和了解其隐含的历史文化非常有益。如此强大的内隐文化在翻译过程中注释是必不可少的。对比来看,爱尔兰文学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的汉译本,中国译者希望忠实介绍外国文化,对我国读者可能不理解的地方大量添加注释说明,金堤的译本中有2000多条注释,而萧乾夫妇译本中则超过了6000条,如此强大的解释力引人反思,且随着“红学会”的长期发展与研究资料的积累,更为我们《红楼梦》文化的对外交流提供了丰富便捷的资料。

例如,《红楼梦》中香菱的《咏月三首》第三首的两句,虚实结合、情景交融,丰富展现了我国“意”与“象”的完美结合。原文如下: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杨译:

Washing-blocks pound in an expanse of white,

Only a crescent is left when cocks crow at dawn;

In green coir cape on the river he listens to autumn fluting,

In red sleeves she leans over her balustrade at night.

霍译:

From a white world the washer’s dull thud sounds,

Till in the last watch cocks begin to cry,

While, by a fisherman’s sad flute entranced,

A lady leans out from her casement light;

诗中意象丰富,转换灵活,且诗句中出现“砧敲”、“鸡唱”、“千里白”、“五更残”、“绿蓑江上”、“红袖楼头”、“秋闻笛”等多个意象集合,这些意象几乎每一个都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意蕴丰富,得到成熟运用。这些意象虽可翻译,但“这些‘象’本身在特定文化中与‘意’的融合,而‘意’是文化特色的”(冯庆华,2006:80)。所以,译者在译本中可以为读者提供在汉语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含义,帮助读者培养欣赏我国诗词的一些基本知识。“砧”指捣衣石,如秋夜敲砧等,象征妇女思念丈夫的幽怨;杨译的“washing-blocks”和霍译的“washer’s dull”虽传达了“象”,却没有“意”,“意”的缺失是必然的,但是可以采取注释这一补偿手段,帮助译入语读者更好的理解原文。“五更”原指天将明时,后来经诗人反复使用,已变成了一个富有情韵的意象,常暗指人彻夜未眠,愁愫满怀;“at dawn”和“in the last watch”的译法同样也缺失了“意”。“绿蓑”即绿色草苇编织成的防雨蓑衣,在诗中多暗指浪迹户外的野客愁愫,霍译直接将其转换为“a fisherman”,易于理解但限制了原诗给读者提供的遐想空间和意象美。“笛”在诗歌中的意象也极为丰富,哀怨悠长,加上秋夜闻笛声,更是催人落泪,如若能在“autumn fluting”和“sad flute”译文的基础上加上对我国诗词中“笛”的隐含意义注解,可能读者会受益更大。“红袖”借指诗中美女的形象,杨译的“in red sleeves”明显比霍译的“a lady”懂得我国的诗词文化,但仅仅译者心中明白是不够的,需要让译入语读者有所了解。

综上所述,注释可有效地保存源语文化中的异质性,使译入语读者得以体验其中的“异国情调”,扩大读者的知识域,这也是读者对译本的一种期待。同时,“由于读者知道自己阅读的是外国作品,相对来说比较能够容忍文中不太流畅的语言,对于译文中新异的文化意象和文学手法也更宽容,甚至还会表现出欣赏的态度,而且在大多数读者的观念中,译文最明显的特色也就是包含有很多异质性的语言、文化或文学成分”(韩子满,2005:137)。

参考文献:

[1]David Hawks. The Story of Stone. Penguin Books Led, Great Britain, 1986.

[2]杨宪益,戴乃迭.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3]冯庆华. 红译艺坛—《红楼梦》翻译艺术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韩子满. 文学翻译杂合研究[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5]马红军. 翻译补偿手段的分类与应用[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0).

[6]赵长江,付天军. 《红楼梦》英译与中国文化传递[J]. 河北学刊,2009(3).

作者简介:

冯宁(1986年4月),女,河南省安阳市人,硕士研究生(研三在读),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

上一篇:从《鹤唳》看谷崎润一郎的“中国情趣” 下一篇:“想象写作”和现实世界的独行者